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提爾模式 您專屬的心靈整理術

環境髒亂怎麼辦?整理達人一出手,原本藏污納垢的環境就變得明亮、乾淨。心裡亂糟糟怎麼辦?薩提爾模式提供了各種不同關於情緒的收納和清潔技巧,讓心情能保持清爽、舒適。

撰文/洪錫璁 圖片/Freepik


「自我、他人、情境」

櫃子是居家收納的利器,一格格的抽屜將衣物分門別類,一目了然。薩提爾模式的「收納」方式可以看成是個三層的收納櫃:

第一層收納是自我(Self),概略包括了我們與自己內在的關係。

第二層是他人(Others),是與我們與互動對象之間的關係。

第三層是情境(Content),則是包括了和外在環境間千絲萬縷的牽連。

要了解如何整理自己的內在,可以從這個三個抽屜的模型來思考。

透過增添與整合來調整應對姿態

大家對於薩提爾模式印象最深刻的, 應該是五種溝通姿態吧? 分別是 : 「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四種求生存姿態(The Survival Stances) 和「一致性」(Congruence)。

以三層櫃來隱喻,如果每個抽屜的衣物和配件的數量足夠、且都整齊好用,應付日常生活的穿搭就游刃有餘,這個狀態可以稱為「一致性」。如果某個抽屜衣物不夠,我們就「增添」;衣物太多、太滿,我們就得檢討需要,重新「整合」,丟棄一些、調整一下,達到新的平衡。心靈整理術的道理也是類似的。

討好的人忽略自我,「自我」這個抽屜空空的,但是他人和情境的抽屜就塞得過多,雜亂又暴滿。對「自我」的了解與運用決定了你對自己的滿意度。可以想像自我這個抽屜放的是禦寒的冬衣,少了冬衣,容易「空虛、寂寞、覺得冷。」

另一方面,討好者的能力是洞察情境和他人的需要,就像懂得穿搭的設計師,可以把每個人打理得心花怒放。擁有這項能力很傑出,但能夠再增添禦寒的大衣(提高對自己的重視)就更平衡了。所以「一起共好」,是討好者可以增添、整合的方向。

相對來說,指責者就霸道多了,它總覺得凜冬將至,自我這層抽屜裡滿滿的冬衣,也要求別人同步禦寒。它有自己的定見,有善意但往往忽略了他人的觀點。如果想像「他人」這個抽屜裝的是各種不同的穿搭配件(觀點),指責者的困境就是不明白其他人的穿搭配件(觀點)。要改變指責的習性,需要先減少一些「厚重」的擔心,參考別人的穿搭(觀點),豐富「他人」這個配件櫃,生活就更有彈性、也更活潑有趣。

超理智的人只顧到情境,像在「情境」抽屜裡收滿各種制服,其他的抽屜都空空的。他很清楚什麼狀況要搭配什麼制服。看似穿搭有理,但其實有些過時和格格不入。制服總是不足、無趣的。寒冬時少了「自我」抽屜裡合身且禦寒的衣物,其實滿冷的;日常裡少了「他人」抽屜裡的配件,是有些呆板的。所以,想要改變超理智型的狀態,就要有不穿制服的勇氣,穿搭出自己的風格。

薩提爾說:「自由地根據自己的想法去冒險,來替代總是選擇安全的路,而不敢搖晃自己的船。」

打岔者對於「自我、他人、情境」都採取忽略或逃避的方式,不按牌理出牌的方式有時看起來妙趣橫生,但更多的是混亂不安。從收納的隱喻來說,打岔者也許是抗拒整理自己,或是單純不會整理內在。打岔者改變的契機源於練習覺察,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下,從配合情境的「制服」開始穿(在一些覺得安全、有趣的範圍內活動),慢慢了解自己的內在狀態。

心靈「積垢」的清潔法

器具使用久了,總會有些難以清理的角落。大掃除時總需要特別的清潔劑,浸泡軟化後再小心地刷淨。陳年往事留下的的心靈積垢也需要「泡軟」,在不傷害本體的前提下,溫柔清潔。

然而,這些「心靈積垢」是怎麼來的?有時我們忙著應對生活,忽略了好多感覺和想法 ; 有些遺憾,被陰錯陽差地暫時擱置,這些感覺稱之為「未滿足的期待」。這些封藏的記憶片段往往帶著情緒,驟然挑起,會緊張防衛。從生理機轉上來說,壓力會激活交感神經,引發戰與逃的應對。要讓弱勢的、主管放鬆的副交感神經能夠接管緊張、強勢的交感神經作用,需要安定的情境。

所以,當你要接觸內在,特別需要時間和空間讓記憶可以透過「經驗性」的歷程,緩緩地舒展開來。如果感到不安全或心裡急躁了,經驗就無法開展(從隱喻來說,還沒「泡軟」)。慢就是快,少就是多。營造情境、緩緩地探索很重要,引導的音樂和話語有時也幫得上忙,冥想幫得上忙,溫柔接待的談話很有助益。

讓我們試著以探索關係為例,做個練習:

步驟1:找一個空間,調整一個舒服的姿勢,讓自己可以自在、安靜地體驗。

步驟2:深呼吸,直到自己平靜下來,必要時可以閉著眼睛、減低干擾。

步驟3:想像你的重要對象正在你面前。在你們熟悉的場域,仔細看他的衣著,以及他讓你在意的行動或表情,特別是細節。調節呼吸、深化想像,直到他從回憶中浮現,彷彿在眼前。

步驟4:緩緩說出你想對他說的話,或是說 :「我想念你」。反覆幾次,讓感覺和情緒湧現出來。現在你經驗到什麼?可以找人說說,或是筆記下來。

透過這個小活動,也許會有更多覺察與發現,幫助你了解自己期待如何和他互動。這些是你本來就知道的,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和安全的空間,透過一些媒介,讓記憶有時間與空間逐漸舒展。

當過往的生活軌跡隨著回憶逐漸鮮活起來,說不定還能發現編織其中,驅動著你的,隱藏在心底的渴望與期待。

了解並接納自己的特性 是高自我價值的基石

當你有「自尊」的底氣,與人互動也就有「尊人」的餘裕和溫柔。

生活中有順境也有困境,都是經歷,也都在展現你的特色。薩提爾的成長模式認為你可以從中找到資源,但在意成功,就變成競賽,會斤斤計較造成失敗的缺點,這種成王敗寇的批判,薩提爾稱之為階級模式。

評價是傷人的。但要選擇成長模式,便需要先安頓產生階級模式的在意與焦慮,才能跳脫評價的習慣,發現自己的應對資源。薩提爾模式收納整理自己「特性」的方式也是向內看的歷程。先把自己慢下來,透過對事件的反覆琢磨,讓事件浮現。

有時用高低起伏的線標註生命中的重要事件可以幫你回憶,透過雕塑可以呈現當時的內心衝擊。當我們再次面對過往時,可能覺得當時的自己好愚蠢,或是想起當時他人對你的評價,這是你真實的記憶,如是、如實的紀錄,「面對它」,並且了解這些只是評價。

像掏金一樣,透過反思當時的所思所想,找出當下呈現的特質。愚蠢可能是因為不拘泥細節,自私可能是想要保護自我,每個行為背後都有你的特質,構成一套行事準則。把呈現出來的特質紀錄在卡片上,可以用不同的顏色或筆觸在卡片上表達,然後看著卡片,與之相處一會兒。試著擺放這些特質卡片,覺得認同的,放得靠近自己些。還不能接受的特質,就翻面過來,記下來源,允許自己暫時放過。最後審視包圍著你的資源卡,體會自己正是這些特質的主人,再思考未來如何運用它們。

這就是薩提爾模式資源收納術,透過歷程,思考如何運用自己的特質,這就是自信的來源,你會更認識自己,並對自己更有把握。 

面對挑戰 需要更敏銳的覺察與應變

有時生命的挑戰是如此嚴苛、沉重,讓自愛與愛人變得困難。

當我們覺得失控而脆弱。薩提爾發展了一個奇妙有智慧的應對方式:「做生命的偵探。」透過好奇,了解每個當下的來龍去脈,安頓我們的

情感,掌握改變的契機,也增添面對衝突、理解失控與擁抱生活的能力。

大道至簡,應對變局所應用的「好奇」,一樣是對「自、他、情境」觀察方式的靈活運用。回到隱喻,面對複雜多變的天氣,憑藉對自己衣櫃的瞭解,透過靈活的穿搭來應付冷、暖、晴、雨。

薩提爾調皮地說:「問題本身不是問題,你如何應對問題才是問題。」選擇不面對有時也是一種面對方式。遇到窒礙難解的創傷,可以選擇擱置它,也許會有適合的機緣可以處理,也許就這麼封藏著。

時時勤拂拭 莫使惹塵埃

除了是治療的學派,薩提爾模式更像是生活的教練。促進成長,思考如何彰顯(Manifest)自己的存在價值,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的渴望,成為想要的自己。不是從你的人生除錯,而是關心如何能以過去的經驗為基礎,學習如何增添、整合出更符合自己想要的人生。

練習探索自己,練習和他人建立安定、親密、深刻的相處。薩提爾模式的覺察,正是透過這樣不斷實踐,豐富對自己的接納與了解、帶來成長與經營關係能力的歷程。

你也想嘗試整理自己的內在嗎?薩提爾模式幫得上忙喔!

洪錫璁
教育工作者,諮商心理師。薩提爾模式治療師與督導。教書、演講和督導工作是每天日常。最重要的角色是老 公、老爸和老師。
閱讀完整內容
張老師月刊2023/7月 第547期

本文摘錄自‎

〈自我探索〉薩提爾模式 您專屬的心靈整理術

張老師月刊

2023/7月 第5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