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1736期
939090,超高的罷韓票數超乎藍綠預期。罷韓之後,韓國瑜的下一步動作會是什麼?韓6月9日宣布:「我尊重人民的意志,不會提出任何訴訟。」但民進黨這邊卻對他的宣示存疑。
新新聞1735期
26年前擔任立委時,韓國瑜因贊成興建核四廠,曾遭反核團體提案罷免。當年雖未被罷免,但韓得到台北縣民近38萬張罷免同意票,一直是歷來罷免同意票最高紀錄。韓國瑜大概沒想到,26年後他貴為高雄市長,竟會再度面臨被罷免難關。
天下雜誌第687期
他們深愛彼此,也都深愛這塊土地,但對國家的未來想像,卻彷彿兩條平行線,最近更因為香港反送中運動延燒,台灣有更多家庭進一步分裂。當中國威脅籠罩,不同的世代有對話、和解、共同尋找出路的可能嗎?
鏡週刊第172期
高雄市長韓國瑜代表國民黨角逐總統大選失利,大本營高雄市票倉也跟著崩盤,韓敗選後,還要面對來勢洶洶的罷免行動,第一階段3萬份連署書已送中選會審查,近日就可完成,第二階段連署行動緊接著上場,估計最快5月舉行罷免投票,只要超過57萬人投票,即有可能將韓趕出市府,成為首位被罷免的縣市首長。
新新聞1715期
大環境以及藍綠兩黨候選人的鮮明對比,讓許多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選擇大相逕庭,也讓「世代差異」顯著地成為這次選舉的主軸。而青壯年帶動這次投票率,以及大部分中間選民支持蔡,等同是對中國「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一次公投拒絕。
鏡週刊第171期
國防部空軍編號933的黑鷹直升機,2日一早載著包括參謀總長沈一鳴等13名高階軍士官,準備前往宜蘭地區進行春節慰問行程,卻於起飛後不久墜毀在北宜交界的山區,造成8死5傷的慘劇,舉國震驚。國防部救出死傷者後,也正在解讀機上的黑盒子紀錄,以釐清事發原因。
遠見雜誌403期
2019年台灣代表字選出了「亂」。如果問我,我會選「糊」。因為這一年,有人故意模糊真相,有人不明真相糊塗了;有人裝糊塗,有人真糊塗。2019年華人世界最大的事,非香港「反送中事件」莫屬
新新聞1713期
韓國瑜公然惡批媒體的底氣何在? 民粹狂人挾持網路科技乘勢而起,網路讓鋼鐵韓粉大鳴大放,構建百無禁忌的小宇宙。但解放的不是更充分的民主討論,而是陰謀論、假新聞和仇恨語言。
新新聞1712期
被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陣營視為「定輸贏」的挺韓大遊行,與「罷韓大遊行」在十二月二十一日同步舉行,挺韓、罷韓雙方並未引爆衝突,終告和平落幕。挺、罷主辦方各自估算有三十五萬、五十萬人參與遊行。大規模韓粉現身高雄激勵了國民黨…
商業周刊第1653期
政治行銷其實就像商業行銷,在這個線上線下「全通路」 時代, 誰最能靈活在不同市場打出不同戰法,誰就能獲取最多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