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店近距離窺看台北人文風景
在書店近距離窺看台北人文風景
An up-close observation of Taipei’s cultural landscape
近幾年每到一個新城市,安頓好後的第一件事,便是立刻前往當地書店挖寶,尋找在地的旅遊書與獨立刊物,往往能夠發現主流旅遊書或是網路上找不到的資訊。無論為了什麼原因來到台北,我都相當推薦去書店逛逛,因為不管是書店風景或是出版風向,都是了解台北的最佳管道之一。
匆忙來不及查資料的旅人們,不如前往24小時營業、中英日文旅遊書都齊全的「誠品書店」(敦南店),它同時也集結了眾多台灣設計與在地農產;然而我最喜歡的仍是個性鮮明、有各自選書理念的獨立書店們如「下北沢世代」、「Mangasick」與「朋丁」等。這幾家書店除了引進國外出版品外,也非常支持台灣創作,能在這裡一睹許多本土獨立刊物的風采。
近幾年獨立書店的經營與存在掀起了許多討論,文化單位也開始投入資源,獨立出版社與書店各自成立相關協會,更有拍攝計畫《書店裡的影像詩》誕生,第一季記錄了台灣40家獨立書店,有興趣可以上網欣賞https://goo.gl/pknlrH(僅中文)。
閱讀完整內容
特輯1: 台灣獨立音樂場景小記
Special edition 1: A brief history of Taiwan’s indie music scene
文邀請獨立樂團「拍謝少年」的貝斯手薑薑,為大家簡介台灣獨立音樂場景發展:
1994~:從一首自創曲開始
台灣的獨立音樂(indie Music)場景大約可以追朔至1994年展演空間SCUM的開業,場地要求登台樂團至少要有一首自己的創作曲,唱片廠牌如真言社、友善的狗、魔岩等陸續推出創作型音樂人林強、伍佰…的專輯,樂團也有糯米團、五月天、脫拉庫、濁水溪公社、閃靈、1976…的百花齊放,幾個代表性的展演空間Vibe、女巫店、地下社會、河岸留言、The Wall等也漸漸為人所知。
2000~:海洋音樂祭X樂團新浪潮
下一個較大的躍進來自於2000年所舉辦的「貢寮海洋音樂祭」,相較於當時已多人參與的「春天吶喊」與「野台開唱」,海洋音樂祭有公部門資源挹注,夾帶了更多的宣傳能量,將當時逐漸嶄露頭角的音樂人如陳綺貞、Tizzy Bac、旺福、88顆芭樂籽、蘇打綠、圖騰、盧廣仲等,一舉帶上媒體版面,帶起另一波樂團浪潮。成立於2006的線上音樂平台Street Voice與2007年的Indievox,更透過網路傳遞將這股創作能量廣為發散。
2014~:音樂介入社會,佔領生活
一直以來台灣的獨立音樂創作者對於政治與社會都抱持高度的關心與參與。2014年3月18號,臺灣的大學生與公民團體共同發起佔領立法院的社會運動,抗議對於人民生活有巨大影響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其草率的審查簽訂程序,引發約50萬人民走上街頭抗議,龐克樂團滅火器一曲為活動寫下的「島嶼天光」成為活動代表性的歌曲。隔年樂團閃靈主唱Freddy林昶佐與其他人士共同成立政黨時代力量,並於同年當選立法委員,期間所有高度參與社會運動的樂團們,將大眾對於台灣獨立音樂的認識拉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一種十分特殊的音樂介入社會現象。接下來台灣的音樂場景會如何變化,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