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獸旋風的LEGACY?
「魔獸」霍華德(Dwight Howard)來到台灣,突然一夕之間台灣職籃成為全民話題,但職籃重新開打之初,這種救世主旋風從各國職籃經營經驗來看,到底能帶來什麼效益?
花大錢會有Legacy?
魔獸旋風降臨,很多人認為,球團花了大錢,帶來人潮,是對台灣職籃正面幫助,真的是這樣嗎?霍華德前兩周的熱度已經成為全民運動,開賣十分鐘掃光六萬張門票,但現在進場的人不等於平常是台灣籃球受眾,進場看球的人也不等於支持球隊,熱度是熱度,但任何想把熱度留在最高峰是不可能的,這種行銷模式宛如強心針,但強心針不可能天天打。
有人問到台灣職籃會不會因為巨星來台的旋風而有所起色,從過去中華職棒曼尼(Manny Ramírez)的吸引力,其實不過是讓職棒進場人次回到職棒成立初期,爆發簽賭假球前的水準,而實際上曼尼帶來的效應除了短期場次,實際上也沒有真正留下什麼。
換個方式問,當一個沒有音樂產業的國家,你認為請來大牌國際歌手辦過幾次演唱會,就能樂觀期待音樂產業會從本土的泥土裡面茁壯成熟?
最大問題在於,台灣對於成熟的運動產業認知幾乎等於零,當雲豹能源執行長張健偉喊出「霍華德讓世界看到台灣」,不難看出現行的球隊經理人還是停留在運動是壯大國民自信的國族主義,而不是做大產業金字塔,讓運動能夠永續經營,實際上運動產業與形塑任何產業無二致,需要的從來不是無腦熱血,而是專業知識和實踐力。
正常的產業模式
張健偉接受周刊訪問時,曾提到,他們想要打破現有模式,創造新的台灣籃球熱潮,如果對於職業運動如何經營,觀察過如何經營,就會知道這句話問題在哪。
過去世界上不乏請來大牌球星大撒幣的案例,例如2013年的印度超級足球聯賽,直接規定旗下八支球隊都必須請來一個超級巨星,例如前義大利國腳皮耶羅(Alessandro Del Piero),就曾在義甲生涯告終後前往德里效力,但聯賽開打九年至今,本身的影響力很有限。
另一個台灣球迷更熟悉的例子是CBA,過去他們不乏請來史密斯(J.R. Smith)、麥格瑞迪(Tracy McGrady)等人,甚至連馬布瑞(Stephen Marbury)都曾經因為長年效力,而拿到中國綠卡。但實際上,CBA距離成熟商業聯賽的距離,幾十年來從沒縮短過,因為其本質是為了政治目的產物,即便姚明上任,名義上是CBA公司化,但地方政府與財團盤根錯節的複雜關係,一點也沒減少,在疫情一來與中國經濟進入貿易戰考驗,整個CBA球團就馬上縮減支出避免破產。
所謂職業運動,講究的是文化紮根,用口語一點來說,叫作民族自發性,無論是用多大的金裝或是衣裝,無論請來多大牌的明星拉抬聲勢,如果沒有從最基層的球迷與消費者發自內心支持與力挺,砸了再多的錢也終究是一時。
日本是亞洲首屈一指的運動產業成熟國家,原因在於,他們很強調經營的知識與傳承,他們從1990年代從日本足球改革成為J聯盟,運用經驗,直到2014年的日本JBL和BJ League合併為B聯盟,也請出當年J聯盟合併的關鍵人物川淵三郎,除了借重川淵三郎的輩分,他也把過去在J聯盟的老助手大河正明帶到B聯盟,B聯盟自從2013年起開始籌備起,川淵三郎其實只有實際擔任大約兩年多,2015年9月,B聯盟還沒開打,川淵三郎就已經退任,理事長一職由大河正明接任。
實際上,大河正明才是讓日本職籃重新起步的實質操盤者,在此之前,日本籃球JBL也和台灣SBL一樣,與其說是職業聯賽,更像是企業的附屬聯賽,但大河正明光是B聯盟章程就花了九個月修訂,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求球隊每年提供財務營運報表,以供每年檢視績效,甚至2026前更制定了平均進場人數與球團營業額標準,這也為整個B聯盟打下走向制度化營運的基礎。
B聯盟是亞洲乃至於世界近期成長最穩定,也確實逐漸拓展市場的聯賽,除了已經有B1到B3三個層級總共54支球隊,疫情期間達成B1與B2聯盟零球隊破產,規模逐步提升。
聲量=流量=商機?
日本從不強求起步階段如打強心針式的製造聲量,而是穩步向前,日本球隊無論棒球、足球與籃球都強調球隊本身要想辦法穩健營利,而非讓球隊財務數字大起大落。從日本經驗來看,他們得出具體結論,如果是J聯盟J1球隊平均年度支出預算是44億,那球員薪資不能佔整體預算50%以上,如果是整體預算約落在7億日幣左右的B聯盟B1球隊,因為整體預算比較低,球員薪資則不能超過整體支出預算的40%。
世界上所有的職業運動除了美國,都是保守右派的資本主義,只要是正常營運的職業球團,除非是巴塞隆納和皇家馬德里這種有法規明令財團或地方政府無上限支援的豪門,否則都會因為產業規模而有預算限制,限制並非過去NBA的薪資上限,而是在盡可能收支平衡情況下,產業自然會有天花板,因此任何一個專業經理人都不會貿然超過產業結構,過多突如其來大量支出與短效藥,激情過後,能產生的效果很有限。日本經驗表明,球員薪資如果比例佔了球團預算過高,會對其他行銷、在地連結的相關預算產生巨大排擠效應。
台灣的職業運動思維,始終停留在「企業花得起」,而不是「企業有錢,更應該花更多資源紮根」的層次,日本過去B聯盟最有名的東京Alvark,所屬的母企業是知名汽車大廠Toyota,雖然年預算15億日圓看似很多,但其實也非全B聯盟第一。從企業角度來看,球隊是獨立營運的子公司,即便是資產上兆的母企業,也不可能無限輸血子公司,子公司勢必得要獨立營運,因此即便老爸有錢,兒子也不是無上限亂花,他們今年也開始整建自家場館,並且把上座率和整體營業額放在球團營運目標第一位。
霍華德降臨台灣,很多人認為票房刺激能帶給球團大量收益,甚至能靠著門票達到損益兩平,但這也是對職業經營缺乏知識的說法,從B聯盟來看,他們平均的票價約落在2600日圓,平均每次進場消費約3800日圓,而疫情前平均進場人次約是3200人,目前疫情後平均約是3500人,這在全世界已經是世界上第七大的籃球聯賽,也是亞洲第一,但即便有著已經慢慢成熟的觀眾基礎,B1聯盟的平均票房收入,疫情前也只有佔22%。
更退一步說,全世界平均超過四千人觀眾買票入場的聯盟只有六個,扣掉NBA在世界上遙遙領先,平均超過六千人票房的聯賽只有西班牙ACB和澳洲NBL,台灣動不動想要滿場八千甚至一萬五,那是與文革時期每天喊著超英趕美差不多空洞且不切實際的目標,職業運動需要的從來不是英美怎麼超越,而是認清你是誰,然後一步一步走上去。
成熟聯賽請來這種超級巨星有沒有加持作用?上世紀90年代,希臘曾經請過名人堂球星威金斯(Dominique Wilkins),結果現在希臘聯賽已經從21世紀初三大聯賽的位置被土耳其取代,土耳其聘請過威廉斯(Deron Williams)和艾佛森(Allen Iverson),但實際上土耳其目前進場支持度仍然很有限,反而是走穩健經營的德國籃球聯賽經過十年改革與發展,已經成為歐洲進場第二多的後起之秀。
日本足球則是經過三十年職業化,才找到兩大西班牙巨星伊涅斯塔(Andrés Iniesta)和托雷斯(Fernando Torres),但伊涅斯塔所屬的神戶勝利船的進場人數僅提高約3000人,大約是14%票房,實際上球隊大多數收入依然是靠著轉播與贊助商收入,無論如何,期待一個巨星救起球隊翻身,變成穩定營運,本身就是不切實際,而且沒有職業經營概念的錯誤期待。
從魔獸降臨,引起全民一頭熱,但無論從哪方面的經驗,突然升起的人造大浪,絕對不可能是產業永續經營的萬靈丹,台灣會全民期待超人就是最荒謬的例子。為什麼巨星效應一時?因為職業運動需要的從來就不只是一波人工大浪,而是一個成熟的造浪環境,就算有一波大浪,沒能夠持續下去,海平面終歸會恢復平靜。
實際上真正成熟的產業,不需要打破框架,不需要有人拿強心針每天當維他命B群,在台灣職籃開始起步的這一天,每一個產業的人,你們想清楚了嗎?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Taiwan Basketball 」談魔獸旋風
XXL 美國職籃聯盟雜誌
2022-12月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