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子癇前症分型報你知
子癇前症未必都造成胎兒生長遲滯
對於子癇前症,除了一般隨著懷孕週數區分嚴重程度;在2023年12月的《美國婦產科雜誌-母胎醫學期刊》登出的文章提出新的子癇前症分型:第一型與第二型,雖在處置治療上仍無重大改變,不過,細微的相異之處更能凸顯提供個別差異的客製化治療。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三軍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蘇國銘
子癇前症,可說是常見的妊娠併發症,根據衛福部的統計,子癇前症在台灣發生的機率約在2~8%,是造成孕婦死亡的前三大原因之一(另兩項原因為羊水栓塞與產後大出血)。
過往診斷方式
一般人都知道「子癇前症」是指,從未有高血壓病史的孕婦在妊娠2 0 週之後, 出現高血壓與蛋白尿,若合併有頭痛、視力模糊、上腹痛、小便減少、胎兒生長遲滯、肝功能上升或是血小板降低等,則屬於重度的子癇前症。三軍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蘇國銘表示,「高血壓數值為四小時兩次測量血壓,若收縮壓超過130 mmHg或是舒張壓超過80mmHg(根據台灣高血壓學會及心臟學會新版指引定義,目前多仍以140/90為準,但降至130/80為趨勢),以及出現蛋白尿(單次大於2+或24小時蛋白質累積量超過300毫克)」。
至於分類是依發生時間區別,「以34週為分界,小於34週發生的稱為『早發型子癇前症』,是孕婦與胎兒產生併發症最主要的大宗,發生週數愈早,對胎兒的影響程度愈大;晚於34週發生則為『晚發型子癇前症』;產後出現稱為『遲發性子癇前症』,後兩者對孕產婦的影響較大」。
處置上,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生產(終止妊娠)!隨著胎兒的出生,特別是胎盤的娩出,子癇前症的臨床症狀就會逐漸消失,蘇國銘醫師指出,「大部分患者的症狀會緩解,但也有少部分患者會持續高血壓」。因此,醫師會依據臨床症狀選擇適當的時機生產,卻也因此造成胎兒早產。
現今診斷方式
蘇國銘醫師指出, 當前對高血壓的定義已有所改變,不再是以往的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2022年由台灣高血壓學會及心臟學會發布的高血壓治療指引,將高血壓標準下修為收縮壓130 mmHg、舒張壓80mmHg」。
原本依發生時間區分的方式,也有所不同,「美國婦產科學會的姊妹刊物《美國婦產科雜誌-母胎醫學期刊》(AJOG-MFM)於 2023年12月,提出新觀念,將子癇前症分為兩種型態:TYPE1是胎盤功能不良,TYPE 2為母體的心血管對於懷孕的適應不良」。蘇國銘醫師說明如下:
第一型:胎盤功能不良(Type I: placental dysfunction)
多發生於34週之前。簡單說,就是「胎盤狀況不佳導致胎兒與胎盤的交流不好」,由於連接子宮與胎盤的血管出現問題,而無法順利供應足夠的血流量給胎兒,使胎兒有生長遲滯、呼吸窘迫的情況。
他解釋,「母體會分泌胎盤生長因子(PlGF),主要功用是促進內皮細胞的增生和成長,並且引導血管通透性變好,以建立低阻力、高容量的系統。第一型的子癇前症的sFlt-1(可溶性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一種被認為可抑制血管形成的物質)會上升,導致PIGF濃度下降,使得血管擴張不佳,造成胎盤的血流量不足,隨著胎兒日益成長,胎盤供應的血流量愈加不足,讓心臟更要努力加壓運作,使得血管承受極大的壓力,於是出現了高血壓現象」。
血壓升高後,繼之而來的是蛋白尿,白蛋白流失使水分無法排出,導致全身水腫,進而肝腎衰竭。另外,還會對身體其他重要器官造成重大影響而產生病變,如合併「HELLP症候群」,包括溶血(hemolysis, H)、肝臟酵素升高(elevated liver test, EL)和血小板數目下降(low plateletcount , LP)等三種現象。嚴重時,也可能出現血液及凝血因子方面的病變,甚至會出現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病症(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簡稱DIC)。此外,也會增加胎盤早期剝離的風險。
病情嚴重惡化者,腦部會不正常放電,而出現全身性痙攣、昏迷,一旦發生痙攣時,即使來得及急救,也容易留下後遺症,且易導致母子生命陷入險境;少數案例發生腦部自發性出血,造成出血性腦中風。
第二型:母體心血管適應不良(Type II: maternal cardiovascular maladaptation)
多發生於34週之後。常伴隨懷雙胞胎、多胞胎,或是因妊娠糖尿病而導致的胎兒過大,造成母體適應不良所出現的子癇前症。蘇國銘醫師提醒,「不論是曾罹患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還是妊娠糖尿病,或是高齡女性接受試管嬰兒療程者,進入懷孕後期時,都可能因心肺功能適應不良而出現子癇前症」。
另外,本身較為肥胖的孕婦,心肺功能的負擔本來就比較大,到懷孕後期也容易有子癇前症。
他補充,「不是所有的子癇前症都會有胎兒生長遲滯的問題,在這問題上,母體適應不良的類型就不如胎盤功能不良類型來得明顯,就像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並非胎盤功能不佳,而是血管功能不好,這也解釋了為何患者的胎盤生長因子(PIGF)數值好,卻有症狀的原因」。
Tips 提醒|小心子癇前症惡化前兆
子癇前症病情嚴重的孕婦,會有頭痛、視力模糊、上腹痛(偏右邊靠近肋骨處)與血壓高至160/110等等症狀,這些都是病情惡化的前兆,如果不及早治療,可能引起全身性痙攣、昏迷,即為「子癇症」。
值得注意的是,曾罹患子癇前症的孕婦,往後發生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急慢性高血壓、中風的機率也會上升。蘇國銘醫師補充,「第一胎有子癇前症的話,第二胎有高達三成的機會再出現」。
治療方式
治療上,兩種類型的子癇前症都會使用降血壓藥物,將血壓控制在收縮壓130mmHg,舒張壓80mmHg以下,以避免發生孕婦重度子癇前症、子癇症或是胎盤剝離等併發症。降血壓藥物包含鈣離子通道阻斷劑、腎上腺素性阻斷劑(Alpha/beta blockers)或利尿劑(建議產後使用)等幾種藥物。相異之處則在於:
第一型:胎盤功能不良
除了降血壓藥物外,也建議自懷孕早期開始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亦可補充維生素D與鈣質。重度子癇前症與子癇症的孕產婦依情況評估使用抗癲癇藥物,以預防癲癇發生。
第二型:母體心血管適應不良
藥物之外,需要運動、積極做好體重管理與減少糖分攝取,減少心肺功能的負擔。蘇國銘醫師指出,「這也是將子癇前症區分類型的目的,畢竟造成的原因不同,治療上也有不同的做法,與胎盤功能不良類型相比,這類型的孕婦甚至可以不需要搭配低劑量阿斯匹靈,重要的反而是做好體重管理與減少糖分攝取」。
他表示,若能配合足夠的運動量,即1週運動150分鐘,「特別是從事可強化心肺功能的有氧運動」,有助達成體重管理的目標,進而預防疾病惡化。
若是重度子癇前症,「過往的做法是儘量安胎,該生才生,但現在傾向若已懷孕34週或32週,考慮讓胎兒先出來(即終止妊娠),以減少對母體與胎兒的傷害程度」。
預防.第一孕期篩檢
蘇國銘醫師表示,「全球每年有400萬名孕婦被診斷出子癇前症,其中有7萬名孕婦不幸因此而死亡,50萬名嬰兒受到損傷,影響不小」。在台灣,造成孕婦死亡的前三大原因,包括:羊水栓塞、產後大出血與子癇前症,「當中唯一能透過檢查並預防的,就是子癇前症」。
他指出,目前可透過「第一孕期子癇前症篩檢」,篩檢出發病率高的孕婦,於16週前開始服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醫師依情況開立100毫克或81毫克的阿斯匹靈,讓孕婦服用到生產,並且接受密集的追蹤檢查」。
蘇國銘醫師說明檢查方式,為懷孕11週到13週時,詢問孕婦病史與量測血壓、抽母血測量生化數值:妊娠血漿蛋白- A(PAPP-A) 和胎盤生長因子PlGF)、以超音波測量子宮動脈血流阻力,將三大項數值帶入公式估算風險數值。蘇國銘醫師補充,「考量要做超音波檢查,通常這項檢查會安排與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同時進行」。
常見子癇前症的高風險群,包括:初產婦、孕婦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疾病,胎兒水腫、羊水過多、紅斑性狼瘡、曾發生過妊娠高血壓病史、多胞胎、葡萄胎等等。
他提醒, 由於多胞胎是危險因子之一,「建議接受試管嬰兒療程者,儘量以植入一顆胚胎為限。雖然現在政府規定3 5 歲以下接受補助者,只能植入一顆胚胎, 但醫學證據是傾向建議,38歲以下, 還是植入一顆胚胎較好,除非39歲或是其他特殊狀況,經婦產科或不孕症醫師評估或討論後,才考慮植入兩顆」。
Sharing 分享|臺北市政府率先補助第一孕期子癇前症篩檢
在子癇前症的高風險群中,光是「初產婦」就可說「大家都有機會」,所以,孕婦接受「第一孕期子癇前症篩檢」是必要之舉,不只可及早預防,也有助降低子癇前症引發之併發症及胎兒生長遲滯。
然而,因為篩檢需要自費,不免讓人多所猶豫。因此,臺北市政府於今年率先在「助您好孕」專案中,增加了「子癇前症篩檢」的補助,每胎定額補助800元,民眾須自付差額,凡是設籍臺北市懷孕第9~13週之婦女或配偶設籍臺北市懷孕第9~13週之新移住民婦女都能申請,每胎定額補助800元(民眾須自付差額)。希望藉由補助,為母胎健康築起最佳防護網!
控制病情.務必規律量血壓
蘇國銘醫師表示,有妊娠高血壓的孕婦即應該定期量血壓,而不能只依賴產檢時才量血壓,但根據他的觀察,「約有9成的孕婦對於服藥的順從性很高,但定期量血壓的只有6成,其中不乏買了血壓計卻不量的孕婦」。他強調,「篩檢雖可準確估算出子癇前症的發病機率,不過,重要的還是需要規律量血壓,更能發揮預防效果,減少子癇前症對母胎帶來的傷害」。
每天早晚量測血壓並記錄血壓值,可提供產檢醫師做為治療的參考依據,特別是有些人有「白袍恐懼症」,看到醫護人員就緊張而使血壓升高,不然光是趕著產檢,還沒好好喘口氣,就要量血壓,血壓值往往與平時有不小的差距,「像這樣的狀況,更需要平日定期量血壓,才能真切了解血壓的變化」。
Sharing 分享|孕婦想生龍寶寶.但狀況不允許
蘇國銘醫師說,有的孕婦覺得自身沒有不舒服,但血壓就是高,「會請孕婦休息約莫15~20分,重新再量測一次,並觀察其手腳有無水腫和尿蛋白的檢查結果」。日前,一位懷孕34週的孕婦來產檢,當次量測血壓值150/110 mm Hg,且一直居高不下,然而,在此之前,其血壓都是正常的,這讓他瞬間拉起警報,「看了一眼手腳,腳確實有水腫,加上尿蛋白也增加,當下判斷應是子癇前症,就告知要有提早生產的準備」。
原本孕婦還希望能到年後再生個龍寶寶,不過,臨床評估狀況已無法讓孕婦如願,「由於立春代表生肖的起算,剛好今年的立春比除夕來得早,我對她說:撐到立春(2/4)是極限。後來,約定2/4入院催生,兩天後,順利在2/6順利產下寶寶,總算成功解除警報,生完之後,媽媽的血壓也逐漸好轉」。
蘇國銘醫師表示,子癇前症在懷孕的過程中,除了需要產科醫護團隊的評估協助之外,重要的是每一位孕婦,還有家人的願意配合。此外,不管是篩檢、預防和治療等方式,希望在未來能更加降低相關併發症風險,以及提高周產期照護品質。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子癇前症未必都造成胎兒生長遲滯
媽媽寶寶
2024/3月 第445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