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付不起 台北房市小宅異軍突起
房價步步高升,讓預算有限的買家,將目光投向低總價的小宅商品。不過除了預算,都會區家庭結構改變,也是導致小宅化的主因之一。 文/賴言曦 (中央社記者) 2022年,中央銀行啟動升息循環、股匯市波動,加上立法院在今年初三讀修正通過《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台灣房市刮起一股冷風。觀察四大房仲2022年12月業績,本該熱鬧滾滾的旺季不旺,台灣房屋、住商、中信房屋、永慶房屋成交量分別年減一至三成左右。 雖然買氣不佳,但總坪數落在20至30坪左右的「小宅」卻異軍突起,成為市場買氣最旺的產品。 家庭結構改變 小宅商品應運而生 說到底,其實都跟房價有關,《住展雜誌》統計,台北市2022年第四季平均房價為每坪新台幣106.6萬元,季漲0.95%,房價連六季改寫歷史新高,與2021年同期相比,平均房價每坪約漲11.5萬元,年漲12.1%。 房價步步高升,讓預算有限又想一圓購屋夢的雙北地區買家,將目光投向低總價的小宅商品。不過除了預算,都會區家庭結構改變,也是導致小宅化的主因之一。 「家庭結構改變是台北市小宅化的重要因素」,廣宇建設總經理李毓超接受《全球中央》採訪時直指,都會區生活模式大多以折衷家庭為主,罕見三代同堂,在家庭人口有限的情況下,小宅物件應運而生。 翻看內政部最新統計,截至2023年1月底,全台戶數共約909萬戶,較2022年同期增加1.04%,但每戶平均人口數卻只有2.56人,比2022年1月減少0.03人,顯示戶數成長,但每戶居住的人數卻越來越少,大家庭的居住型態已退出主流舞台。 不過,除了家庭結構改變使小宅當道,政府對房貸總價金額限制,也是雙北地區小宅化的推手。 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楊玉全表示,工料雙漲推升房價,如果民眾想買在坪數大、單價高又是蛋黃區的區域,總價很容易超過7,000萬元,進而被納入「豪宅限貸令」,但這個門檻對台北市區的物件來說「很簡單」,促使小面積建案備受歡迎。 另外,小宅除了用來作為住房物件外,住商機構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小坪數物件可分為自用型、功能型兩大類,自用型主要用來自住;功能型則是工作室、投資、置產、學區套房等。 徐佳馨進一步提到,如果房價再往上走,小宅化的趨勢可能就會擴及到雙北以外的地區。 「每個區域都有總價天花板」,徐佳馨提醒,當房價漲到一定程度,買方對於價格的接受度就會降低,物件就難以脫手,屋主在賣屋時也會出現周轉性問題,這也是為什麼銀行在核貸時,小宅物件相較一般住宅產品,較難獲得銀行資金的原因。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建商:小宅薄利多銷 雖然在雙北地區,小宅需求夯,但近兩年受到俄烏戰爭、通膨等影響,包含鋼筋、水泥等營造原料皆漲,加上缺工,對建商來說,小宅其實是薄利多銷的產品。 楊玉全指出,現在業者的營建成本比2019年COVID-19前要多四成以上,且相較大坪數物件來說,小宅雖然更能順利完銷,但興建成本高,利潤反而比較不好。 「小宅通常是一層樓隔成好幾間,但該有的廚房、衛浴設備都不能少」,李毓超表示,如果是50坪的大坪數物件來說,配備大概是廚房一套、衛浴兩套,但如果50坪隔成兩間25坪的物件來分開出售,可能就要多一套廚房設備,加上家庭物業、保全系統等額外的設備費用,建商蓋小宅的資本支出,其實比一般坪數的物件還高。 另外,由於經營小宅的建商大多是中小型建商,在《平均地權條例》禁止預售屋換約、建商融資貸款受限的背景下,楊玉全指出,在中小型建商貸款不易、房市冷清等影響下,建商對於推新案會持保留態度,可能影響小宅新物件的供給量。 雖然小宅對建商來說是薄利多銷的物件,但楊玉全也坦言,隨著家庭結構改變,現代社會逐漸朝不與長輩同住的居住模式發展,預計小宅化的趨勢「會走比較久」,主因是小宅對建商來說儘管利潤低,但現在是「總價市場」,低總價的小宅每坪單價雖高,但還是比大坪數物件好賣。 不過楊玉全指出,小宅利潤低,且就北市的法規來說,建商完工、拿到使用執照後,物件一年半內就得賣掉,如果賣不掉就要付囤房稅,對建商來說,未出售的物件形同製造業的庫存商品,「庫存怎麼會課囤房稅」? 楊玉全認為,如果政府要打炒房,建議要區分住宅房跟商品房,讓商品房回歸自由市場,至於住宅房則用來滿足居住正義的需求,除了提供社會住宅給民眾租用外,也推出民眾可購買使用權的社宅,「如果住宅替代性做得好,相信民眾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讓商品房去自由市場漲跌」。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