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何立翔、吳尚鴻、林玠芷 就著熱鬧的蒸騰白霧,撈起胖嘟嘟、滑不溜丟的粉白餃子盛盤,湯汁燙口的呼呼聲中,不免俗要配上一碗重口味的酸辣湯,解飢也解了身體渴望溫暖的饞。這般平凡卻又滿足的一餐,既可以是單人份、簡單抵達的幸福,也能成為一家人圍聚,團圓桌前的豐盛「食」光。 餃子發展淵遠流長,世界各地皆有屬於在地的餃子文化。餃作為主食,在臺灣可依餃皮概略分出兩種餃品:地瓜粉皮的臺灣水餃,以及源自中國的中式餃子。 中式餃子: 提起餃子或水餃,多數人想到的大抵都是以麵粉皮製成的中式餃子。隨國民政府與軍民自中國遷臺,中式餃子五○年代開始普遍, 成為臺灣麵食主力。發展迄今餡料花式創新,肉餡多為豬肉,其他配料從基本款高麗菜、韭菜以及蝦仁,進化到干貝、海膽、香菜或剝皮辣椒等,族繁不及備載。餃子的標準套餐,必須搭配一碗原湯化原食、將煮過餃子略帶濃稠的湯水、剩餘食材運用得淋漓盡致的酸辣湯,酸爽香辣,溫暖飽足。
餃子皮須知
中式餃子是否有麵香與咬勁,餃子皮是關鍵。古亭「山東切麵店」老闆鄭善本說:「植物性蛋白夠,麵皮就會有彈性。十字疊法讓口感更密實,也會是好包、吃起來有嚼勁的麵皮。」他建議包好的餃子冷凍最好一個月內吃完,不然很容易破。「想煮得好一定要滾水下鍋,麵皮緊縮,不會有過多澱粉流失,餃子不破。」臺灣水餃較難自己製作。純地瓜粉漿可能不易塑型,克林台包總經理劉音岑說:「克林的水餃添加蓮藕粉增加彈性,二次蒸熱依舊是Q彈口感。」各店家都有自己的祕製調粉配方,可多方品味感受不同彈勁。
肉餡入手說明
「肉要好吃重點在肉質,肉質好做什麼都好吃!」南門市場「泉發肉店」 老闆曾玉禎建議,包餃子的肉餡比例最好七瘦三肥,肉絞一次為佳,保持口感。選肉看個人口味,後腿肉比較瘦又沒有筋,前腿肉吃起來則順口。臺灣水餃因使用熟餡,包餃前須先炒熟,口味可依喜好調整,但內餡須放涼或冷藏後再包,避免影響包餃作業。菜餡使用提醒
其實什麼餡都有人包,也有人包蔥花、雞蛋或是香菇,只要處理好,避免出水過多即可。南門市場「永順蔬菜」 老闆羅婉瑛建議:「我喜歡用高山高麗菜,甜又清脆,手工剁更有口感。別挑太熟。觀察高麗菜心,過熟的話心會長芽,吃起來口感有差。」臺灣水餃則多使用竹筍、豆薯等蔬菜,增添清甜與爽脆口感;另克林台包也研發出由多種菇類混搭的素食臺灣水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