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就不該那樣說


你臉色不太好耶?

微笑地說著對方發生的壞事

那天,我在鬧鐘響之前就醒了,醒來時神清氣爽,一點也不愛睏。洗完臉後,更加精神奕奕。我看著鏡子裡的那張臉,覺得五官看特別立體,還頗為俊俏。一大早就有好心情,想必會是美好的一天。

由於離上班時間還早,因此我多花了些心思挑選衣服。如果有同事問我是不是晚上有約,所以才特意打扮,我該怎麼回答?我出門前還煩惱著會不會發生這種事。

這股喜悅一路延續至公司。這時,鄰座的同事進辦公室,我們彼此問候了幾句,然後,他突然擔心地看著我,問道:

「你臉色不太好耶!是不是發生什麼事嗎?」

什麼?!我現在可是處於最佳狀態耶!但這樣回答好像不太禮貌,所以我動了動腦筋,試圖編出根本不存在的煩惱。

「不曉得是不是因為今天比平常還早起的關係……可能沒睡飽吧!」

有時我們會以對方的氣色或外漂為問候語。若對方如字面上所說的,只是純粹想表達關心之意,這麼說倒也無妨,不過被問的人聽起來基本上都不會太開心,並在心裡暗想:「怎麼了?我今天有怎麼樣嗎?我看起來真的很糟嗎?」

言外之意

「你今天看起來特別糟耶!」

會以這句話的人做為閒聊話題,多半只是他們打招呼的一種方式。但這樣的問候,也會讓對方感受到「心理暗示」的力量,在聽了之後不斷攬自照,仔細端詳自己是不是真的愁容滿面,甚至還覺得自己四肢無力,好像的確生病了。

如果他真有煩心事,可能也會因為你這句話而轉移了原先苦惱的焦點。但你該不會誤以為這真是能讓人暫時忘卻煩惱的名言佳句吧?這就像是在你的胳肢窩搔癢而讓你忘記原本的頭痛,只是轉移了煩心的焦點。


情境實例

「嗨!你好。最近好嗎?」

「是啊,還不錯。你好嗎?」

「很好啊!可是我覺得你看起來臉色不太好耶,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啊?」

「什麼?喔,對啦,是有點忙……」

某個偶爾會跟我一起開會的客戶,每次見到我時都會寒暄幾句後就說這句話。我和他大約每個月只有一小時的業務上往來,他根本沒道理關心或者好奇我的健康。他只不過是在見到他人時,就不假思索地以對方的外表做為問候語。

「不是吧,你的臉色非常不好,真的沒事嗎?」

「喔……嗯,真的沒事啊……」

「不對,不對。這一看就是有事的臉,如果沒事的話怎麼可能這樣!你發生了什麼事吧?」

「……」

像這樣,不斷追問對方究竟有什麼煩心事,只會讓對方更困惑,尷尬地不知所措,只好編造一些稀鬆平常、任誰也不會想繼續探問的理由。

僅憑一個人的外貌就以負面方式論斷對方的心情,即使是出於關心,聽起來也會像詛咒,很令人反感。

溫馨提醒

說這句話會使人「上癮」,因為它可以有效填補聊天的空檔。而對方在聽到後,會想辦法解釋他為什麼看起來疲憊或心情低落,而你又會像彷彿忘記對方才剛說過的答案,再次重複類似的問句。

除非對方明顯身體不舒服需要幫助,否則千萬別用這句話跟人打招呼,即便這是事實。

這樣說會更好

一、如果真的擔心對方,請避免用「臉色看起來不好」這句話,直接詢問對方的狀況會比較恰當。例如:

「最近過得如何?沒什麼事吧?」

如果用「最近、近來」,而非針對當下的狀況,就不會讓對方覺得你只是在直白地表達內心感受,而能感受到你的關心與誠意。

假若對方的狀態真的很不太好,請務必另外找時間私下跟他聊聊,聆聽他的心事。此外,先坦誠說出自己的煩惱也是很不錯的方法:「我是這樣這樣,你呢?有什麼煩心事嗎?

二、在利用對方的外表做為開場白時,也可以使用正向的表達方式。例如:

「你看起來很不錯耶!有什麼好事嗎?」
你是不是發生什麼不好的事?

破壞力:★☆☆☆☆
後座力:★☆☆☆☆
習慣性:★★★☆☆

類似說法:
#你臉色怎麼這麼難看? #你有什麼事吧? #不對,你鐵定有事!

正面表達法:
#最近過得如何? #你氣色看起來不錯耶!


對不起

在某些情況,還不如別道歉

「我習慣凡事都先道歉。因為我以為只要有禮貌,對方也會善待我。不過經常道歉卻讓我身邊的人對我更不好,對他們而言,我就是個『經常犯錯的人』。有時候明明不是我的錯,但我還是道歉了,結果對方卻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完全不懂得自我檢討。」

像這樣,有些人會習慣性認錯。這樣做在大多數情況下雖然能息事寧人,但有時也會讓自己覺得屈居弱者而心情變糟,而你出於善意的舉動,也可能會令對方更囂張,或許還會被譏笑是「好欺負的人」。

如果能瞭解在哪些狀況中道歉容易變質,就能用更正確的態度來應對,本文將介紹不需道歉的五種狀況。

不需道歉的情況

狀況一:別人問了觸犯你隱私的問題

「你結婚了嗎?」

「沒有。」

「為什麼?」

「喔……就……本來想先存錢,等二十八歲再結婚,不知不覺就這樣了……」

並不一定要說「對不起」才算是道歉,「覺得自己似乎犯了錯」的態度也帶有道歉的意味。

像是上述對話中的「為什麼?」,詢問的是對方對於人生的選擇和態度,這是個很私密的提問。根據雙方關係的親疏程度,這種問題可能會讓人覺得是很沒禮貌的問題,然而聽者卻特意解釋自己的想法,就像是在替自己的選擇(「不結婚」這件事)道歉一樣。

你的人生應該由你做主,你也不必向任何人解釋你的決定,沒有人有權干涉你。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夢想與價值觀,生活重心也不一樣,你不必向任何人解釋自己生命中的任何事,那只與自己有關。

如果你覺得對方的問話讓你覺得很心裡不舒服,或惹惱了你,就不需再多做回應了。倘若是聰明人,就能聽懂你簡短的回答代表什麼意思。至於那些還鍥而不捨持續追問的人,與他們在談論這類話題時保持距離也是個方法。

「你結婚了嗎?

「沒有。」

「為什麼?」

「不知道耶!」

「到底是為什麼?怎麼沒結?」

「我覺得『沒有』這兩個字已經回答你的問題了。」

狀況二:當你還在追求夢想。

「你有按時吃飯嗎?」

「有啊,就……隨便東吃西吃。」

「哎呦,我請你吃飯啦!多吃一點。你這樣生活多久了?你要堅持下去嗎?」

「大概有一年了,但我打算再繼續試試……。謝謝你的關心。」

在追求夢想的路上,有時經濟會相當拮据,有些人也會自我懷疑,覺得為了不知究竟能否達成的目標而忍受辛苦,是否為明智之舉。

與其堅持自己有夢有理想而與對方爭論,還不如簡單表明想法並向對方致謝道歉後,就趕快結束這個話題。因為正如對方所說的,自己目前還處於夢想未竟的路上,一切都是未定之數,沒有立場與對方辯駁。

不必要的道歉在對方看來就是在向他求饒,譬如說「抱歉讓你看到我這樣」,這樣說彷彿你是在拜託他趕快結束這個話題。對方也會認為因為你對自己的選擇缺乏信心,所以只好把話題岔開。

記住,成為自己、擁有夢想,即使被社會的傳統價值觀批判,你也無須為此向任何人道歉。

狀況三:對他人提出請求時。

道歉有時是種代表禮貌的慣性語言,當人們在提出請求時,常以「不好意思」開頭。

「不好意思,可以告訴我剛剛開會的內容嗎?」

在這個句子中,與「對不起」相比,「不好意思」更接近於麻煩別人的慣用說法。有些人會在拜託他人時,把這句話當成口頭禪似地不斷道歉。

「英洙,不好意思,可以讓我看一下二○二○年上半年的使用者分析資料嗎?」

「喔,好的,但我現在有急事在處理,忙完後就找給你看,請稍等一下。」

「不好意思麻煩你,拜託了。」

「不會,我找找看。」

「找資料很辛苦吧!不好意思。」

「喔,找到了,在這裡。」

「你那麼忙還麻煩你,真不好意思。」

「沒關係,辛苦了。」

不必要的致歉,可能會讓對方願意接受你請託的那份善意變成是種義務。在這種狀況下,接受他人的幫忙時,最好說「謝謝」而不是「不好意思」。

狀況四:無法符合他人的期待時。

無法符合某人的期望時,道歉是能避免衝突的方法。但如果你覺得自己沒錯,甚至覺得是被情緒勒索,就別急著說對不起,而且這樣做並不見得不好。畢竟「沒達成對方的期待」跟「欠對方錢」是不一樣的,你並不虧欠他那個期待。

「你不想讓媽媽難過吧?」

有些媽媽在教訓小孩時會這麼問。發展心理學家指出這句話可能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因為常聽到這種話的小孩,會為了達成母親的期望而唯母命是從,總覺得自己彷彿對誰有所虧欠。日後他也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發現自己真正的想法究竟是什麼。

我們往往花費許多時間在達成你所重視的人對你的期待上,這件事是對是錯並沒有標準答案,但你絕對不能忘記:「我們並沒有虧欠任何人。」

狀況五:根本就不是你的錯。

當有人犯錯,當下的尷尬讓氣氛變緊張時,覺得應該做些什麼打破僵局的那個人(但犯錯的並不是他)會率先道歉。

(叮咚!外送來了)

「有點晚耶!」

「唉呀!這附近的巷子有點複雜,所以迷了一下路,哈哈。」

「喔……這個社區的確是有點複雜,抱歉。」

「蛤……?」

在這種狀況下,道歉並非真心的,因為其實自己並沒錯。會習慣道歉的人,大多屬於這種情況,這是替對方製造道歉理由的「被動攻擊型行為」。意思是:「我都已經道歉了,你也要道歉」,讓對方察覺到你的企圖,並跟你一樣道歉,才能讓這段對話完美結束,是有附帶條件的道歉。

「平常我都會說『不好意思,借過一下』,但其實我一點都不覺得不好意思。那個人幹嘛要擋在那麼窄的路中間(或門邊)啊!」

對於「動不動就道歉」的這種態度,心理學家建議人們試著找出自己明明沒犯錯,卻促使自己率先道歉的動機或者時間點。假設當下是「發生問題+責任歸屬不明+眾人保持緘默」的狀況,那麼仔細想想自己是否會在不確定是否犯錯的狀況下仍不自覺地向人道歉。若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需要的是提出意見,表達看法,而非只一味道歉。


拜託!我才更慘好嗎!

誰能比我慘!

「怎麼辦……我胖好多。」

「喂!拜託,我更慘好嗎?!妳還好啦!我才變胖了。」

當女性朋友在討論和體重相關的話題時,我經常插不上嘴,也無法產生共鳴。有時我看對方的身材明明穠纖合度,她卻直呼自己太胖;有時對方說自己瘦了很開心,我卻絲毫感受不到她有什麼變化。

不對,這其實和性別無關,應該是我的眼睛沒有分辨外貌差異的機能(我試著安慰自己,這是因為比起外表,我更重視他人的內心才會這樣……)。

言外之意

跟我比起來,你的煩惱根本不算什麼!

要解決他人的煩惱或痛苦有很多種方法,其中一個就是在前面文章中曾提到的「想當初我……」,但這樣說需要擁有與對方類似的經驗,所以比起用於同儕,更常使用在與對方有世代差異的前後輩之間。

「想當初我……」指的是過去,也可以改成「我當初更慘」。如果要與現正陷於水深火熱的朋友中較勁,這句話就要改成現在式的「我才更糟」,而且不論你是否與對方有同樣的經歷都可以拿來使用,可以說是「比慘」的萬用句。


情境實例

「我都快累死了!寶寶日夜哭鬧,連在三更半夜都哭了好幾次,我老公卻只顧著打呼睡覺。」

「是喔!拜託!我才更慘好嗎?!」

(妳不是未婚嗎……)「妳?為什麼?怎麼了?」

「我和男友本來要慶祝交往一週年,公司那天卻要辦研習營,害我們都沒時間碰面。」

「想當初我……」是說話者與對方分享自己以前的經歷,說這句話帶有某種程度的自我鼓勵。相反地,「我才更慘」可能不具正面意義,它代表說話者根本不想聽對方的煩惱,又或他其實不是真的要比慘,而是想藉由這樣的方式來炫耀,以獲得別人的認同。

換個說法會更好

另外,也有些人會以自己也過得不怎麼樣這種「我比你更慘」的說法來安慰他人。雖然立意良善,但就像在「想當初我……」一文中所提到,不同人的痛苦是無法比較的,拿自己的煩惱去安慰別人的煩惱,根本無濟於事。

建議你可以先充分傾聽對方的狀況後,再說「其實我跟你一樣,也有同樣(或類似)的苦惱」來同理對方。接著,如果你能針對對方在如此艱困的狀況下仍努力不懈而予以鼓勵,就能讓他獲得莫大的支持與安慰。
拜託!我才更慘好嗎!

破壞力:★★★☆☆
後座力:★☆☆☆☆
習慣使用度:★★★★☆

類似說法:
#那根本不算什麼 #想當初我…… #你只不過是……

正向表達法:
#你應該很辛苦吧 # 我也曾跟你一樣
閱讀完整內容
這樣說話很傷人: 關於白目、討人厭與情緒勒索的毒舌辭典

本文摘錄自‎

這樣說話很傷人: 關於白目、討人厭與情緒勒索的毒舌辭典

王高來

由 時報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