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山的橫斷路線

台灣高山的橫斷路線

台灣的山很特殊,不是大山大水,也不是高到5,000m以上,有著永久冰雪的極高山。文學家常用奇、險、峻、秀、幽、雄……等等來描述特別有看頭的山岳,如泰山天下雄、華山天下險、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

台灣的高山奇不奇?還算奇;夠不夠險?絕對夠險;夠不夠峻?大霸尖山的垂直崖壁夠峻了吧;夠不夠幽?雪山黑森林可幽得厲害了;至於夠不夠雄……較見仁見智,至少玉山、南湖大山都有著帝王的氣勢。

台灣的山還有很特殊的地形特色-斷崖、崩壁和陡峭滿是尖角或刀刃狀碎石的深凹大小蝕谷特別多,且搭配周遭的高山草原和森林景緻,非常有對比性。國外的極高山如阿爾卑斯山,更高的天山山區、帕米爾高原等,都是冰河作用下的地形。這種景緻能與台灣媲美的,只有位居赤道的新幾內亞島上高山。

台灣高山還有個地質岩石種類和脆弱因素,再外加氣候溼熱多雨的影響,共同形塑出一種稱為「惡地」的特殊地形景觀,如榮登台灣十大地景的月世界泥岩和火炎山,因岩石的不同前者稱「泥岩惡地」,後者稱「火炎山惡地」,但是全都是光禿禿的絕壁、尖峰、刃嶺,絕壁上布滿了大大小小蝕溝。所以台灣高山非常多類似這種地形特色的「高山惡地」奇景。

斷崖

台灣登山路線中最惡名昭彰的是,四大危險級的「丹大-東郡橫斷」、「馬博橫斷」,「新康橫斷」、「奇萊東稜」橫斷路線,有如四大怒目金剛,這些橫斷路線斷崖非常多。自莫拉克颱風之後,台灣出現更多斷崖、崩壁的災難式地形景觀,增加相當多的登山風險,如金門峒、鷹仔嘴等大斷崖的擴大;八大秀路線增添的許多崩崖和大小蝕谷,尤其是觀高到八通關草原須高繞等。這些大小崩崖以馬博拉斯山和東郡大山崩坍規模最大,單一崩崖落差最大的則是向陽大斷崖。

先澄清幾個地形名詞:崖、斷崖、斷層崖、懸崖、崩崖、崩壁、峭壁。所有的陡峻且出露岩石的坡面或陡壁稱為「崖」,若更陡坡面則稱「陡崖」、「懸崖」、「峭壁」,如果再陡到極致則稱「絕壁」。

斷崖是經地形作用產生的陡坡,如台灣河流源頭常因向源侵蝕、崩山作用形成規模相當大且裸露出底岩的大斷崖,如陳有蘭溪的金門峒斷崖。「斷層崖」專指經斷層作用形成的陡坡,例如造成921大地震的車籠埔斷層,橫過大甲溪時,將斷層的上盤抬升近10m,形成斷層崖瀑布奇景。

崩崖和崩壁是同義字,非學術性詞語。台灣高山有不少規模相當大的斷崖,不過名稱上沒有統一,如向陽斷崖另稱「向陽崩壁」或「向陽大崩壁」。1978年10月由謝文誠主筆的《百岳全集》,用的是「向陽大斷崖」。

向陽大斷崖頂眺望莫拉克風災後南一段鷹仔嘴斷崖崩坍規模的持續擴大。
馬博橫斷險惡的金門峒斷崖與八通關搶水地形。
五大橫斷路線

台灣五大高山橫斷路線除了能高越嶺外,走一趟至少需5天,最辛苦的是丹大-東郡橫斷,需11~13天,是台灣困難度最大的橫斷路線。攀登時日長,增加較大的風險,例如今年1月11日比基尼女郎由東埔溫泉入山,預計1月24日由郡大林道出山,卻在1月19日墜崖失溫而罹難。再加上橫斷路線翻越不少稜脈、溪谷,路段經常在稜線上上下下,許多小斷崖小高繞即可,遇到大斷崖機會也跟著增多,攀岩、抓繩索,碰到崩壁只剩不到腳掌寬的路徑次數非常多,屢有跌落、滑落,甚至墜落的意外事件。
這絕對與喜馬拉雅山、帕米爾高原等級高山的攀登,美國洛磯山脈、阿帕拉契山等山區山徑縱走,完全不同。地質與地形的差異非常得大,全球5,000m的極高山多是壯麗冰河地形,或是高山寒原的草甸與許多碎石堆或碎石坡(屬冰緣地形,稱「石流波」)景觀,但是視野良好。台灣的山則完全不是這個特徵,山勢陡峻,一堆大小崩崖,甚至大斷崖,且崩崖或崩壁的岩石多偏黑而脆弱。

岩性脆弱

台灣高山橫斷路線發生山難的比率相當高,非常多是在斷崖或峭壁處滑落、墜落或落石砸中。深究其原因,台灣高山太多大大小小的斷崖,斷崖多則又與特殊的地質特性有關。五大橫斷路線在地層上以畢祿山層和大南澳片岩為主,丹大-東郡橫斷與馬博橫斷的西端都出露白冷層與廬山層的岩層。這些地質上的地層,在岩石組成上共同的特徵是「脆」。
堅硬卻脆的石英砂岩

畢祿山層的變質砂岩或石英砂岩,以及大南澳片岩的石英岩相當堅硬,如玻璃般的硬,甚至更硬(玻璃硬度為5.5,石英砂岩或石英岩的硬度為7),抗蝕力強,卻有著節理發達的弱面,如玻璃般容易碎裂。

白冷層較硬的岩層是稱為「達見砂岩」地層中的石英砂岩或石英礫岩;有多硬?在台灣北部的龍洞岬出露的這個石英砂岩或礫岩層,夠硬,所以成為台灣最棒的攀岩場。不過台灣北部這個石英砂岩為主的「達見砂岩」地層,有著另一個更響亮的地層名稱-四稜砂岩;雪隧工程就是碰到這個又硬又脆的地層,施工時吃足了苦頭,經常發生隧道工程的抽心(隧道工程周圍岩壁的坍塌稱為抽心)工安事故,花了13年才完工。

台灣許多百岳高山之所以高聳,組成的岩石不是畢祿山層要不就是白冷層的石英砂岩或石英礫岩,如大霸尖山、中央尖山的山頂都出現台灣最硬的石英礫岩;其他如玉山、雪山、北稜角、南湖大山、秀姑巒山、馬博拉斯山、東巒大山、東郡大山、向陽山……等等,全是這些地層裡的石英砂岩層所構成的山頭。就是因為夠硬,但也脆,造成山頭高而矗立,但四周坡面急陡且崩坍程度大,形成不少知名大斷崖,如馬博拉斯的烏拉孟大斷崖,向陽山的向陽大斷崖。

又脆又弱的板岩

台灣高山許多大斷崖之所以崩坍規模大,組成的岩石非常多是既脆又弱的板岩。廬山層是個以板岩為主的地層,畢祿山層也有相當厚的板岩層,白冷層的板岩層主要分布在稱為「佳陽層」的地層中。

板岩的顏色黑,劈理發達,容易剝裂或楔裂成一片片的板狀岩塊;適當大小劈理剝裂的岩塊,是南台灣魯凱與排灣族建造石板屋的重要石材。相對石英砂岩,板岩更脆且弱,抗蝕力低,分布區容易崩坍形成下凹的地形,例如兩山之間鞍部或埡口。

台灣公路最高點的武嶺就是一處以板岩為主的鞍部地形,秀姑坪、玉山的大峭壁、金門峒大斷崖也都是板岩。比基尼女郎也是在馬博橫斷時的一處板岩峭壁處,發生墜落意外;墜落處板岩劈理的傾角幾近垂直,宛如刀刃,更增加了危險性。
布滿尖峰、刃嶺、大小蝕溝的泥岩惡地。
秀姑坪附近宛如刀刃的板岩,增添馬博橫斷攀登的危險程度。
閱讀完整內容
戶外探索Outside 2019年04月-2019年06月_No.40

本文摘錄自‎

台灣高山的橫斷路線

戶外探索Outside

2019/04月-06月第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