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認清自己的心魔開始 求助沒有這麼難
明明已經忙到分身乏術,但一想到要開口求助,許多人就感到退卻,寧可自己承擔,最後精疲力竭。為何開口尋求幫助這麼難? 曼佛雷德.凱茨.德弗里斯 Manfred F.R. Kets de Vries 插畫/拉瑞莎.霍夫(Larissa Hoff) 瑪莎(Martha)承受了許多壓力,她公司的供應鏈正遇到重大的干擾,她的團隊必須投入額外時間來處理。即便團隊成員的能力極高,瑪莎也不願要求他們任何一人多做一些。她認為他們手邊的事已經夠多了,再說挺身而出也是她的責任。她對上司的態度也是如此。她不願向他求助,心想若是開口,他應該不會高興。 此外,她也有個人的生活壓力:她的孩子仍然相當年幼,需要多加關注,可是她也清楚若要先生多幫忙一些,肯定是場硬仗。她先生的工作十分累人,弄得他精疲力竭;此外,他的運動量也相當龐大,瑪莎認為這是他紓解壓力的必要方式。看來由瑪莎自己操持家務,似乎還容易一些。 這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呢?雖說人類是社會性生物,既有助人的準備,也有被助的準備,但我們許多人依舊難以真正開口求助。這種心態可能逐漸讓我們悲慘與痛苦,加上轉向遠距工作後,如今我們許多人與同事分隔兩地,求助的挑戰只會更加嚴峻。 當然,自立自強並沒有錯,在我們社會這是受人推崇的好事。然而,如果你想在工作上充實與成功,就要在力有未逮時勇於承認,並敞開心胸,尋求協助。 我們如何才能學會做一點?讓我們先看看不願求助的心態是從何而來。
認清障礙 身為心理分析師、高階主管教練,以及領導力發展教授,我的工作是去了解潛藏在人們反應與行為背後的心理過程。我找出了幾個常見的模式,驅使人們養成「獨力為之」的心態。
害怕脆弱。對抱持不安全感及過度在意他人對自己看法的人來說,求助感覺像是懦弱的象徵。他們擔心求助會讓自己看來無能與不如人。有些人也可能會患上(往往毫無根據的)冒牌貨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擔心他人看穿自己精心建構的表象。因此他們與人保持距離,一切皆不求人。
需要獨立。當你將自立自強與自給自足視為優先要務時,求助就會讓你覺得不舒服。或許是因為家庭與文化背景,許多人相信自己應該有能力單獨處理每一件事。他們天生扮演獨行俠的角色,到了強調團隊合作的地方,他們往往無法適應。獨立攸關他們的自我形象。
害怕失去掌控權。有些人不求助,是因為他們不想欠人情。或許他們有信任方面的疑慮,不喜歡將自己交到他人手裡。求助他人所產生的權力轉移讓他們不安,因此他們寧願自己一肩扛起所有負擔。
害怕他人拒絕。我們許多人高估了他人拒絕我們求助的機率。有些人會將他人的拒絕聯想成對自我價值的打擊,如果要他們開口求助,極為困難。他們似乎不明白,他人無法提供協助可能有許多緣故。
過度為他人設想。有些人對他人的情緒十分敏感,以致於預期他人未必會產生的反應,像是覺得麻煩。他們不求助,是因為他們不想被視為自私、煩人或為所欲為。他們覺得應該照顧並保護他人,同時掩藏或忽視自己的需求,來贏得他人的喜愛。
受害者情結。有些人一生都覺得「我不值得被幫助,我不夠格」,而鮮少求助他人。這種聲音持續在心中呼喊,於是他們發展出一種「可憐的我」的態度,相信自己的命運就是要犧牲與獨自掙扎。 許多陷入以上行為的人,明顯都有自尊問題。他們嚴格批評自己,往往不相信自己已經有權請求他人花費時間與心力協助。有時他們甚至不了解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或是他人可以如何幫助自己。負面的童年經驗,像是受到忽視與虐待,或許促使他們不願開口求助。曾受過虐待的人往往很少提出需求,力圖做個隱形人。 但過往的遭遇並非未來的命運。一旦你認清自己為何避免向他人求助,就有可能改變自己的行為。
改變心態 許多績效優異的高階主管很難開口求助。根據輔導他們的經驗,我找出了一些方法讓人們能更好地向他人求助。以下介紹我如何將這些方法運用在瑪莎的個案上。
尋求諮商。瑪莎在一位朋友建議去看教練或治療師後,找上了我。這位朋友表示,這些專家的專業就是助人(也因助人而獲得報酬),因此尋求他們的協助或許能讓她自在一些。幾經猶豫後,瑪莎與我約了時間。在頭幾次的諮商中,她感受到有人支持與聲援的美好。我們談到她不求助的原因,發現原來這是她自小習得的模式。小時她的父親總是缺席,母親又鬱鬱寡歡,她便扛起照顧之責,總是給予支持,卻從不期望獲得他人的支持。我們一起重建她的自信與自覺,也讓她明白,若不求助,她將會精疲力竭。 我的希望是,如果你們很難開口求助,可以自己探索一下前面提到的障礙,並認知克服這些障礙的重要性。閱讀本文也許是踏出很好的第一步,但倘若你發現自己需要再進一步的鼓勵,數位科技已經讓你比以往更容易找到合適的教練或治療師。
重新框定。瑪莎也需要重新框定她所面對的問題。我請她不要把求助當成是給她的先生或同事添麻煩,而是當成給他們一個挺身而出的機會,促進家庭或團隊的成功:這是一個雙贏的建議。瑪莎發現,當她真的要求直屬部下去研究潛在的新供應商時,他們很興奮地去做了。當你信任他人時,就會表現出你對他們的重視,而這會深化彼此的關係。反過來,當他們自己需要協助時,也會因為信任你而開口求助。的確,在瑪莎針對一些小事向幾個人尋求建議與協助後,就發現他們開始覺得她比以前好親近,也會時常尋求她的意見。 我也鼓勵瑪莎去考慮,如果她持續獨力為之,對所有人可能造成的後果。獨力為之肯定會有盲點,有些事情看不見,最終不僅對她造成負面影響,也會對他人造成負面影響。由此觀之,求助可以視為是要成就更大的善。 我和瑪莎也一起重新框定「拒絕」這個概念。沒錯,人們也許無法或不願做到她的請求,但他們或許可以指出其他的解決辦法,或是教她日後如何更妥善地表達請求。
採用「精明」(SMART)法則。「精明」是具體(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達成(achievable)、相關(relevant)與時限(time-bound)五個字的縮寫。一項「精明」的請求會詳列你需要的協助,解釋你需要協助的理由,建議你所求助之人可以採取的步驟,確保你的請求在他們能力範圍內,以及說清楚你希望事情完成的時限。瑪莎的問題有一部分出在她往往不知道該向誰求助,以及如何展開這類對話。我向她說明,當她覺得精疲力竭時,應該先想想誰具有技能、能力與知識可以協助她,誰又最可能答應她的請求。接著她必須運用「精明」法則,清楚告知自己的請求。 我們也討論求助時機和語調的重要性。你不應該在別人疲憊不堪或心情不佳時去求助,同時你也應該給別人足夠的時間,去考慮他們是否能達成你的需求。你也應該將求助定位成一場探索各種可能性的對話,而非交易。 有一次我和瑪莎談話時,我剛好很幸運地教了她「精明」法則是怎麼一回事。她提到執行長緊急請她提供一份供應商清單(包括配額與時程的估計),這些供應商生產她公司工廠所需要的高檔特殊零件。執行長給的期限是一週。瑪莎很明顯不知所措,向我抱怨這項請求所涉及的業務領域她只懂皮毛而已。 但在經過一些提點後,她了解到生產部門有一位資深高階主管嫻熟此項業務。她還表示,基於該主管的職責,由他取得執行長要求的資訊,對他是最有利的;畢竟這些資訊和他的工作高度相關。我建議請求他的協助,對雙方來說也許是雙贏的策略。 就在那次談話後不久,瑪莎聯繫了這位高階主管並請求他的協助。不出所料,該名主管爽快同意。他在生產領域的知識能夠達成瑪莎的請求,而且有他的一臂之力,瑪莎便能在期限內將資訊交付給執行長。
溝通。瑪莎默默承受的風格,讓別人不容易認識她,同時也讓同事、朋友或家人無法意識到瑪莎需要協助,也無法主動協助她。我鼓勵瑪莎放開一些,與人溝通時要更真誠,舉例來說,當她覺得壓力太大時可以直接說出來。當她向丈夫表現出自己的脆弱,坦承自己無法兼顧家庭與工作時,丈夫做了更多準備,助她一臂之力。 我也建議瑪莎多花些空閒的時間與同事相處。舉例來說,與其總是帶午餐上班,在自己的辦公桌上吃,不如常去員工餐廳用餐,有機會跟同事談談自己面臨的挑戰。這類對話也許會發展成互相討論該如何解決問題,或是讓某位同事更積極代替她處理這些挑戰。瑪莎很快就發現這個新習慣很有價值,因為它有一次就讓瑪莎取得同事的協助,那時瑪莎正不知該如何應付一家不甚可靠的供應商,但那位同事之前剛好和這家供應商打過交道。
練習。一如其他技能,多多練習你就會更容易開口求助。我建議瑪莎一開始先向那些處得來的人求助,也許是家人,或是信得過的同事。 她決定運用一個「精明」的請求去接觸她孩子那所學校的一位家長,探詢在學期結束前,是否一週可以有幾天輪流接送彼此的小孩。瑪莎之前都是單獨開車送孩子上學(先生偶爾會幫忙)。瑪莎對那位家長的熱情回應感到訝異。這鼓舞她更進一步去接觸她比較不熟悉的人,一位在另一家公司擔任類似職務的大學同班同學。瑪莎接觸她,問她是否願意每月見一次面,討論手邊處理的麻煩問題。 在這個每月一次的腦力激盪聚會中,瑪莎提出一些她面臨的重大挑戰,這對她來說是一場很好的練習。結果她的同學是一位絕佳的「回聲板」(soundingboard,編按:即傾聽並提出回饋意見的對象),也很努力提出解決辦法。再者,這些對話並非是單邊的,瑪莎意識到自己對老同學也很有幫助。在每個月的聚會中,他們兩人都找到解決手邊問題的辦法。 我建議瑪莎當有人真正伸出援手時,她應該心懷感激接受幫助。她甚至可以讓伸出援手的人負責該項任務。有趣的是,瑪莎剛開始接觸他人時,原本對他人的熱心與協助能力感到訝異。後來她很快就了解到幾乎每個人都更傾向答應助人,而非拒人於外,而且她也開始享受人們互相依靠共同為一個目標努力的情誼。雖說求助對瑪莎來說也許永遠不會是一種立即而自然的反應,但至少她現在能夠更頻繁地求助他人。 求助並非一種懦弱的象徵,反倒是一件更勇敢,而且你也做得到的事。這麼做也能改善你的人際關係,並讓你空出一些時間專注在工作與家庭最關鍵的任務上。所以別犯下凡事都自己一肩扛起的謬誤,要精明地知道自己何時需要幫助,並有效地求助。
曼佛雷德.凱茨.德弗里斯
管理學者、心理學家與高階主管教練,也是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領導力發展和組織變革的傑出實務教授。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求助沒有這麼難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2023/7月 第203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