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帶來緊張焦慮 醫師、心理師:穩住

疫情帶來緊張、焦慮,此時更該保持平靜。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許正典解釋,民眾最近受到疫情帶來的安全感缺乏與對於環境充滿不確定性等衝擊,各種負面情緒也會更加明顯。台師大心理諮商老師樊雪春建議,民眾要保持疫情前的生活習慣、適時自我開脫,並維持與朋友、家人的聯繫。
維持規律生活

面對疫情恐慌,樊雪春說,最重要的是維持既往的生活步調、保持正面的情緒,按部就班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對於因為疫情而取消的活動或無法達成的目標,可以給自己一個「B計畫」或是「第二計畫」,有開導自己的空間。

許正典也強調,「對付不穩定,就要更加穩定」,除了維持以往的生活作息外,民眾可以透過正面認知、理性思考來減輕環境不確定性的衝擊,要攝取固定且正確的資訊,不要輕信假訊息或影片。

維持「心」連結

受到三級警戒隔離帶來的人際疏遠,往往讓民眾感到寂寞難以排遣、心理防線更加脆弱,因此許正典說,人與人之間沒有面對面的連結,但可以透過社群媒體、資訊、打電話維持「心的連結」,產生彼此間的安全與信任感,有效減緩疫情帶來的焦慮。
樊雪春也非常強調友誼在疫情中維繫民眾心理防線的角色。她說,現在有很多免費軟體可以使用,可以集合三五好友、通個電話,讓彼此有聲音的連結,在線上小聊,舒緩疫情帶來的孤單情緒。

遠離災難式思考

此外,民眾雖要為疫情發展做打算,但不用做「最壞」打算。許正典解釋,當民眾做最壞打算時,最嚴重可能會開始想像自己死亡、疫情惡化導致家人死亡等情況,但這樣的思維已經接近「災難式思考」,因此民眾要做的是視情況發展做「縝密的思考」,讓自己有備無患,而不是過度負面想像。

對於疫情消息帶來的恐慌,許正典建議,民眾可以偶爾從疫情報導中抽離,降低自己的敏感度,避免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災難上,不要深陷在疫情的情緒中,否則將加重對環境的不安全感、對自己的不信任感,且短暫抽離後,往往會發現事情沒想像中那麼糟糕。
必要時向醫師求助

另一方面,有許多民眾面對疫情產生極度憂鬱的情況,北榮精神科主任周元華指出,在目前極度混亂下,民眾很容易往負面思考,非常有可能罹患憂鬱症,此時最需要小心是後續可能發生的自我傷害行為。

對此周元華強調,民眾在必要時務必向醫師求助,但目前防疫上以醫院為中心、排擠心理治療能量,民眾恐怕會在就醫上發生困難。樊雪春建議,民眾可以先透過生命線1995或張老師基金會1980等專線,由專業諮商師進行線上諮商。

確診後保持冷靜

部分民眾確診後往往陷入不能接受、極度恐慌的狀態。周元華說,因為新冠肺炎遭到污名化的緣故,整體社會對於「確診」本身不是很友善,再加上大環境帶來極度恐慌的情緒,每個人在這樣的壓力下都可能產生沮喪或攻擊性的行為。

許正典說,因為事發突然,民眾無法對隔離後相關人、事、物進行妥善安排加上,本身人格特質、擔心遭到歧視與排擠,產生對環境與自己的不信任與不安全感,進而將負面情緒轉嫁到外界攻擊行為。

對此,樊雪春強調,此時民眾將更需要仰賴社會上的支持力量,包括醫療量能與身邊的朋友、家人支持,維持生活步調,讓心情保持愉悅,也可以透過運動、食療增強免疫力,平靜渡過疫情。

閱讀完整內容
台灣醒報 [2021/6/1]

本文摘錄自‎

疫情帶來緊張焦慮 醫師、心理師:穩住

台灣醒報

2021/第06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