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痠痛按摩不求人

按摩師鄭旭輝傳授祖傳撇步

肩頸僵硬、腰痠背痛、肌肉易扭傷、關節「卡卡」,或有莫名疼痛發炎,可能與長時間姿勢不良、運動外力傷害、不當飲食、負面情緒或感染有關。如果您不要「緊」,不妨跟著有超過十五年按摩經驗的鄭旭輝學會深層肌筋膜自我按摩,輕鬆為自己舒壓、鬆筋,預防排除疼痛,找回您的活動力。

有十五年按摩經驗的鄭旭輝,徒手按摩技術承自兩代祖傳。他自小看著父親幫助來家裡尋求解除疼痛的民眾,耳濡目染之下,便對按摩產生興趣。國中畢業後,父親建議他學習一技之長,他從此正式學藝。剛開始在家執業,凡事有父親照應,工作態度比較被動,直到有客戶邀請他到中壢工作後,開始有了轉變,因為替人按摩的時數大量增加,也得獨自面對客人提問,教學相長下,鄭旭輝的手技及經驗值快速提高,也對自己建立起信心。

一年後鄭旭輝重回家中工作,想法早已不同。隔年他自行籌劃開店,而且為了在行業裡做到頂尖,他積極進修按摩、解剖學等相關知識,也時常到其他按摩工作室觀摩,參加按摩培訓、推拿整脊等課程,後來甚至修習專業瑜伽師資,增進對身體控制度的體會。這也讓鄭旭輝開始思考,自家按摩手法與他人有何不同?後來他發現,別人按摩多以「推揉」為主,主要處理一個範圍;自家的技法卻專注在一個點上,以「按壓」的方式按摩,更加深入、精準。原來祖傳技術的強項,在於透過按摩,恢復客人受限的活動度,增加血液循環,讓生活的活動水平更好。而活動力愈好,就愈不會有痠痛。

僵硬、疼痛、易扭傷不可不知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鄭旭輝提到, 肩頸僵硬、腰痠背痛、肌肉易扭傷、關節轉動受限,或有莫名疼痛發炎,都是現代人常有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此與長時間姿勢不良或運動不當等原因有關,除了疼痛,還會造成血液循環及代謝功能變差等問題。

他進一步解釋,「 筋膜」 是連結包覆身體上下裡外各個不同組織的一個系統, 用以固定內臟、肌肉位置,負責養分輸送、訊息傳遞,按摩筋膜時主要操作部位是在淺筋膜、深筋膜跟與內臟筋膜,「淺筋膜」是用手捏皮膚捏得起來的部分,而捏不起來到骨頭那段是深筋膜(也稱肌筋膜),內臟筋膜則是指包覆內臟的筋膜。

保持重複性姿勢、過度使用、動太少或姿勢不正確,都可能讓筋膜不健康;筋膜組成有七○%是水分,所以缺水也會影響筋膜健康,像是吃太多甜食就會讓血液變得較濃稠;筋膜同時也是訊息傳遞系統, 所以會受情緒影響,太開心、太傷心都可能讓它變緊繃;病毒感染或外力傷害也會損壞筋膜,甚至地心引力、溫度都會造成影響。影響因素很多,所以最好平常就注重筋膜保養,不要等不舒服才處理,要有預防概念。

「按摩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增加血液循環。」鄭旭輝說,身體筋膜若缺水,會影響滑動能力;血液流動會供給氧,讓身體能維持正常生理狀態,增加血液循環能讓筋膜順利進行該有的動作。

鄭旭輝在執業十五年後,特別集結為人放鬆筋膜的心得,寫成《當自己的按摩師:深層肌筋膜自我放鬆》一書,就是希望教導民眾透過自我按摩肌筋膜,促進血液循環、自我舒緩。

拉「緊」報怎麼辦?檢測→ 找激點→ 擺位按壓

自我按摩前應先進行「活動檢測」,透過生活上會做的動作,如蹲、單腳站等,了解身體活動及穩定度。鄭旭輝舉例說,單腳站立時若會聳肩,且懸空的腳前後晃時身體會很緊繃,肩頸可能就有痠痛問題,這種情況下直接去按摩肩頸可能是無效的,因為疼痛病因可能來自於站不穩,必須從腳底開始解決。當身體某處活動力不足,其他部分肌肉需額外增加工作量去完成原本想做的動作,就會增加負荷。

有些動作很久沒做, 也很可能成為潛在易受傷的爆炸點。鄭旭輝觀察到,一年中很多人預約按摩的時間,集中在過年前後大掃除期間,因為平常沒做高舉手這類動作,一做就容易傷到。所以,透過「活動檢測」可以了解做哪個動作時感覺不順暢,才能注意並優先解決;按摩的核心概念,其實在於疼痛尚未產生前,先找出身體活動度不足及不穩定之處,預先處理。

「再來就要找到關鍵位置、用對姿勢擺位,便容易做到設定的按摩效果。」鄭旭輝說,筋膜跟肌肉都連結在骨頭、關節周圍,肌筋膜容易緊繃的地方也就是交會重疊之處,是關鍵按摩點;另外,按摩前的「姿勢擺位」也很重要,身體跟手腳正確擺放,如採躺、側俯臥、坐姿、跪姿、站姿等,搭配工具擺放位置跟角度,才能讓身體處於放鬆狀態按摩。例如腰痠時,就可採俯臥姿按摩腹部,並搭配軟球做腹部按壓。

變化技巧、善用工具特殊病人按摩需先諮詢醫師

自我按摩的操作要點,是由輕到重、少量多次,並設定組數時間。按完一輪後先動一動,再次進行活動檢測,確認效果,才能確定是否已完成;不能做得舒服就拚命做,壓過頭也容易受傷;另外,民眾常有的迷思,是以按摩時的痛感做為效果評估,其實按摩真正的效用不在當下,而是比較按摩前與按摩後的活動狀況,會變輕鬆、活動度增大。

 

操作上, 鄭旭輝使用的手法主要以「按壓」為基礎,然後以垂直定點按壓、單向掃刷滾壓、橫向撥動推扳三種手法去建立轉動、橫推、牽引及滾動四種操作技巧。

「對筋膜和身體來說,外力施力的方向愈多元,愈容易有按摩效果,所以實務上會混用多種手法。」鄭旭輝提醒大家,按摩時也可搭配適當工具,如按摩球、滾筒或瑜伽棒等,選用兩大考量就是體積及硬度。工具愈小,按壓力道愈深,愈柔軟則愈舒適,例如使用高爾夫球按摩, 硬度高,能模擬手指觸感,但相對需要更精準對照身體參考點;滾筒面積大又柔軟,也好操作,適用於按摩身體較大面積,如背部;滾軸的好處是方便,可用於自行按壓小腿等。不過, 鄭旭輝提醒,市面上有些有顆粒的工具,並不適用於讓筋膜平均張力,他不建議選用,建議初學者還是用平面工具,讓移動壓力較平均。此外,為了有更多元的工具可使用,近年鄭旭輝也研發多款按摩工具,甚至已發展成品牌。

另外, 鄭旭輝特別提醒患有糖尿病、骨質疏鬆及末梢循環變差者,感受力較差,進行按摩需特別小心;有肌瘤的女性、心臟病及高血壓病人,以及孕婦、嚴重靜脈曲張、椎間盤突出、長骨刺、開過刀、罹癌等民眾,按摩前最好先詢問過醫師。當按摩過程中出現劇痛,且怎麼按都存在痛感,或按完久久不散,也應立即就醫檢查,了解身體是否有其他問題。

為了讓民眾更方便學習,目前鄭旭輝也設計有兩小時的主題研習課,教授按摩頭、肩、頸、腰部等技巧,另外還開設一到兩天的自我按摩研習課。對於未來,鄭旭輝懷抱夢想:「我希望透過更多層面的推廣,提升民眾正確的按摩知識跟觀念。所以,除了培訓按摩師,未來希望能開設按摩館,也能輔導盲人、弱勢家庭從事按摩產業。透過按摩技術照顧台灣運動員,並與社區長照體系甚至醫院復健系統結合,將按摩應用至更多社會層面,產生更大力量。」

按摩工具怎麼選?

按摩工具選用兩大考量就是體積及硬度。工具愈小,按壓力道愈深,但相對需要更精準對照身體參考點,例如高爾夫球。

面積大且柔軟的工具,例如滾筒、滾軸,適合按摩背部、小腿等大面積範圍,操作上也較為方便。市面上有些有顆粒的工具,並不適用於讓筋膜平均張力,建議初學者還是用平面工具,讓移動壓力較平均。

閱讀完整內容

Life Plus 熟年誌 2019年1月號

本文摘錄自‎

肌筋膜痠痛按摩不求人

Life Plus 熟年誌

2019/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