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夫臉書證實,他已於去年12月30日上午病逝。據指出,魚夫12月下旬突然身體不適,送醫急救後,仍然不治,病逝在醫院裡。本名林奎佑的魚夫,擁有漫畫家、作家、政論名嘴多重身分,是台灣報業史上首度將蔣經國畫入政治漫畫的第一人。
肝病是台灣的國病,其高盛行率與慢性B、C型肝炎有關。民國75年以前,每100人之中就有6人成為B肝帶原者,是容易發展成肝硬化、肝癌的高危險群。許金川說,我國於75年開始對新生兒全面施打B型肝炎疫苗,目前40歲以下的新一代國人,大都受到B肝疫苗的保護,只有1%的人因B型肝炎的感染,成為B肝帶原者。
有症狀時 肝癌大都末期
根據估計,目前台灣B型肝炎帶原者約有150萬人、C肝感染者約40萬人;其中每年約有7000人死於肝癌、5000人死於肝硬化。許金川指出,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因此肝癌初期,幾乎完全沒有症狀,等到有症狀時大都是肝癌末期,治療非常棘手。
肝癌被喻為「沉默殺手」,前總統陳水扁的父親因肝癌病逝;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也於前年12月中旬傳出肝癌復發,隔年1月15日病逝。近20年來,政府不斷呼籲早期檢查、早期治療,雖然肝癌無明顯症狀且不易被發現,但可透過腹部超音波揪出異常。
許金川呼籲,定期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有利於早期發現肝癌,尤其肝癌即使手術切除或電燒治療過,其餘的肝細胞仍很容易再長出肝癌來,所以必須每三至六個月定期抽血驗胎兒蛋白及做腹部超音波檢查。如果發現得早,治療效果愈好,平均存活率大於5年。
面對肝癌的不二法門,許金川說,要在腫瘤還沒有長大、出現症狀之前就先找到它。肝基會自110年開始推動「今年超了沒」全民腹超總動員,希望讓腹部超音波檢查成為新全民運動。建議年滿40歲以上民眾,每年都應該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B、C型肝炎患者至少每半年一次,早發現、早治療。
肝癌高危險群 B、C肝患者要定期追蹤
記者沈能元、陳雨鑫/台北報導
肝臟是無聲的器官,台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醫師李宜家說,當出現明顯症狀時,通常都已是晚期。肝癌醫學會常務理事陳冠仰說,國人好發肝癌多為慢性肝炎所致,包括B、C型肝炎,但常見患者以工作忙碌為藉口,沒有定期追蹤,非常可惜。
臨床發現,許多B、C型肝炎患者沒有定期追蹤。陳冠仰說,B、C型肝炎患者應每6個月進行抽血、超音波檢查,抽血檢查胎兒蛋白等指標,嚴重肝硬化者更應每3個月檢查一次。如超音波檢查發現異狀,進一步使用電腦斷層掃描、磁振造影檢查。目前肝癌發生率已降至十大好發癌症的第四位。
依醫學文獻研究,估算一顆肝癌腫瘤從未發現到檢查發現,約需4.6個月,但陳冠仰說,很多人覺得不會那麼倒楣,忽略了定期追蹤,直到腹痛就醫,多半已是晚期。原因是肝臟只在表面包膜才有神經,因此感到腹痛時,腫瘤往往已長得很大了。
陳冠仰曾收治一名北部大學教授,因腹部疼痛就醫,檢查結果為肝癌末期。問診時,得知該名教授自知是B肝帶原者,但因工作很忙,到處開會、教學,無暇接受定期追蹤檢查,確診時已到了晚期,不幸於三個月後離世。不少民眾請假出國遊玩,卻很少聽到為了健康檢查而請假,肝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呼籲民眾一定要定期檢查。
消化內科醫師方冠傑說,民眾應養成定期健檢的習慣,一旦出現腹痛、食欲不振及體重上升或下降、惡心、嘔吐、眼白泛黃、腳腫等不適症狀,務必盡速就醫。
「肝癌治療愈早愈好。」陳冠仰說,對於小於2公分的肝癌腫瘤,治療方式有無線射頻電燒、微波治療、手術等。
肝癌其餘的風險因子,還有喝酒所引起的「酒精性肝炎」以及近年全球都在討論的「脂肪肝」。李宜家表示,酒精性肝炎的防範方式就是「戒酒」,近年愈來愈多研究顯示,酒精成癮者除了可以透過醫療介入,加入心理治療能更有效戒斷酒精成癮行為;而脂肪肝與肥胖、代謝疾病症候群有關,可從飲食控制、運動等著手。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