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說故事】台南小街問候過你祖宗八代

台南小街問候過你祖宗八代


宮後街,一條清領時期的府城舊街, 酒家、布行的風騷身影烙印在一幢幢老宅。小街卸下胭脂妝容,又綻起萬千丰姿, 茶樓、劇場、酒吧、旅宿,說唱一齣齣好戲。

撰文:牟迎馨攝影:李明宜編輯:周彥甫、李秀芬設計:張達偉繪圖:王聖光


逗趣說唱答嘴鼓時空說故事

宫後街?咁有這條街仔?」運匠大叔盯著後照鏡的我說,地頭蛇的「氣口」充滿質疑。好戲快開鑼了,「永樂町鼓茶樓」還有不少人未進場,「大概是找不到路。」十鼓文創副總經理楊有文說,「不過,清朝來台赴任的官員、商賈都要經由大西門進入府城,城門附近的宮後街是重要通路。」

這條小街位在水仙宮後方,只有短短八十公尺,像是時空縫隙。「日治時期,醉仙閣就在這條街上,當年可是府城三大酒樓之一。」楊有文聊起粉黛歲月,不平凡的身世卻湮沒在後宮。直到十鼓進駐鼓茶樓,三進兩落的傳統街屋才重拾老靈魂,二樓前廳陳列酒樓、藝旦老照片,天花板垂掛三線琴、琵琶, 彷彿聽見輕柔舞樂和酒客談笑。

穿過天井,一串串鐵鑄文字如柳絮般搖曳,悠悠傾訴時空故事。一樓後進是小劇場,挑高七公尺的木梁屋瓦、斑駁層疊的紅磚牆,成了最有時代感的舞台布景。表演劇碼是《鼓茶樓答嘴鼓》,兩位表演者說唱逗趣吹打彈撥, 從鄭成功登台、漁民的趣聞「什麼魚」(虱目魚),到水仙宮的避債戲、宮後街的藝旦點滴,我坐在台下看戲、啖小吃,戲裡戲外都津津有味,老屋劇場的感染力沒話說。

▲不只說書,表演者隨著劇情彈奏鑼、鼓、鈸、笛。

▲天井垂掛鐵鑄文字,點出老宅的前世今生。

▲十鼓打開陳封的天井,暖暖日光探入宅院。

▲老宅曾是打鐵鋪,牆面掛上舊日鐵器。

▲2樓的文物展,引人走入光陰廊道。

▲華燈初上,宮後街洗盡鉛華,清幽寂寥。

▲鼓茶樓的門面低調。

▲台上搬戲說菜,台下同時品嘗虱目魚湯、擔仔麵、椪餅。

百年流光老街屋優雅喝杯茶

鼓茶樓的門口掛上舊址「永樂町三丁目七番地」,日治時期,永樂町是商業娛樂的代名詞,門牌嗅得到繁華往事。這棟街屋的年歲超過一百四十年,「我們用減法方式來修復,留住老元素,好比頂樓和室。」楊有文引我上樓,花磚窗孔凝瀲出老派流光,走進天台,日式茶屋、枯山水庭園,又是一方風雅天地。

茶屋保有老底子,日式雨淋板開了扇視窗,讓人窺見夾泥牆工法。榻榻米擺上木長桌,一壺功夫茶,佐上自家手作甜點,是最愜意的午茶時光。「日本人剛來台灣的時候,只有權貴才有機會享用布丁。」茶師徐緩注水細說從前, 老台南的記憶鮮活了起來。

另一頭的老屋也展現沉靜的日式美學,「日本人用侘寂(Wabi Sabi)來形容不完美、不平衡的美學概念。」主人陳冠廷的話語帶著禪意。他是奇美醫院的醫師,從醫二十餘載的積蓄全砸在老物,把蒐藏裝進兩幢老房子,還和志同道合的「佳佳西市場旅店」前總經理陳國安合作,旅宿名字就叫作「和寂」與「想起」。


和寂是百年街屋,前身是布行;想起是一九六○年代和洋風民宅。每個房間獨占一整層樓,各擁陽台、天井或閣樓,有種大戶人家況味。「來到這裡, 過好生活就好。」陳國安露出自在笑靨,這是一種無為的生活態度。

這一夜,我住在高挑的百年大宅院,書院門扉屏風、扶手明椅、檜木櫥櫃,透出溫潤風雅;白色大床靠著紅磚牆,床頭掛著日本藥鋪老招牌,六神丸、五龍圓、後藤散,散發莫名的療癒氛圍。我瞥見被火燒黑的屋梁,想起主人的一番話:「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缺陷和榮耀的時刻。」一瞬間,木梁的裂痕,悄悄打開時空的大門。

永樂町鼓茶樓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宮後街15號

電話: 06-223-6722 臉書搜尋:鼓茶樓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日10:30~18:30,週二公休。

備註:平日演出12:30,週末增加晚場17:30,團體可預約其他

時段,票價為500元、800元,含精緻套餐。

和寂/想起旅宿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宮

後街1、2號

電話: 0968-527-567

房價:平日雙人房2,200元起,含早餐。

▲ 茶香鬆糕」藏有清香茶餡,佐茶正好。(50元/個)

▲手作布丁」入口奶香、焦糖香迷人。(40元/個)

▲茶樓以壺為燈具,點亮暖黃茶色。

▲民宿主人陳冠廷說,「每個人對待老物、老屋有不同方式,我只想回復它原來的樣貌。」

▲陳國安根據民宿旅人喜好,手寫私房遊程。

▲老式玻璃針筒紀錄時代的脈動。

▲青花瓷馬桶變身洗手台。

▲床頭紅磚牆掛上日本藥鋪老招牌,呼應主人家的醫師背景。

▲和寂的客房有種大戶人家的氣派,赭紅色的門扉屏風別具創意。

▲「想起」的閣樓客房呈現垂直空間的新舊況味。

▲「和寂」的書房是舒心角落。

閱讀完整內容

鏡週刊囉嗦記者台南私房口袋名單

本文摘錄自‎

台南小街 問候過你的祖宗八代

鏡週刊

2019/囉嗦記者台南私房口袋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