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邊緣人的生活實踐
剛開始上班的時候,一個前輩告訴我:「無論喜不喜歡自己的工作,都應該好好思考自己和工作的關係,畢竟每天花三分之一的時間做這件事,如果和它處得不好,人生也不可能會變好。」
這句話在我心中埋下種子,工作幾年之後,一天一天發芽長大。
我發現工作這件事有好多謎團,比如需要工作的人好多,但喜歡自己的工作的人,卻明顯不那麼多;我們花好多時間在工作,卻不太花時間想自己為什麼要工作、為了什麼在工作。被問到「如果討厭工作幹嘛不離開?」「還不是為了那份薪水!」但到底需要多少錢才夠,好像也沒有仔細想過。
年薪百萬當然不錯,但是追求年薪百萬是為了過怎樣的生活呢?能夠描繪年薪百萬之後的日子嗎?還是只追求個整數?如果只是數字,那為什麼不是年薪兩百或三百萬、兩千或三千萬,又或者年薪二十或三十萬呢?金額總得基於某種人生想像,但我們常常都在追求數字本身,沒時間好好想自己需要什麼樣的生活。
假設把人生當成自己創作的作品,或一個非常重要的專案,會想把它打造成什麼樣呢?理想的生活樣貌中,要花多少時間工作賺錢、多少時間娛樂休閒、需要多少時間陪家人朋友、有多少空閒去完成一直想做的事情?這些想像需要多少錢去完成,或有沒有沒錢也能做到的方法?該把工作和興趣分開,賺到錢之後再留時間去玩;還是要把興趣當工作,一邊賺錢一邊玩?除了去某個公司找份工作,有沒有可能自己創造自己的工作呢?
閱讀完整內容
照理來說,這些問題應該都是開放結局,人人有一套自己的解答方式,不過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想也不想,有工作上班比較重要。只在夜深人靜或過年除夕,才會偶爾冒出一些「唉,我這樣工作到底為了什麼」的芽,然後在開工前趕快拔掉,免得它長大會變得更困擾。
說到上班,總是人去符合職位的要求,把我們原本奇怪的形狀塞進方方正正的外框,身處職場當然不可能完全舒服,但,有沒有可能換個角度,從自己原本奇怪的形狀延伸,慢慢長出各種不同的工作,拼湊出收入呢?試著發揮自己的能力,讓生存變得簡單、讓工作變得好玩,是我離開公司之後,慢慢思考、慢慢實踐的事情。
不得不說,尋找這樣的理想生活,需要嘗試的時間、需要犯錯的空間,也許還需要一些其他的代價做為交換。這本書,描述的就是我的嘗試方法、犯錯教訓,還有交換的代價。不過我摸索出來的道路,也只是解開工作謎團的其中一條路線而已,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路線,而且比我的更寬廣自在才對。
謝謝你翻開這本書。
接下來,稍微花一些篇幅介紹這本書在講什麼,有哪些限制,該怎麼使
用。
這是一本談論自由工作者如何求生存,在工作中逐步打造理想生活的書。裡面有最實際的時間管理、記帳、如何報價、談判合約、怎麼委婉拒絕、勞健保與報稅的經驗分享;也有自由工作常見問題如「案子到底從哪來?」「怎麼維持收入來源?」「案子太多忙不過來,案子太少又很難生存;到底哪些案子要接、哪些不要接?」的分析,還有作者離職獨立後,從失敗和試誤中學到的慘痛教訓。
在七年體制內上班族生涯之後,自由工作也邁向第七年,書中的內容時常會對比上班和自由工作的差異,內容全部經過親身實踐,對於想嘗試自由工作的讀者,或多或少有幫助;而對於體制內正職工作的讀者,也可以換個角度,站在職位外思考自己的職涯。
開頭說到「在工作中逐步打造理想生活」,不過作者的理想,以一般社會標準眼光來看,也許稱不上理想也不一定。不但沒立下賺大錢的目標,實際上還盡量減少需要賺的錢,只為了預留慢慢思考、創作、甚至耍廢的時間給自己。寫書的過程始終無法停止懷疑,這樣有點抬不起頭的魯蛇工作技巧,到底誰會想參考?
不過,寫書不是為了證明自己多厲害,應該是反過來,如果連這麼不厲害的自己都能存活下來,活得更好顯然也沒有太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