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不好、不快樂

教育該是讓生命加值,台灣學生卻學得戰戰兢兢。教學品質沒變好,落後學生還變多。教改強調適性發展,師生卻都不快樂。3成孩子不知為何而學,痛苦又沒信心,問題到底出在哪?

文/彭子珊、蕭歆諺 攝影/黃明堂 繪圖/陳則緯

過去二十年,全台國中小學生減少三八%,國中生師比也從十六降到十人。照理說,師生關係應更緊密,然而孩子卻沒有變得更幸福。

因為追逐成功、害怕失敗的壓力,正逼得他們喘不過氣。兒福聯盟在今年「台灣兒少學習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跟二○一七年相比,國中生因課業壓力而有自殺自傷念頭的比例,從二一%上升到二八%。

他們肩上背負著寫不完的考試,長時間補習造成的睡眠不足,以及來自家長的期待與壓力,近三成學生不知道自己為何而學,放眼未來一片茫然。


▲學習動機低落,沒自信又害怕失敗,一直是台灣中小學生的學習瓶頸。

過勞又怕失敗的孩子──
雙峰現象:前段班狂補習,後段班也痛苦


中研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黃敏雄分析一九年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IMSS),儘管台灣八年級學生在數學、科學的表現名列全球第二,但比較各國過去一年補習超過八個月的比例,台灣在科學、數學分居國際第一、第二。

亮眼成績的背後,是一群過勞的學生,還有和高分群差距愈來愈大,跟不上隊伍的孩子。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孩子對失敗存在極大的恐懼。在TIMSS同一份調查中,八年級生不喜歡、沒自信或不重視科學、數學的比例都高於國際平均。差別是對科學的抗拒從國中開始,但數學卻是小學四年級前就沒興趣。

一八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PISA)結果同樣指出,台灣學生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對失敗的恐懼在七十九個參與國家中名列第一。

看到這樣的結果,令前國教院院長、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林崇熙感到非常憂心。

「因為我們所有考試都是標準答案,」林崇熙說,教育的目的應該是讓生命加值,有能力面對威脅生存的各種風險,但台灣學生卻戰戰兢兢,不敢脫離標準答案。

「我們現在的教育剛好顛倒,讓學生離開學校就討厭學習,所有學習的胃口都被打壞了,」他指出。

不只學生不快樂,許多中小學老師一樣心有餘而力不足。

今年教師節,未來台灣學會、台灣素養教育協會、點亮生命教育協會、瑩光教育協會等教團,共同公布最新調查,三成中小學老師感到不快樂。

曾有媒體調查,跨領域備課難執行、教學負擔太重、學生基礎學力降低等,都讓老師沒有快樂的理由。

學校能為老師提供的支持,也愈來愈有限。以國小來說,百人以下小校佔比三八%,而全台一○一七所小校裡,將近一半只有不到五十人。

國內企管策略權威、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李吉仁觀察,「小校必須用不一樣的模式去運作,」包含老師和校長的訓練都要改變,「但我們所有配套都沒跟著走。」
一○八課綱的挑戰──
強調適性發展,忽略階級與城鄉差距


尤其許多小校地處偏鄉,老師時常肩負行政工作,流動率也高,然而學生的家庭狀況相對複雜,隔代教養、父母離異等,需要老師花更多時間陪伴。

國中挑戰更大,「我看全台國中,規模愈小的問題愈大,」雲林縣樟湖生態國民中小學校長陳清圳觀察,因為若有不適任老師,在國小還能轉科任或不接導師,減少對學生影響,但國中老師還有專長分科的問題而不好調度。

造成的結果是,雖然小校因為生師比只有二.七,一個老師照顧不到三個學生,比全國平均十二低上許多,理應孩子可以受到更好的照顧,卻沒有帶來預期的教育品質。

以英、數會考成績「待加強」學生比例全國約三成,小校比例最高的縣市,包括台東、花蓮、屏東、金門、南投等卻都超過四成五。

雖然一○八課綱上路後,強調適性發展,卻絲毫未減輕師生的負擔。「台灣從過去學科至上,一路到提倡適性學習,」清大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鑽研教育社會學的林文蘭認為,雖然教育部的政策是不讓文憑或分數成為唯一標準,因而開展出課程改革、多樣且彈性化的學習方式等,大方向是對的,但卻忽略了階級不平等和城鄉差距。

林文蘭接著說,「對不同學習條件的學生,不是用標配或制式化教學模式,就可以解決學習成效不彰的問題。」她強調要跳脫分數主義,回到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文化脈絡,設計不同評量方式,幫孩子培養基本學力。一言以蔽之,就是回到教育本質:因材施教。


▲少子化的此刻,我們更需要理解小校運作,在教學上也做好準備,讓每個孩子樂在學習。

高成本、低品質──
台灣教育投資不升反降,還放錯地方


關鍵還是回到教師,然而「教改這麼久,即使是偏鄉老師,待遇和福利也沒有很多,教師流動率還是很高,會影響學習穩定性,」林文蘭不諱言,「我們知道痛點,但沒有因應跟具體作為,問題就是持續發生。」

「政府一直將資源放在錯誤的結構上,」一位觀察教育現場多年的學者直言,近年因少子化,學生數目大幅減少,學校數卻不減,造成資源錯置,沒有用在學生身上,他以「高成本、低品質」來形容。

但翻開各國教育投資經費,台灣每年運用在國小、中等及中等以上非高等教育的經費,一八年佔GDP比重約二.二%,遠低於OECD各國平均三.四%。

一九年當各國都微幅上升時,台灣卻再度降低至二%,鄰國的日本為二.六%,韓國更達三.七%。台灣的資源有限,更要謹慎看待,確保每個孩子都得到最好的教育。

面對少子化海嘯,每一個孩子對台灣都彌足珍貴,但基礎教育的調適和改變卻相對緩慢,反而讓雙峰現象愈形擴大,政府卻拿不出有效對策。

不快樂、不幸福的孩子,以及教育現場愈來愈多被放棄的孩子,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未來? 閱讀完整內容
天下雜誌2023/11月 第785期

本文摘錄自‎

學不好、不快樂

天下雜誌

2023/11月 第7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