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生存關鍵:糧食危機下的未來食物

2022下半年受乾旱與俄烏戰爭的影響,53個國家和地區正面臨嚴重糧荒,全世界的飢餓人口也不斷創新高,正式衝破10億大關。在糧食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未來又有哪些超級食物能緩解人類的生存危機?

Text by Tony Kao Images: courtesy of Getty Images、達志/Shutterstock


人是鐵,飯是鋼。糧食無疑是所有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但受限於烏俄戰爭、各國保護主義抬頭、生質燃料興起、人均可耕地下降等因素,全球的糧價不斷飆升,光是去年的糧食價格就比起前年平均高了近15%,植物油價格更創歷史新高。

除了上述成因外,全球暖化加劇氣候異常,為各國帶來了破紀錄的水患、乾旱、蝗災與病蟲害等環境事件,預估到了2050年,氣候變遷將導致全球糧食產能下降5%至30%。更糟糕的是,全球人口更不斷暴漲當中,30年後將達到97億。在食指如此浩繁,現有糧食又不斷減少出產的情況下,未來的人類該吃些什麼呢?

100年前的人們肯定很難想像現代人吃著什麼樣的食物,正如同我們很難預估未來食物是什麼一樣,不過未來作物要在日益嚴峻的環境下生長,必先符合三大條件:環境適應力強、營養豐富、可大規模種植,來看看哪些選手是我們的潛力股吧!

昆蟲

2014年,荷蘭召開了「昆蟲養育世界」國際會議,會中大力推廣不少食用昆蟲,牠們污染極低、容易養殖,營養又無比豐富。其中最常被人討論的是蟋蟀,它的蛋白質的效率是牛的20倍,用水量比牛少2,000倍,排放的甲烷量少80倍,同時還不需龐大的飼養空間,且具備超強的抗旱能力。

昆蟲目前無法成為主流,在於人們對此仍存有心理障礙,我們享用牛排時,不會看到整頭牛的外觀,但吃昆蟲卻從頭到腳一覽無遺,為此西班牙新創公司「Origen Farms」提出了解方,他們將蟋蟀磨成富含蛋白質的烹飪用麵粉,用來生產麵包和餅乾;紐約的EXO食品公司推出每條含40隻以上蟋蟀的能量棒,更找來米其林大廚改良口感。除了蟋蟀之外,螞蟻、麵包蟲、蠶蛹等也都能變化成美味的口糧。


▲(左)蟋蟀做成的麵粉。(右)人造肉能大幅降低對環境的衝擊。

真菌類

農田與森林往往互相爭地,難以兩全,不過能生長在樹木上的菇類就沒有這樣的問題,既能保存林地,又能出產糧食,可謂一舉兩得。菇類與真菌被視作解決人類糧食危機的潛力新星,原因在於它產量奇高,又能節省大量土地,且富含蛋白質與纖維,對人體有所裨益,最棒的是技術簡單,容易種植,非常適合推廣。

藻類

比起種植其他作物,藻類最大的優勢在於不需要乾淨的水源即可健康生長,在這個淡水資源稀缺的世代,藻類的價值越發顯見。素有「微型營養庫」之稱的它,生長速度快且成本低,對環境破壞小,還會吸收二氧化碳,同時具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與抗氧化劑,是一種很理想的非動物食材。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找到了長得像生菜的掌狀紅皮藻,其營養價值是「超級食物」甘藍菜的兩倍,最棒的是,這種紅皮藻在炒過或炸過之後有培根的味道。研究者Chris Langdon表示:「味道還非常濃郁。」

刺梨仙人掌

生長在美洲和澳洲的刺梨仙人掌整株都是寶,更可拿來食用。2015年馬達加斯加遭遇嚴重乾旱時,當地民眾和動物就是靠這種多肉植物獲取了關鍵的食物和飲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表示,每公頃種植面積的刺梨仙人掌能儲存180噸水,還能改善土壤品質,同時限制溫室氣體排放。在日益炎熱的氣候環境下,刺梨仙人掌的前景大有可為。

馬鈴薯

儘管貴為世界四大糧食作物之一,馬鈴薯在東洋尚未成為主食。由於馬鈴薯能在土地貧瘠的地方生產,灌溉用水較少,因此在同樣面積土地下,生產馬鈴薯就能養活更多的人口,收益也比種植穀物高得多。但要改變億萬人長期以米飯與麵粉為主的飲食結構,仍需要長時間的努力。

海產/養殖漁業

多吃魚可以減緩糧荒?確實是如此。雖然Netflix紀錄片《海洋陰謀》號召人們「完全不要吃魚」,但相比牲畜,飼養水產不需大量耕地,也有極高的飼料轉換率。2018年6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也指出,只要多攝取一點海產,就能大幅減少農地,緩解生態系的壓力。有人主張不該吃魚、有人鼓吹多吃一些,到底該聽誰的?只要多多關心與視聽相關議題,相信你心中會有自己的答案。

基改作物

1980年代以來,基因改造技術徹底改變了農業發展,作物在抗蟲、抗病、抗藥方面取得了商業化成功,為世界創造無可估量的價值。但人們對於基因改造食品總是聞之色變,對此中央研究院院士,有「水稻教母」之譽的余淑美認為,基改與有機的訴求一致,都是要避免化肥跟農藥過量傷害環境與人體,同時也希望社會對基改作物的接受度能逐漸提升。連國內最頂尖的專家都拍胸脯保證,我們或許能換個角度審視基改食品。

除了上述介紹的食材與技術外,別稱魯冰花的羽扇豆、超耐旱的全營養食物班巴拉豆、「奇蹟之樹」辣木等,也都是未來食物的強力候選人。餵養世界,真的好難!但自然界總有一些大有可為的明日之星等著我們去探尋,所謂關關難過關關過,近在眼前的糧食危機是否能解,端看人類後續的團結與智慧。


▲辣木也有「植物中的鑽石」之稱,是目前唯一已知可同時提供糧食及生物燃油的植物。

來自台灣的超級未來食物──油芒
在部落消失半世紀的油芒終於重見天日!台東布農族青年邱曉徵,在2016年底誤打誤撞找到全台僅存六株的傳統穀物「油芒」。這種作物根系發展旺盛,能抗旱抗寒抗蟲耐鹽,甚至能與雜草競爭,全株可食,營養成分還比稻米還要高,含有豐富的脂肪與蛋白質,可說是近乎完美的植物。負責研究的中研院正努力改良這種作物,希望將油芒推向世界,成為人們未來的主要糧食之一。閱讀完整內容
Esquire君子國際中文版2023/6月 第214期

本文摘錄自‎

FEATURE 人類生存關鍵:糧食危機下的未來食物

Esquire君子國際中文版

2023/6月 第2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