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位社群時代裡找到亮眼的自己

「自信,是通過體驗成就而建立的,不是通過空洞的讚美。」沉迷在數位媒體的數據裡並不會讓你更愛自己,相反地可能讓你迷失在網路上不負責任且喜好各異的留言裡。

撰文/黃雅琪 圖片/ Freepik
小時候課本上是這樣形容一天的開始:爸爸早起看書報,媽媽早起忙打掃⋯⋯長大後的現在,你起床第一件事會做什麼呢?是先拿牙刷還是手機?是先吃早餐還是先拍早餐?會發什麼樣的圖來搭一句早安?手機及社群媒體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歡迎來到數位社群時代!

社群帶來親密還是疏離? 是便利還是焦慮?

隨著網路時代來臨、社群媒體崛起,人們的生活型態、人際互動方式在不知不覺間開啟了新的模式,然而享受著數位便利的同時,人們也被推到一個和過去不太一樣的位置。每天連網的你,是因為遼闊視野、充實新知而感到美好,還是看著照片裡一張張燦爛的笑臉、精緻的餐點,覺得穿著睡衣、生活一成不變的自己顯得格外不堪?你因為網路社群得到更多友情,還是感到更孤單失落?

科技日新月異,網路虛擬世界儼然成了現實生活的一部分,每個人都可以輕易擁有自己的舞台,也可以便利快速地得到想要的資訊,乍看完美理想的演進事實上卻暗潮洶湧,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每天花在社群媒體上的時間竟可能跟憂鬱情緒成正比!小心,你是不是也掉進數位社群陷阱了?

貼文下的按讚數,認真你就輸了!

社群網路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管身在何處,連上網路就能透過按讚、留言等方式迅速得到回饋,這樣的機制既迷人又危險!迷人的是與他人交流彷彿變得更容易,打開臉書我們就能輕易知道彼此今天做了些什麼、發生了什麼事,滿足與他人連結的需求;同樣地,我們可以選擇今天要呈現怎樣的自己、演出哪一段故事,盡情享受舞台上的聚光燈,尤其當有人按讚、甚至留言讚美,人們的表現欲、渴望被看見、被肯定的需求也被快速餵養,進而產生一種「原來我很受歡迎」的感受。然而甜蜜的糖吃多了也變成毒藥,當你開始依賴並越來越渴求時,危機便悄然來臨。你開始變得患得患失,發文前會糾結何種素材才能得到更多的迴響?你開始在意為什麼別人的發文總是得到那麼多的讚?你甚至開始反省自己的發文是不是不夠吸引人⋯⋯或者反問自己,是不是我不夠重要?
當按讚和留言數彷彿人氣排行榜被公告在社群媒體上時,人們很容易忍不住和別人比較、總覺得別人過得比較好、比自己優秀,並為此感到憂鬱或焦慮。這樣的狀況很有可能反映出你對社群媒體上癮,使用了片面且偏差的方式評斷自我的價值,忽略了在社群上看到的完美照片,就像一場準備周全反覆演練的表演,當然不適合用來跟自己的幕後花絮做比較,試想,你會選擇上傳滿頭大汗在廚房炒菜的照片,還是滿桌美味菜色呢?套句網路金句:認真你就輸了!

爭奇鬥豔的暗潮洶湧,你能全身而退嗎?

當我們看著社群上一則則精彩豐富的貼文,內心浮現的嫉妒、焦慮等情緒,「對方其實沒照片上呈現的這麼完美」這個理由能讓我們重拾自信嗎?其實網路、社群媒體只是一個工具,但它便利、快速、公開的特性,猝不及防地成了每個人心中的照妖鏡,映照出內在的需求,以及人們嫉妒、不安等情緒。正視自己的情緒,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和社群媒體一樣,情緒本身沒有好壞對錯之別,情緒也是一面鏡子,它釋出許多訊息幫助你更了解自己。你是否曾想過哪些人的貼文會讓你感到沮喪?什麼樣的分享讓你感覺幸福?有意識地使用社群媒體也許可以讓你免於掉進這個甜蜜陷阱。
情緒是渴望指南針,讓你成為更喜歡的自己

當人們不小心掉進比較的競爭裡,會產生羨慕、嫉妒、焦慮、自卑、失望等情緒,以嫉妒來說,人們常常以為這是心胸狹窄、見不得人家好的表現,因此對自己產生嫉妒的情緒感到不諒解,但其實嫉妒不過是你看到了別人身上有你渴求的部分而產生的常見反應,如果我們沒有好好釐清那部份是什麼,就很容易產生一種自己比人家差的錯覺。不妨問問自己,你嫉妒對方什麼呢?你希望能擁有哪個部分?如果那是你想要的,你可以為自己做什麼努力呢?是否能從對方身上學到有效的方法?

例如你很羨慕朋友總是在你上班時間到處打卡吃美食,羨慕之餘停下來想一下,你羨慕的是他的自由還是享受生活?如果你羨慕他的自由,你願意放棄穩定的工作型態,換取不用準時打卡的時間自由嗎?如果你羨慕他生活愜意,你是不是也可以利用空閒時間安排自己期待的活動呢?還是其實窩在沙發上吃零食看影集的你就覺得幸福?好好問問自己羨慕什麼?想要什麼?我有什麼?也許你會發現,原來你已擁有幸福;或者根本不用跟別人比較,因為你也有對方所沒有的。請嘗試用第三者的眼光審視自己的貼文,也許你在社群上呈現的生活樣貌也讓人感到羨慕。

如果你不滿意自己,按讚數只是虛榮

曾經有個非常受歡迎的外國網紅模特兒,在成功經營社群帳號後突然決定關閉。她坦言每天為了博得關注和肯定,讓自己背負很大的壓力,看起來不經意的照片,事實上拍了無數次,再從幾百張照片中挑選出來、精心修圖後才上傳。隨著越多人喜愛社群上呈現的她,她就越痛苦,因為她知道大家喜愛的是照片裡「表演」出來的她,而真正的自己卻漸漸迷失了,更可怕的是,眾多的關注裡同時夾雜著批評的聲浪,彷彿不管怎麼努力,都無法得到完全的肯定。

自信是體驗出來的,在行動裡累積

心理學家Hendrie Weisinger 博士說過:「自信,是通過體驗成就而建立的,不是通過空洞的讚美。」沉迷在數位媒體的數據裡並不會讓你更愛自己,相反地可能讓你更擔憂真實的自己是否仍然被喜愛,而迷失在網路不負責任且喜好各異的留言裡。事實是沒有一個人可以討好所有人,累積掌聲的同時,勢必招來更多人評論,真正的自信來自怎麼看待自己、相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達成目標。如果沒有真實的體驗,就無法獲得真實的自信心。倘若你正在這陷阱裡浮沉,不如取消追蹤那些刻意塑造完美形象的品牌或名人,放下手機,去完成你的願望清單,也許是學習一道菜、讀本書、跑個步、種盆花等等,再小的事都可以是累積自信、取悅自己、成為自己最重要的事情!

此外你也可以有意識地選擇你有興趣、能讓你成長的媒體資訊,例如看寵物社團的貼文讓你感覺放鬆快樂、追蹤廚藝交流社團可以精進廚藝等,找到自己的目標、關注有益的訊息,透過自己的努力,也許無法真的變成你羨慕的對象,但你一定會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閱讀完整內容
張老師月刊第530期

本文摘錄自‎

在數位社群時代裡找到亮眼的自己

張老師月刊

2022/第5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