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發現孩子的視力問題 不錯過六歲前治療黃金期

眼睛是靈魂之窗,父母都很關心孩子的視力問題。而當孩子年紀太小,還不能夠清楚溝通與完整表達時,身為父母應該要注意些什麼,好從相關跡象中及早發現視力可能有問題, 並且儘速到醫院治療。另外也要注意,家族中有哪些眼睛疾病可能會遺傳,所以必須特別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

文/麥心瑜 採訪諮詢/臺大兒童醫院小兒眼科主任蔡紫薰
寶寶一出生,在做的例行新生兒身體檢查中就包括眼睛檢查,醫師會從外觀、紅反射看看有沒有顯著問題。如果是出生早於32週或體重1,500克以下的早產兒寶寶,則會進一步做散瞳網膜眼底鏡檢查,看看是否有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臺大兒童醫院小兒眼科主任蔡紫薰表示,根據臺大醫院眼科醫療團隊的追蹤研究發現,早產兒日後發生屈調異常(近視、遠視、散光)及斜弱視的情況會較普遍,所以必須特別追蹤。無論有無視網膜病變的病史,後續都要請小兒眼科醫師診察。

注意先天與家族眼睛問題

若家族有先天性白內障病史,也建議寶寶在出生後就進一步檢查,因為先天性白內障是會遺傳的, 約有三分之一的機率得到。視白內障的嚴重情況判斷手術的需要及時機,臨床上,有過寶寶出生一個月內就接受手術的案例。當寶寶有嚴重的白內障,一般人用肉眼就看得到瞳孔白白的。另外,如有腫瘤、視網膜剝離等嚴重疾病,眼睛看起來也會白白的。只要家長發現有異狀,一定要儘早就醫。

而家長或寶寶的兄姐有斜視、高度近視、高度散光等問題,請務必在寶寶一兩歲時就醫檢查。

而撇除家族性的問題,家長可藉由以下觀察,做為判斷寶寶視力正常與否的依據:

. 寶寶四個月大左右,眼睛是否能「正視」,很穩定地追物?

. 是否有內斜(俗稱鬥雞眼)或外斜(俗稱脫窗)?

. 是否有眼球震顫(兩隻眼睛的非自主來回運動)?

.是否畏光、流淚、頻繁眨眼?

.看東西會不會皺眉頭,或是在特定某些光度下會看不清楚?

.總是把物品拿得很靠近去看。

.斜頸或側視物體。

.上下樓梯不順利。

.常常跌倒。

.丟球給他接不到。

.拿東西拿不準。


如果懷疑寶寶弱視,家長可以做「遮蓋測試」,對於還小、不會表達的寶寶來說,當你把他好的眼睛遮起來,他可能會因為用弱視眼看東西看不清楚而生氣,或乾脆睡覺。

三歲時.首次全面視力檢查


在寶寶出生後,如果家長想進一步檢查,臺大就有自費的新生兒眼底攝影,篩檢視網膜、視神經、水晶體有沒有異常狀況。蔡紫薰醫師提醒,寶寶手冊載明了每個年齡階段該做的眼睛檢查,讓孩子先在健兒門診接受初步篩檢。如果兒科醫師發現有異狀,或家長發現上述視力不良的徵兆,可以選擇到兒童眼科做進一步檢查。

寶寶手冊也提醒家長, 孩子滿三歲時,建議帶到醫院做第一次全面的視力檢查。有些問題不經由眼科篩檢是看不出來的,例如:只有一隻眼睛有問題,另一隻眼看得很好,因為日常生活無異狀, 往往難以發現而被忽略。雖然公立幼兒園會依循政府規定,在孩子四歲時安排視力篩檢,但弱視治療是愈早愈好。

六歲前是眼疾的治療黃金期

到兒童眼科看診,醫護人員較能有效引導小朋友回答,也會搭配一些孩子喜歡的動物、形狀圖卡,用孩子較易懂的方式檢查。蔡紫薰醫師強調,孩子的眼疾與大人的不同,大人如果有兩三百度的散光,可能不戴眼鏡也沒關係, 但對孩子來說, 如果不矯正,可能會造成弱視,其後此眼都只有0.6、0.7的最佳矯正視力。呼籲家長重視「六歲前是眼部疾病的治療黃金期」,要趁腦部尚有神經可塑性時及早療育。
Tips 提醒

孩子視力保健大哉問

生活中許多不當行為都會影響孩子的視力,使用3C產品就是很多家長的困擾。醫界與教育界都已提出建議:兩歲以下的孩童不要使用螢幕,而且距離愈近愈小的螢幕,對視力的影響愈不好。
台灣兒童的近視率非常高,臺大做過研究,這個現象與使用3C產品有關係。當孩子每天使用加總超過60分鐘,單一項超過30分鐘,近視的機率就會是一般人的兩倍以上,更別說隨之而來的乾眼症、憂鬱症、過動、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醫師也提醒家長,讓孩子在燈光足夠(有檯燈)的環境中閱讀,照度有500~1,000(LUX)且均勻,不要太多藍光,以保護孩子的視力健康。
閱讀完整內容
媽媽寶寶2023/3月 第433期

本文摘錄自‎

及早發現孩子的視力問題 不錯過六歲前治療黃金期

媽媽寶寶

2023/3月 第4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