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初代主人 從長崎通往江戶的道路上,有一群人正風塵僕僕地埋首向前行。自稱為高山國使節團的一群人,由被日本人稱為福爾摩沙主要領主的新港社王理加,與十五名村民以及兩位中國通譯組成,在日本商人濱田彌兵衛的帶領下前往江戶晉見德川氏。在《公司與幕府》一書中,詳細記錄一六二七年十一月新港社王理加出使日本的故事。這趟路程中,他們獲得德川幕府提供的馬匹、僕人與通行證,一切配備都讓這個使節團看起來充滿正當性,但當他們抵達都城後卻未獲得想像中的禮遇。《異国日記》中記錄:「十一月五日,一個名叫理加的多加佐古(高砂)人前來向兩位幕府將軍請安。連同他的人員,共有超過十人來到花園。」在官方文獻中可見,德川幕府並未將他們當成官方單位,甚至只在花園接待來者。這趟由江戶時代貿易商末次平藏策畫的朝覲活動,終究不了了之,不過卻意外觸動荷蘭東印度公司(以下稱公司)的敏感神經,間接導致濱田彌兵衛事件發生。 深藏台南DNA中的基因,又何僅止於四百年文化歷史。早在荷蘭人登陸之前,土地主人是在島上生活萬年之久的原住民。彼時大員的四大原住民社群為新港社、蕭社、目加溜灣社與麻豆社,總人口估計超過一萬人。新港社與麻豆社仇隙深重,但因為麻豆社勢力龐大,新港社希望能透過向德川幕府臣服獲得軍事支援。末次平藏則希望藉由原住民獻上台灣主權,破壞公司主張擁有的大員主權,毀棄公司向日徵收貨物稅的合法性。 原住民本為土地之主,今朝卻要由外國人來判定自己究竟是不是土地的主人,一樣的事情在往後百年間反覆上演。
小小港市,大大壯志 「去看了一趟安平之後,我才真的體會到那種感受。這裡雖說沒多古老,卻擁有多樣的歷史。這個島的主要歷史,比如說:荷蘭人的壯圖,鄭成功的雄志,較近一點的,還有劉永福的野心的末路等,可說都和這個港市關連在一起。」日本作家佐藤春夫在〈女誡扇綺譚〉中,一句話道盡了小小港市的前世今生。 台南面貌是由原住民、荷蘭殖民者、日本人與漢人一同形塑。南方講堂創辦人王美霞細數不同統治者對於台南面貌的刻劃。荷治時期大員連通國際,公司引進經濟貿易系統與完善的市鎮規劃,奠基了商貿基礎;明清時期孔子禮樂制度傳入承天府,重新形塑時人思想與觀念,文化書寫有系統地輸入,也讓人們尋找到生命定位,奠定文化基礎;日治時期的建築美學,更成為府城當前重要城市標誌,日本人把歐洲最精彩的建築特色放入台南,從司法博物館內各種柱子樣式,便能一窺日本人的雄心。同時日本職人精神也扎根府城,在台南,文化是生活,生活即文化。 台南DNA由不同文化一同編織而成,少了一部分都不完整。台南踩在前人肩膀上邁步向前,藉著各族群所留下的點滴影響滋養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