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寶寶404期
孩子轉變期來得無聲無息,快到我跟老爺有點招架不住,確實也讓我們發覺教導孩子這門功課,真的還需要多多學習!
【嬰兒與母親】2020年06月號/第524期
或許最讓父母擔憂的情緒,就是孩子的憤怒。幼兒表達憤怒的方式常讓父母憂心,像是大發脾氣、丟東西、吼叫、打、踢或咬。孩子還不善於表達怒氣或挫敗感,因此啃咬是很常見的行為。所有人都有感受,而且是各式各樣的感受。而不管大人或小孩,都需要能夠表達和理解自身感受的方法。
親子天下第109期
華人社會這一代家長所面對的,是極大的挑戰。我們爸媽的那一代是從小苦大的,所以他們的價值觀是「為了得到溫飽而努力」,快樂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奢侈。而我們也就這樣被他們教育長大,有著類似的價值觀。當社會進步到孩子不必只為溫飽而努力時,父母也必須跟著升級,才能教出懂得自我實現的孩子。
張老師月刊第498期
「親職化兒童」,意思是父母親與子女的角色反轉了過來,原屬於父母親角色的職責轉而由子女承擔。被迫比同齡兒童還要早熟,努力成為大人眼中的乖小孩,不只把自己管理得很好,還主動幫忙起家務、照料手足甚至是失能的照顧者。
別讓分數綁架你的孩子:心理教育家寫給父母關於教養的33張處方箋
分數,真的能決定孩子的未來和成就?愛孩子,不是要鞭策他走上那條父母鋪好的、平穩好走的路,因為,「好路」與「對路」很有可能是兩條完全不同的路。不要只依自己的觀念與期待去塑造孩子,不要藉由「分數」對孩子行使親情勒索,應該用愛,讓他們自由發展,找到屬於自己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