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以愛為名操控小孩,卻陷入更多教養矛盾?

溫和且堅定的教養 你也做得到


現代媽媽不想複製上一代的威權與打罵教育模式,亟欲和「毒親」撇清關係,但當孩子出現與期待不符的行為時,理智又立刻斷線。威權或自由、控制或放手,是父母在教養路上最想解開的難題。

公園裡,中班的孩子跟旁人借了玩沙工具,對方急著要回家了,孩子卻不肯放下手中的用具,哭倒在地上喊著:「我還想再玩!」媽媽勸了幾次無效,面對愈哭愈大聲的孩子,最後不忍心,出手救援:「他還小,再讓他玩五分鐘好嗎?」

校園裡,上小學的孩子忘了帶水壺,家長不僅專人送到,還替孩子向老師道歉:「是我忘記幫他把書包整理好。」孩子出現偏差行為時,家長第一個反應是幫忙找理由辯解:「你們誤會我的孩子了,他的本意是…」老師一一舉出例子反駁後,媽媽才緩緩道出:「如果我不幫他找理由,他會不會以後什麼心事都不願意告訴我了?」

這是一個最願意尊重孩子,卻也最怕孩子受傷的時代。

一齣《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電視劇,讓為著孩子勞苦付出的媽媽們被冠以「毒親」的罪名,社群輿論舖天蓋地的指控媽媽們「以愛為名」行「支配孩子之實」。

成長時歷經權威崩解、多元價值興起的Y世代父母,亟欲和「毒親」撇清關係,他們更願意尊重孩子、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但似乎過度放大「尊重」的意涵:因為尊重,不敢對孩子做任何限制;因為尊重,不敢對孩子發脾氣;因為尊重,什麼都以孩子的想法為中心。結果發現:孩子學不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甚至對大人頤指氣使。

過多的教養資訊,反而讓家長更焦慮

這也是一個教養資訊最豐富,但父母教養信心最薄弱的時代。「現在處於舊價值觀被推翻,新價值觀又尚未建立的年代,過多的教養資訊,反而讓家長們無從確立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方式,」寶血幼兒園園長何翩翩以「鐘擺效應」形容,教養從威權擺動到自由的另一端,現在似乎過頭了些,需要時間不停的擺盪,才能找到確切的位置。

在持續校準的過程中,現代父母經常動輒得咎、失去定見。各式教養學派、親職專家、素人網紅,每天出現在你的臉書塗鴉牆和Line 訊息中,教你如何當稱職的爸媽。過去關起家門沒人知道的親子互動被放上網路公評。

「現代父母們很怕做錯,因為隨時都有人可以指正,這樣教孩子不對,」親職專家「醜爸」陳其正說。人氣教養專家王宏哲也觀察,社群裡的媽媽們容易以別人的意見為意見,或是落入比較,反而失去篩選資訊的能力。

常有的挫折與矛盾還有:儘管不希望再用上一代對待自己的方式來教孩子,然而,當孩子出現與你期待不符的行為,而且不斷重複出現,你的「民主開放」理智立刻斷線,忍不住一股腦宣洩所有的情緒後,猛然驚覺:「那個歇斯底里的模樣,竟跟自己的父母如此相像;你最不想那麼做,卻還是重複了同樣的教養輪迴。」願意給孩子更多自由與尊重,卻不知如何給予相對應的規範和限制;在控制孩子與放手間該如何找到平衡,儼然是現在父母在教養路上最想解開的難題。

引導孩子由內而外改變行為

面對孩子行為的失序,學習當個「溫和且堅定」的父母,在這個時代更顯得重要。

由美國教育學博士簡.尼爾森博士提出,奠基於阿德勒心理學的「正向教養」(Positive Discipline,又稱正面管教),這個在美國風行近四十年的經典理論,近來引進台灣,一系列向阿德勒學教養的書籍占據暢銷排行榜,儼然成為現代父母不想打罵、又想引導孩子自發好行為的教養解藥。

「正向教養」強調不打罵、不威脅、不利誘,跳脫傳統行為學派的途徑,鼓勵孩子透過內在動機的驅動來改變行為。在執行上,講求以溫和且堅定的態度、平等與尊重的精神,邀請孩子參與規範的制定及解決方案。這裡所指的「溫和」其實就是尊重,不會一味討好孩子、時時救援、保護孩子不受到失望的打擊,而是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到符合他年紀的任務,並讓他們經驗自由與限制並存的真實世界。

著有《綠豆粉圓爸遇見阿德勒的九堂教養課》的「可能教育」創辦人趙介亭也解釋:「溫和不代表沒有規範,堅定不代表要很凶,而是能劃定清楚的界線,界線內的全都可以討論,但界線以外的,不行就是不行。」

要溫和又要堅定,可說「知易行難」。尤其,很多家庭會在施行後前半年的「排毒期」卡關。趙介亭形容:「一開始會覺得孩子好像變本加厲,因為以前吼他,他會怕,現在都不怕,還更敢表達意見,大家會開始質疑:真的有效嗎?」八年來,他組共學團,帶家長們一邊討論、一邊實踐正向教養之路,堅持到現在,最大的感覺是:「親子關係變好了!」

翻轉思維,改變看待孩子的眼光

如果大人只是想找到一個快速讓孩子聽話的方法,可能會失望。因為,正向教養在提醒父母,真正要改變的不是孩子的行為,而是你看待孩子的眼光。教養的目標不是孩子的現在,而是孩子的未來。要落實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需要翻轉三個教養思維:

翻轉教養1 改變孩子之前,先改變自己

過去的教養方式都將問題的製造者指向孩子,很少反思成人們的教養方式與風格,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孩子。諮商心理師、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講師鄭皓仁指出,當父母的焦點全放在孩子身上,急著解決問題,沒有先檢視過去的教養信念與價值觀是從何而來,乃至於教養的標準總是不斷反覆游移、變動,學習再多的教養技巧也無法發揮成效。

同樣的,正向教養也主張:「大人先決定你要怎麼做,而不是要孩子怎麼做。」以設限為例,諮商心理師王嘉琪說,家長必須先想清楚自己的教養界線在哪,這條線不用和別人家一樣。父母也得有安頓好自身情緒的能力,碰到孩子質疑,或是當他無法做到約定時,才可能穩住陣腳,而非一直期望透過孩子行為的調整,來幫助自己的心情舒坦。而且,當一旦你開始焦慮、慌亂,這條線就會移動,下次要再設限就會更困難。

翻轉教養2 從著眼於當下(改變問題),轉向放眼於未來(如何增能)

多數被搞得疲憊不堪的父母都曾問過這樣的問題:「怎樣才能讓孩子聽我的?」「如何才能讓問題不再發生?」當你一直在意這些問題時,你只會需要一根打地鼠的棒子,將孩子的問題一個個敲下去,再等著下次,不同的問題又一個個冒出來。如果換個方式發問,答案可能就完全不同:

「怎樣才能幫助我的孩子感覺到有能力?」

「怎樣幫助我的孩子感覺到歸屬感與價值感?」

「怎樣才能幫助我的孩子學會尊重、合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無疑的,這些問題解決的是全局,並且是基於長遠考量的。父母應將眼光放在「教」,教會孩子未來面對社會所需要的能力和品格,懲罰、羞辱與打罵都無法達成上述目標,而教導這些能力的最好時機,正是他犯錯的時候。

翻轉教養3 先連結情感,再糾正行為

大人通常擅長處理問題,不擅長連結情感。《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一書中指出,過去我們一直以為,成為好父母的途徑,就是專注在糾正孩子的行為上,卻忽略了,如果沒有先連結情感,「糾正行為」其實產生不了效果;讓孩子感覺好,他會做得更好,無論對孩子,還是對大人都是。

此外,傳統的管教方式,是讓孩子為他過去所犯的錯誤付出慘痛代價,從恐懼出發來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卻不見得能改變行為背後的心態。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資深導師姚以婷表示,一旦孩子原本做這件事的內在需求未獲得滿足,就可能透過其他不同的行為來獲得,因而從原本的小錯誤,延伸出更多錯誤。

因此,正向教養是父母花時間和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從鼓勵的角度貼近孩子,改變他內心潛意識裡設定的心理滿足目標,進而幫助他用社會可接納的方式來重新設定內心的目標。「大人們總是忘記了,孩子需要練習的時間比我們想像多很多,」王嘉琪提醒,在教養上要有的心理準備是:「所有的設限,一定會造成孩子的不舒服,但能陪孩子衝破情緒,留下的就是愛。」

當我們開始將目光放向未來,從替孩子與自己建構能力的角度重新看待教養,允許彼此都能在錯誤中持續學習,獲得不完美的勇氣,最終將會發現,不打罵、不威脅、不討好的教養方式並非只是理想,我們都走在通往正向教養的路上…閱讀完整內容

親子天下第103期

本文摘錄自‎

溫和且堅定的教養 你也做得到

親子天下

2018/11月號第1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