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難為?關於生養焦慮互助團體

直到某一天,屬於爸爸的群組開始逐漸增加,男性的生養焦慮就會出現流動的空間,這將是夫妻和親子關係愈來愈成熟理想的訊號。

撰文/葉北辰 圖片/Freepik
談到爸爸這個角色,大家會想到什麼呢?讀者不妨現在先進行個小活動,花個一分鐘,看看「爸爸」或「父親」會讓您聯想到哪些詞彙—形容詞、名詞或事件,都可以,然後我們再往下看。

母性光輝映照男性失能?

坊間有許多對媽媽或母性角色和特質的文章及討論,聲量大到開始出現反面的聲音,質疑「母愛是一種天性」到底是對女性的讚揚還是壓迫?但是對於爸爸或父親角色的論述卻少之又少,似乎就是一個輔助的角色。這讓我想到很久以前看過一個很可愛的影片,一位女士唱了一首〈媽媽之歌〉(可以網路搜尋媽媽之歌),用耳熟能詳的音樂編上饒舌歌詞,講述媽媽管教孩子一整天的各種叮嚀,在歌詞幾乎不重複的狀況之下,這首歌唱了3 分鐘。爆紅之後,某次演講這位女士開玩笑地說需要另一首〈爸爸之歌〉來平衡一下,但是〈爸爸之歌〉只有兩句歌詞「去問你媽,去問你媽(大概三秒結束)」,現場觀眾起立鼓掌。這或許並不代表大家贊同父親真的是這樣,而是對於社會建構出的「父親」刻板印象太有共鳴了。

在我們從小到大的社會化過程中,父親角色的建構立基於男性角色上,男生應該要⋯⋯(以下省略一千字)。依據這個男性該有的樣貌,父親(爸爸)就該是這個基礎的延伸。隨著時代演進,傳統男性角色逐漸受到挑戰並開始改變,男生要跟著一起做家事,開始有男性的護理師,女性主管越來越多,男生也可以請育嬰假⋯⋯等,父親的角色正逐漸在轉變。問題在於該怎麼改變?坊間的書籍或各種課程及討論,還是主要以母親/媽媽的角色論述出發,真的講到爸爸可以怎麼做的參考資料甚少。新世代的父親角色,整個社會文化也正在逐漸探索,社會學者可能大聲疾呼「放下男性性別角色行為的主題實踐」,但具體來說到目前還沒有一個取得共識的大方向可以讓大家遵循。

說出焦慮找出解方

這樣的觀點,透過成長團體的形式來探索和討論,真的是一個再好也不過的方式。「城男舊事心驛站」就舉辦了這樣的團體,以男性為主,聚焦於討論生育養育的感受和心得。原本設定的團體目標主要有兩個,一是促進參與者討論自身經驗,無論已婚或未婚、預計有小孩還是已經有小孩,都可以分享對於生養孩子的經驗和期待,以及過程當中的自我省思。二是希望透過團體過程中的紀錄和團體結束後與成員一對一質性訪談,可以找出某些重要的主題,為男性的生養焦慮找出可能的解決之道。

透過團體活動的催化,我們談到個人生命經驗中的改變與失落,如果把自己的生命經驗畫為一條線,這條線一定是起起伏伏,那麼這些起落中有哪些重大改變呢?結婚和生育通常包含在其中,也包括育兒後的生活及工作改變。同時,我們也藉由便利貼來分類,討論印象中對於男性或父親角色的想法及概念,爸爸該是什麼樣子?這個印象怎麼來的?而自己又如何實踐在生活中?
學習面對不熟悉的挑戰

整體來說,這次團體成員都準備充分,所以在第2 次團體以後,大家蠻能暢所欲言。身為團體的帶領者,我的功能在於促進團體成員的分享、討論和彼此支持,現在我來分享一下,這8次團體過程中的學習和收穫:

1.父親本身為一個主體:懷孕和生產的過程讓媽媽們很自然地體會到自己是母親,但是父親呢?爸爸們哪一刻開始覺得自己是父親?有成員很深刻地分享不是孩子出生的瞬間,而是一兩年之後某次照顧孩子的經驗,那一刻忽然強烈地感受到自己是個父親。過去社會建構的生養過程是以女性為主體(男性則是輔助或支持的角色),男性脈絡常被忽略。爸爸們其實很希望自己有參與感,卻往往不得其門而入,這些男人們的失落在於,不是不想做什麼,而是想做卻不知道該怎麼做,或是做了被嫌棄而感到很挫折,有一種被邊緣化的感覺,常聽到另一半的評語包括:「先生真是豬隊友、只要賺錢就好、男生不懂啦!」因此,應先建立父親本身為一個存在的主體的概念,爸爸們要相信並確立自己的存有價值,而非附屬或相對於母親的角色。

2.用親職一詞取代父職或母職:語言是社會建構很重要的一部分,講父職或母職容易促發教養過程中的性別侷限或是形成某種對立競爭。事實上,每個人都有個別差異,爸爸或媽媽各自從自己擅長的方式來教養每個孩子,這才是孩子的福氣。一位成員分享,自己的第2 個孩子很難安撫,別人抱都不行,偏偏爸爸抱著安撫時,做什麼都順利,自然而然地孩子就讓他帶,也因此開啟了職涯的轉換,這個家庭成為爸爸在家作為主要照顧者,媽媽出外工作賺錢的非典型家庭。
3.教養方式的調整與溝通:自己的教養方式的確可能來自於過去被教養的經驗,例如成員分享以前他的爸爸實行的是打罵教育,因此覺得自己身為父親用打罵來管教很正常,後來觀察太太與孩子互動,才開始學到原來有很多不同的親子生活方式。也有成員提到婚前交往期間,自己就已經會跟伴侶討論未來的教養方式,透過觀察親戚朋友與孩子的互動,雙方就會討論以後自己有了小孩,會怎麼處理這樣的狀況。夫妻齊心,互相學習,具體討論,才能夠逐漸同步彼此的教養風格。

4.思考生孩子的意義:到底要不要生小孩?這個答案是變動的,隨著人生經驗和生活現況而有所改變。有些成員雖然還沒結婚,但已與伴侶思考是否要有小孩;如果沒有想要小孩,那結不結婚是否有差別?這些問題的答案牽涉到個人對婚姻的價值觀。而詢問已經有孩子的成員們,他們則半開玩笑地說:「你來試試看就知道。」問到生過1 個孩子之後,是否要生第2 個,有的成員躍躍欲試,有的成員卻想到之前經歷過的事情都要重來一遍,就搖頭表示再想想吧!還有一個額外的焦慮來源,生孩子的是太太,成員們的討論有部分也會擔心懷孕對女性的生理心理負擔,因此就算自己想要孩子,也得要尊重另一半的想法,這更需要彼此的溝通。

最後,想要提醒全天下的爸爸們(或男性們),能夠有人聊聊這些生養焦慮的心情是很有幫助的經驗。無論是聽到了其他人有相似的困境,會覺得自己並不特別孤單;聽到了別人的解決之道,感覺是個好方法自己也可以試試看;或是因為他人的分享而迸出新的想法,這都是成員們覺得參與團體的重要收穫。另一方面,從團體動力的觀點來看,幫別人一起思索他們遇到的困難要怎麼解決,比想自己面對的難題解方要有趣得多。

因此,當男性面對生養焦慮議題時,非常建議可以找支持團體,無論是從鄰居(可能在帶小孩的過程中遇見)、同學(可能年齡相近、育兒年資相似)或是透過相關的非營利組織(如「城男舊事心驛站」總是準備好為大家服務),還有最重要但也最容易忽略的,孩子的媽媽,我們的伴侶,也會是爸爸角色重要的彼此支持對象。然而,前提是,男性要願意展現出自己的脆弱面。

雖然這並非男性習慣處理情緒的方式,但坊間媽媽社團或媽媽群組多不勝數,媽媽們常在當中獲得許多資訊、資源和支持。當某天屬於爸爸的群組也開始逐漸增加,男性的生養焦慮就會出現可流動的空間,這也將會是夫妻和親子關係愈來愈成熟理想的訊號。
閱讀完整內容
張老師月刊2023/6月 第546期

本文摘錄自‎

爸爸難為?關於生養焦慮互助團體

張老師月刊

2023/6月 第5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