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 2022/5月第1325期
專家預估,到五月下旬,國內新冠確診數高峰恐突破十萬,中研院士郭沛恩接受《今周刊》訪談,具體建議防疫政策調整方針,盼助指揮中心控制疫情。
新新聞 2022/4月 第1832期
上海封城令衝擊台灣經濟,全球最大貨櫃港的上海港陷入半癱瘓, 長三角占台商投資中國的45%,台資和碩、廣達、台積電、日月光都有工廠, 以及統一和聯強有物流工廠,據上海台商說,「現在物流根本動不了,預估封城令會延長到1 個月」,台資企業因此面臨斷鏈危機。
遠見雜誌 2022/4月 第430期
何時開放國門?開多快?」是過去一個月來,指揮中心記者會最常聽見的疑問之一,在防疫保護傘下,「正常」的經濟活動何時才能恢復,成為眾所期待,但關鍵的第三劑接種率與2.5萬劑口服新藥,現階段仍嫌不足。
《財訊》 第656期
中研院技轉的新創公司矽基分子,首創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拋棄式生物晶片;已取得緊急授權並於二月上市,是台灣在生物晶片發展上的重要成就。
商業周刊 第1790期
疫苗產量如何從幾百瓶,提升到幾百萬瓶、甚至數十億瓶呢?我們有自信生產出疫苗,可是實際生產及配銷到全世界的工作,卻令人望之生畏。若是沒有大型製藥公司的參與,我們根本做不來。
新新聞1821-1822期
自2021 年底中國多地再爆疫情,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自12 月23 日實施封城政策至今的西安。西安這輪疫情最初的感染源,是一架12 月初從巴基斯坦伊斯蘭堡降落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的航班,感染毒株為Delta 變異株,但很難解釋病毒是如何突破機場的閉環管理,進入隱匿的社區傳播。
自由時報20220225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新增四種例外情況免戴口罩,包含自行開車時的同車者是同住家人時可免戴,同時雙鐵開放飲食、賣場開放試吃,並取消赴離島機場、港口快篩措施及不再需要填寫「健康聲明書」。
聯合報 20220224
疫情趨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正研擬口罩鬆綁措施,「最想開放的是運動不用戴罩,但考慮後才會公布細節。」至於國人能否在下半年出國旅遊,確實「有這個可能性。」
聯合報 20220217
最近很多人在臉書貼出小黃卡,秀出接種紀錄,有人三劑疫苗居然都是不同廠牌,AZ、BNT、莫德納,引起討論。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員周彥宏表示,疫苗接種原則為「在有效狀況下,達到風險最小原則。」絕非打愈多款就愈好。
台灣醒報20220215
美疫情趨緩,邊境將鬆綁!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月14日於記者會表示,未來入境檢疫天數將從14天縮短至10天,並可以採一人一戶方式檢疫,於檢疫期滿後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但新制上路時間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