用優雅四兩撥千斤,靠修養高度征服粗魯無禮之人

缺乏同理心讓周圍的人跟著生病

我坐在計程車裡,廣播傳出前總統朴槿惠的新聞,司機向我搭話說,他不知道總統作錯了什麼,之後又把話題轉到世越號說:「雖然孩子們很可憐,可是身為總統也沒有什麼能作的嘛。」

原本只是靜靜聽著的我,忍不住插了話。對於我的反駁,司機大哥回答:「過去的事就應該放在心裡啦,他們的父母不是已經拿到巨額賠償金了嗎?那麼多錢都可以算是中樂透了。」

我聽了他的話,最後問道:「那如果是司機大哥您的小孩,您也會這樣想嗎?」「當然囉!雖然辛苦但還是要忍耐啊。」於是,我在抵達目的地前提早下了車。

所謂的感同身受,就是要發揮想像力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以同理心試著了解他人的感受和觀點,這種能力是人類天生具有的珍貴才能之一。有研究指出,無法體會他人情感的心理變態患者在全人類中最多佔二%,剩下的人類天生就有體恤他人的能力,並藉由這一點使社會產生連結。但你不覺得奇怪嗎?感覺這些人的數量應該比二%更多才對。我不禁懷疑是不是因為這個社會偏好「酷」(譯註:韓文中的酷,有酷炫、冷酷之意。),才量產出這些後天缺乏同理心的人。

我不和沒有同理心的人當朋友,因為我知道他們會害周圍的人一起生病。沒有同理心的人會毫不在意地傷害他們周遭的人,即使不是惡意所為,卻仍舊產生惡意的結果。因為他們在作出決定時,沒有考慮到其他人跟自己一樣是人,發生問題被批評時,便馬上會推卸責任。和沒有同理心的人長期交往下去,原本好好的人也會變得情緒不穩,自信心大幅下降。

最不幸的是,假如這些沒有同理心的人是你的父母、上司或社會領導階層,因為他們無法理解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造成影響,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能會不擇手段地犧牲他人。他們乍看之下可能很冷靜或很有原則,感覺是個理性的人,但是對他們而言,其他人就只是數字或工具般的存在罷了。若和這種人處於上下關係,一旦在精神上遭受霸凌也很難以個人的力量抗衡。

尤其是社會階層較高的人若缺乏同理心,我們便會因此付出沉痛的代價。許多心理學家指出,前總統朴槿惠的人生經驗相當封閉,那樣的成長環境讓她不得不自陷於陰影之中。

她十歲進入青瓦台,在那裡生活了十八年,直到她二十七歲,對她而言,青瓦台就是她的家。在她二十二歲時母親去世,二十七歲時父親去世。二0一二年她參選韓國總統時,曾上過SBS電視台的「Healing Camp」節目,在節目上道盡她那些年來經歷的坎坷,甚至說:「我現在看那些悲傷的電視劇,都覺得那算不上是什麼悲傷了……。」

人要是經歷了極大衝擊,便會下意識地啟動扭曲現實的防禦機制來保護自己。世越號慘案發生當天朴槿惠的種種舉動,例如找來髮型師替自己挽起頭髮、召開記者會時面無表情地流淚、反問記者「世越號事件是去年還是前年」等等,都是因為沉重的過往導致她缺乏同理心。像這樣欠缺同理心的人的言行舉止,必須適度受到社會的制約。假如這個社會重視人民個人的幸福,就不應該選擇這種缺乏同理心的人作為領導階層。

即便在普通的關係中,也必須嚴格區分言論自由和欠缺同理心所導致的暴力行為。比方說,有些藝人在媒體上毫不在意地提到自己過去某段時間曾霸凌別人、在有需要的時候偷過東西,或是在訪問中大放厥詞,甚至把這樣的故事寫進歌詞。每次看到他們把這些事情說成好像某種英雄事蹟時,都讓我冷汗直流。

世上的麥克風數量是有限的,假如這樣的人不斷提高自己的音量,其他弱勢的聲音就不會被聽見。網路上的留言也經常出現類似情況,如果生活和人際關係過於狹隘,只熟悉在網路上與人交流,對人們的印象就會變得模糊而過於籠統。所以看到學生就說他們是「屁孩」,說大嬸們是「三寶」,長輩則被說成「廢物老人」。像這樣將人貼標籤分類後加以嘲弄,對這個世界一點幫助都沒有。

當世越號往生者的家屬進行絕食抗議時,社群網站ilbe上竟發起了前往光化門吃披薩和炸雞的「暴食抗議」,這也是一件讓人對人性徹底感到匪夷所思的事件。連人類基本的倫理都可以背棄,又怎麼能夠把這行為說成是保守與進步的問題或言論自由呢?

經歷了世越號這個社會共同的慘痛記憶,我們都變得與以往有些不同了。我重新感受到人並非如花般美麗,而且這個世間滿是壞事。但只要世界上仍有一絲希望,人類就會像以往一樣,具有感同身受的能力。

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中最偉大的一種,這種感同身受不是「我經歷過所以知道」,而是指「雖然我不太懂,但也有可能那樣啊」的那種高階想像力。即使到最後都不懂,人們還是會努力嘗試想要理解。多虧了這種機制,我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要探索每個人的故事,讓我們能夠慢慢地好起來。

距離事件發生後已經又過了好幾個四月,我們正一同看著世越號浮上水面的樣子。

人生積極向上,鬼話嚴正拒絕!


我人生中第一次出國的目的地是倫敦。

因為無論如何都想出國一趟看看,我努力存錢,然而打工時薪才三千五百韓圓,就連應付生活費都相當吃力。正當我感到灰心的時候,在倫敦學語言的學姊告訴我,若是不嫌棄的話她在倫敦的住所可以讓我借住。這個消息真是令人驚喜,光是能省下住宿費就等於幫我一個大忙了。

雖然也曾想過:「萬一她只是說說怎麼辦?那豈不是太失禮了嗎?」不過想出國的心情,讓我拚命忽略這些念頭。所謂的面子和禮貌,這些人性中美好的部分,好像大部分都是從錢包裡出來的。

大學三年級的暑假,我買了特價來回機票,帶著約一百萬左右的韓圓飛往倫敦。雖然三餐只靠司康充飢,主要景點大多是逛免費美術館,卻仍然覺得非常幸福。當時,有一個韓國男留學生住在學姊的隔壁,不知道是不是塊頭太大的關係,稍微動一下都會讓他汗流浹背。

閒談中他問我除了倫敦之外還會去哪裡,我說要去兩星期後舉辦的愛丁堡國際藝穗節(Edinburgh Fringe Festival),於是他開心地說自己也想去,既然這麼巧,就一起訂巴士和住宿,錢之後再一起算就好。我心想他真是好人,便向他道了謝。

巴士從倫敦出發,到達蘇格蘭愛丁堡前,我問他住宿地點是哪間旅館,他才在巴士上說:「妳跟我一起住雙人房就好,當然,床是分開的。」我聽了只能回:「你說這是什麼話啊?」並向他抗議要是先跟我說明,我就會事先找好別的住宿,沒想到他卻說:「床是分開的,到底哪裡有問題?如果是英國女生的話,根本不會介意這些。」這令我不禁啞口無言,彷彿自己是個有公主病的女生一樣。

如果是現在,我應該會先飆他幾句髒話再說,但那時候的我只默默地說:「那我們就在這邊各走各的吧。」然後就分道揚鑣了。一下巴士,我馬上動身尋找住宿,但因為是旺季所以沒有空房。雖然跑了超過十間旅館,卻都無功而返。

我在路上邊走邊哭,心想:「我才想說事情怎麼會這麼順利呢,大邱的鄉下土包子想出國旅行根本就是不知分寸啊,你看,現在報應來了吧。」但人都來到這裡了,只會一直哭也不是辦法。總之先到舞台區去看藝穗節的表演,參觀完愛丁堡城,傍晚之後再前往車站,準備在車站過夜。

在把打算熬夜看的書拿出來的時候,兩個女生跟我搭話:「請問,妳是韓國人對吧?」她們看到我的書發現我是韓國人,於是想向我問路。我回答後兩人向我道謝,並問我住在哪裡。我告訴她們自己是來進行愛丁堡兩天一夜之旅,但訂的旅館出了點問題,所以今天晚上決定夜宿車站。想不到,卻得到了令人意外的提案。

原來她們住的房間是三人房,有一個床位還空著,可以免費讓我住,問我要不要跟她們走。

真是不敢相信,我怎麼可能會這麼幸運!不知分寸想出國玩,搞成現在這副德行,我原本來就運氣不太好說……但再怎麼樣,狀況還會比現在更糟嗎?

再三苦惱後,我跟著她們回到旅館,房間既寬敞又乾淨。等我洗去滿身大汗之後,姊姊們為我拿來了紅酒和起司。她們兩人都是三十歲出頭,在首爾的廣告公司工作,利用年假出國散心。

那一天,我對第一次見面的人說了連家人也不曾說過的事,從一個人待在車站的理由開始,到原本就不幸的身世──雖然自尊心很強,但也覺得很自卑,人際關係因此產生問題、大學畢業之後想靠寫作維生,但感覺好像沒辦法等等──一股腦兒地全都說了出來。

姊姊們跟我說的話則完美無比。對二十出頭的大學生而言,三十歲出頭的上班族女性是非常了不起的大人。那一夜,我從人生前輩那裡聽了太多當時想聽的話,像是「妳現在正在經歷一場勇敢的旅行啊」、「妳很棒」、「妳可以的」等等,都是些溫暖的鼓勵。

那時,我感覺到心中類似火苗的東西被點燃了。那一晚,我興奮到無法成眠。到了隔天早上,我穿上了在韓國因為擔心別人眼光,沒有針織外套就不敢穿的無袖洋裝。把寫有姊姊們電話號碼的便條紙收進包包,走出旅館。

「為了證明姐姐們的話是對的,我必須作給她們看才行。」那些在韓國從來不曾有過的念頭也豁然浮現,例如:「我好像是個幸運的人呢。」

假如那時在巴士上不好意思拒絕,強迫自己覺得「不會有事的啦」,然後跟著那個男的走了會怎麼樣呢?也許就無法遇到這麼幸運的事了吧。萬一發生了什麼狀況,恐怕還會聽到別人說:「到底憑什麼相信那個人,讓妳願意跟著他走?」

打從那天之後,我成了一個和從前截然不同的人。

我開始一個人去旅行,當我看見新事物時,也會想要先挑戰看看。像這樣一邊享受著冒險,屬於我自己的人生口號也就此誕生:「人生要積極向上,鬼話要嚴正拒絕!」

練習如何優雅地果斷拒絕


我的老公常常被稱讚看起來人很好的樣子,但長得看起來人很好,缺點就是太容易被人拜託。

雖然已經畢業好幾年了,每年新選出來的學生會長還是會打電話來,請他幫忙看看網站,拜託他看一下企劃案或提案書內容的請求更是不計其數。雖然他的工作和文字完全無關,還是會有人想請他看看自己的文章。老公每次都為了完成被拜託的事,延後自己要作的事情,甚至因此熬夜工作。

像這樣時常收到請託的人,因為不想放棄被稱讚「你人真好」、「果然沒有你不行」,或者不想讓對方失望,便會過度鞭策自己,拚命直到氣力全失。然而在人際關係中,依據重要程度去分配時間與能力是很重要的。假如是失禮的請託,當然最好是直接拒絕,但偶爾會遇到曖昧的情況。比方說,雖然想跟對方維持好現在的關係,但狀況或者本身能力還不適合接受請託的時候,就要找出盡可能不會傷害彼此感情的方法拒絕。

若是想妥善拒絕對方,就得先樂於接受別人的聯繫才行。藉由這樣的互動,才能將「雖然我很想接受你的拜託,但情況不允許」的訊息悄悄傳遞過去。接到聯繫之後一開始不要擺出不情願的態度,首先要熱情且仔細聆聽對方說的內容,然後再說「謝謝你給我這麼好的機會」、「謝謝你願意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我」,表達由衷的感謝之意,如此一來拒絕對方時才不會讓他過於受傷。

之後不要馬上回答是否可以接受,而是先問「什麼時候要給你確定的答案」比較好。萬一問了之後發現是急事,或者今明兩天就得回覆,就表示這件事他原本想找的第一順位可能不是你,也許已經拜託了別人但被拒絕,之後才來找你。

如此一來,你在拒絕的時候就不需要感到太抱歉,直接告訴對方最近比較忙可能沒辦法,當下立刻拒絕也沒有問題。如果是這麼急的事情,對方也會知道這請求可能有點過分,預先做好不成功的心理準備,因此即使被你拒絕也不會太過消沉。

像這種有時限的情況要是你一直拖時間,直到最後才表示拒絕,可能情況會變得更加混亂也說不定。對方可能會說:「原本以為你會幫忙的,事情都安排下去了,到現在才說不行要怎麼辦?」讓你產生罪惡感之後,也許就此陷入拒絕不了的困境之中。

如果離給出確切答覆前還有一點時間,你可以回覆自己必須先確認行事曆再連絡對方,然後結束談話。考慮個一、兩天之後如果覺得還是不行,這時再聯繫對方,表示雖然很想幫忙,但因為「最近家裡有事情」或者「公司業務太繁重」等等,所以有點困難。

先這樣表示之後,假如費用或日程上還有可以商議的餘地,便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如此一來對方就會盡可能認真了解你提出的意見。如果日程實在空不出來,也可以試著推薦身邊幫得上忙的其他人。

假如你因為怕被對方討厭,或者怕拒絕會使對方離開自己,而總是用接受不合理請求的方式來維持人際關係的話,副作用就會越來越嚴重。在關係的天平中佔較重的那一方,明知不合理卻仍舊一直拜託他人,被拜託的人則被扭曲的人情與被害意識綁住,總是在不知不覺間,變得過於敏感且意志消沉。

當你接受別人拜託的時候,心情無論如何都一定得是放鬆且欣然接受的。如果你已經有禮貌地拒絕請求,對方還不停要求、抱怨甚至批評,那麼這種人就不適合繼續交往下去。

想聽別人稱讚自己是個好人,又想變成善於拒絕的人,不過是一種癡心妄想罷了,兩者之間要選擇某一個適度放棄。你必須承認的是,就像你有拒絕別人請託的自由一樣,被拒絕的人自然也有對你感到失望的自由。如果想在所有人面前都當個好人,只會在眾人之間被任意擺布而已。

雖然想跟對方維持好現在的關係,但狀況或本身能力還不適合接受請託的時候,就要找出盡可能不會傷害彼此感情的拒絕方法。

 

閱讀完整內容

下個十年,你在哪?

本文摘錄自‎

微笑面對無禮之人

鄭文正

由 采實文化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