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藥和處方藥不一樣嗎?就診時該跟醫師說什麼?

Q1 成藥和處方藥不一樣嗎?


電影依照觀眾族群的適合可分成限制級、輔導級、保護級和普遍級;同樣的,考量民眾的用藥安全,藥物也設有分級制度。根據藥品分級制度將藥品分為處方藥、指示藥以及成藥三級。

▍處方藥

處方藥就是經由醫師診斷後所開立的藥品。藥師會依醫師的處方箋、調劑藥品給患者服用。處方藥的危險性或副作用通常比較高,必須由醫師來評估病情,開立處方箋後才可以領藥使用。

民眾可以看看藥品的包裝上是否印有「本藥須由醫師處方使用或限由醫師使用」的標示。常見藥品:抗生素、降血糖藥、降血壓藥、降血脂藥及鎮靜安眠藥等。


▲處方藥必須由醫師診斷開立

▍指示藥

不需經由醫師開立處方箋,只要經過醫師和藥師評估症狀並給予指示,就可以使用。指示藥的藥性較為溫和而且安全性比處方藥高,可以在藥房和社區藥局中購買。這些藥品的包裝上皆印有「指示藥品」或「醫師、藥師(藥劑生)指示藥品」的標示。常見藥品:有綜合感冒劑藥、胃腸藥、保力達、維士比及皮膚外用製劑等。


▲指示藥藥性較溫和且安全性較高

▍成藥

這類藥品的安全性等級最高,成藥的考量點必定是安全性優先於藥效,因此藥性通常較弱,作用較緩和,民眾不需要事先詢問醫藥專業人員的指示,就可以自行至藥局購買使用;只要在使用前閱讀藥品說明書與標示,依上面的用法、用量,適時適量使用即可。成藥的外包裝會標示「成藥字樣及衛署成製字第***號字樣」。提醒你,成藥雖然安全但是絕對不能任意使用喔。常見藥品:如曼秀雷敦軟膏、撒隆巴斯、綠油精、萬金油等。


▲民眾可自行購買成藥使用

藥師小叮嚀
慢性病處方箋

「處方箋」就是平時看診後會拿到的「藥單」。

民眾在醫療院所接受治療診斷,醫師會將治療上所需用的藥品、用法、劑量及使用途徑都記載在處方箋上,民眾取得處方箋後交由藥師調劑及進行藥品衛教。

完整的處方箋應包含以下資料:病患姓名、性別、年齡(或出生年月日)、開立處方日期、診斷、藥品名稱、劑型、藥品單位含量、劑量、總量、總天數、給藥途徑、用藥指示、醫療院所名稱、代號及聯絡電話、地址、醫師科別、醫師簽章(或蓋章)等。


Q2 就診時應該要跟醫師說什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由石原聰美所主演的日劇《默默奉獻的灰姑娘藥師》?裡面將藥師的專業和職責清楚地呈現出來。在醫藥分業之前,藥師的功能比較不明顯,民眾不知道藥品資訊可以詢問藥師,因此政府開始推動此制度。顧名思義,透過醫師與藥師的專業分工合作,在疾病治療過程中,醫師負責診斷、處置及開立藥品處方箋;藥師則是依醫師的處方調劑、複核並交付藥品,同時提供藥物諮詢及衛教。


▲藥師依醫師處方調劑、複核藥品

因此你我在就診時,為了讓醫師可以做出更明確的診斷,開立適合的藥品,有幾個注意事項一定要跟醫師說明:

① 誠實清楚地描述病情:將不舒服的狀況詳細的敘述出來,例如:腹瀉已經2天了,一天大概跑廁所4〜5次,飯後肚子疼痛會加劇。將發生過程、時間、頻率和現象清楚描述,便於醫師進行診斷,也能開立適合的藥品來治療症狀。

② 目前正在使用的藥品:有些民眾可能同時患有多種疾病,會到不同的醫療院所就診。看診時可以主動提醒醫師,目前的用藥有哪些;如果民眾方便的話,建議可以自行攜帶用藥紀錄卡(記錄目前所有用藥)或將藥袋提供給醫師參考;醫師也能藉由健保卡讀取雲端藥歷,了解民眾目前的使用藥品。

③ 有無考試、操作機械、開車或危險工作:有些藥品使用後會令人昏昏欲睡、精神不濟,如果有考試或工作具有危險性者,可能會因為藥品導致風險增加,因此若有以上的情況可以事先告知醫師。這類令服用者昏昏欲睡、精神不濟的藥品,如皮膚過敏藥、感冒藥等。

藥師小叮嚀
雲端藥歷

「雲端藥歷」是指,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於102年7月結合雲端技術,建置以病人為中心的雲端藥歷系統;105年升級為「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將民眾在不同院所就醫的資料整合在同一個平台,提供各院所的醫師看診、藥師調劑,或是當病人有用藥諮詢需求時,可透過健保卡進行查詢獲知民眾6個月內的就醫與用藥紀錄,為民眾用藥安全把關。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目前雲端藥歷可查詢的項目包括西醫、中醫用藥紀錄、檢查檢驗紀錄與結果、手術明細紀錄、牙科處置及手術紀錄、過敏藥物紀錄、特定管制藥品用藥紀錄、特定凝血因子用藥紀錄、復健醫療紀錄、出院病歷摘要及CDC預防接種等12種資訊。

醫師也可以從雲端系統來調閱電腦斷層(Computed Tomography,簡稱CT)、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簡稱MRI)等醫療檢查影像,用來輔助診斷,大幅降低醫療資源浪費、降低重複用藥及交互作用的風險,也可節省民眾的就醫奔走及金錢耗損。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④ 是否曾使用過某些藥品造成不良反應:使用後會因藥品作用或個人體質出現不同的不良反應,例如:某些抗生素使用後可能會出現過敏或是腹瀉的不良反應。如果曾經因為藥品出現的不良反應感到不舒服,在就診時可以告知醫師,避免再開立相同的藥品,自己也可以將過敏藥品記錄起來隨身攜帶,以備不時之需。

⑤ 告知已做過的檢驗結果:台灣的檢查、檢驗相較來說便利許多,如果已經在其他醫療院所進行檢驗,就診時可以告知醫師,讓醫師查詢雲端藥歷的檢驗報告做為參考。或是手邊有檢驗報告也可一併帶上。

⑥ 家族史:家族史是醫師在診斷時的參考資料之一。同家族的人基因較為相似,對部分風險因子較難避免,因此會有較高的機會罹患同疾病或遺傳問題。看診時可以把家族罹患的疾病告知醫師,讓醫師在診斷時一起參考。

⑦ 懷孕:考量藥品對於胎兒的安全性問題。雖然依安全性將藥品分為五級,但並不是說完全不可使用,而是在特殊情況下,醫師會加以考量:即治療效益必須遠遠大於對胎兒的危險時才會使用。因此打算懷孕或是懷孕中的女性,就診時必須告知醫師,避免醫師開立使用後有可能危害胎兒的藥品。

⑧ 哺乳:部分藥品會排泄到乳汁中,哺乳時藥品會藉由乳汁讓嬰幼兒吸收,雖然量很少,卻仍無法排除藥品可能造成的風險,因此正在哺乳的女性,就診時也要告知醫師:「我正在哺乳中」。若不能避免服用藥物,可以暫時先使用配方奶餵食嬰幼兒或在用藥前先把乳汁蒐集起來較為安全。

⑨ 抽菸、喝酒:抽菸會使治療氣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茶鹼類藥物(Theophylline)代謝增加,導致療效受影響。喝酒則會使鎮靜安眠藥物(如Lorazepam、Zolpidem)的效用增加,增強中樞神經的抑制作用,導致不良反應增加,嚴重時可能會抑制呼吸造成危險。抽菸、喝酒可能會影響藥品代謝異常,造成部分藥品血中濃度或副作用增加,因此看診時需詳實告知醫師是否有抽菸、喝酒的習慣。閱讀完整內容


▲抽菸和喝酒會使茶鹼類藥物或安眠藥等不良反應增加

這樣吃藥對不對?藥師最想告訴你的正確用藥與保健知識

本文摘錄自‎

這樣吃藥對不對?藥師最想告訴你的正確用藥與保健知識

陳佳玲

由 創意市集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