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矽谷計畫」如何推翻台灣過往兩大科技政策僵化?

「外人比內人多」的亞洲.矽谷計畫執行小組,勇氣十足地衝撞台灣科技政策兩大過往僵化作法。

文╱林士蕙
遠見雜誌372期_亞洲矽谷
▲由經濟部長李世光(第一排左四)支持下的亞洲・矽谷政策,希望讓台灣的科技創新這次真的走出國際,日前舉辦的論壇也引來超過20位國外使節積極交流(蔡昇達 攝)

投下台幣113億元,期待能為台灣科技產業找新出路的「亞洲‧矽谷計畫」,在去年新政府一上任,就引起外界熱切關注。有人期待它實質推動產業接班,卻也有人質疑它毫無新意,不過就是把軟體創新當工廠做。真相到底如何?

來到亞洲.矽谷執行計畫辦公室,去年12月為了此計畫,放下美國創投事業與悠閒退休生活回台的投資長翁嘉盛,懇請外界聽他把話說完。

「我以前也常覺得政府很多不好;可是,台灣不可能靠罵政府變得進步。在全球第三波數位革命下,政府一定得當創新中心,要有人跳下來幫忙它改變,」他強調。

去年底,亞洲.矽谷執行團隊正式宣布成立,一開始核心人員共有七人小組,其中三個是從原本行政體系借調而來,由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兼任執行長,前科技部參事汪庭安擔任副執行長,及前台北市府顧問黃瓊雅擔任行政長。

其他四位,則是非公務體系的人士加入。包括在美國有20年創投資歷的投資長翁嘉盛、曾在美國創辦晶片廠愛特梅爾(Atmel)的技術長吳聰慶、任法制長的太穎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謝穎青、任人力長的台大電機系教授蔡志宏。

這個堪稱「外人比內人多」的執行小組,已在短短半年,全力顛覆政府扶植科技的慣性思惟。

拉拔科技業 不一定要搞園區


首先,一想到扶持科技產業,搞個科技園區是常見做法。但亞洲.矽谷計畫不一樣。

翁嘉盛解釋,許多人一看亞洲.矽谷辦公室在桃園揭牌,就誤以為將在桃園蓋個科學園區。其實,絕沒有要搞工廠,只是把總部設在桃園而已。

他強調,其他縣市也別羨慕桃園,因為各縣市推動的相關智慧城市計畫、網路基礎建設、創新創業等計畫,統統可以參與。

原本,台北市政府也質疑中央偏愛桃園。但當翁嘉盛告訴他們,世大運會有各國選手和觀賽觀光客來台北,亞洲.矽谷計畫扶植的新創團隊,都可以與台北市合作,以世大運為機會,用手機結合物聯網裝置,請各國來賓刷一刷,驗證各種智慧城市應用。如今,台北市政府的態度已變正面。高雄、台南市府也都躍躍欲試。

向創新團隊徵案 攜手打造智慧城市


推動計畫也提供新創團隊支持,例如舉辦競賽,贏家可以拿到補助,將計畫落實。

4月底,亞洲.矽谷與經濟部共推智慧城市徵案,由各地方政府提需求,徵求參與亞洲.矽谷聯盟的企業團隊,提出解決方案。經審查後,明年6月前會給少許經費做驗證,直到9月再給預算,期待從中培養出可以整個輸出智慧城市經驗的隊伍。

行政長黃瓊雅補充說,她曾在2015年拿到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獎學金,去新加坡觀摩學習Smart Nation 2025計畫,那是新加坡政府力推在2025年成為全球第一個全面智慧化的國家。那次經驗讓她驚訝發現,台灣最近才討論的無人車、無人櫃台等,新加坡早在當時就大力推動研發,而且是放在實際店面驗證。這次智慧城市的徵案改革,她很希望借鏡新加坡經驗。

政府應跳脫評委角色 出資做股東


亞洲.矽谷還肩負另一個重任,那就是解決台灣新創公司老是找不到人投資的問題。

翁嘉盛認為,以前政府做補助,就是預算依照計畫花完就結束。政府對扶植的新技術,只是用評審委員的角色去看,而不是擁有權的股東。私人創投就不一樣了,是自己拿錢出來當股東,期待有一天新技術可以變成賺錢的公司,因此絕不會任其死掉。因此,他希望政府能學著當股東。

國發會規劃在今年第三季募資完成、將由翁嘉盛管理的國家級物聯網創投基金,就將導入這個模式。當他看到好的新創團隊,就會去找一群私人創投一起評估,如果這些創投覺得值得投,他會領著國發會,投跟私人創投一樣比例的錢進去。

以後公司發展狀況,都依照外面創投股東考核標的的方式走,每一階段都有清楚的標準。

但是,目前亞洲.矽谷選出的第一輪、共21強物聯網廠商名單,除了數位宅妝,其他像宏碁、中華電信等都是大企業,也讓外界疑慮是否偏愛大公司?

翁嘉盛解釋,這是因為台灣新創公司規模都太小,需要大企業拉拔。他也給參賽大企業訂下遊戲規則,一定要連結新創團隊、工研院或大學研究機構進來合作。因為他相信,真正有創意的會是後者。

研華董事長劉克振,日前也響應翁嘉盛觀點,直言建議政府補助,這回請別給研華這樣大公司,要給有創新能力的團隊。

看來,這群外人聯合內人的革命,已踏出第一步,後續更希望整個政府體系一同跟進,改變才能成真。

「亞洲.矽谷計畫」是什麼?


「亞洲‧矽谷計畫」為國家級大型產業計畫,為蔡英文總統「五大創新產業計畫」的旗艦計畫,希望能鏈結亞洲、矽谷與台灣,把過去台灣擅長的IT產業轉型升級到IoT產業。

預計達成重大目標:在2025年前將台灣物聯網的全球市占率提升到5%,並促成百家新創公司或引導企業來台設相關研發中心;以及培育出三家本土的國際級系統整合大廠。

投入預算:台幣113億元

目前計畫進度:

1. 全台灣已有147家業者加入物聯網大聯盟,並選出第一波的21強廠商,包括宏碁、數位宅妝等,未來將藉著驗證去蕪存菁。

2. 今年第三季,將由國發會對外募資成立瞄準物聯網的創投基金。

2017亞洲.矽谷國際高峰論壇,吸引20多位外國使節


「接下亞洲.矽谷任務後,我每個月都去國外交流找合作,看到許多外國人,還是對台灣的科技實力很尊敬!沒我們自己想的那麼悲觀,」投資長翁嘉盛強調。

4月底,桃園市政府與經濟部合辦「2017亞洲.矽谷國際高峰論壇」,證明他所言不虛。當天來參與論壇的各國使節,就有超過20多人;外國駐台經貿官員更超過40人,代表國家地區近至亞洲的新加坡,遠及祕魯、奈吉利亞,從歐洲各國到以色列、印度等國,統統不缺席。

「可以媲美中華民國國慶日,才會一下子請到這麼多外國大使,」一位與會者笑說。這些外籍人士,不少都表達想當台灣創新伙伴的意願,並直言,長期以來很羨慕台灣的科技產業實績,希望能有深度合作機會。

經濟部長李世光在論壇上也特別指出,為了把台灣科技創新勢力推向全球,經濟部和國際晶片製造大廠簽備忘錄,並參與歐盟研發計畫,冀望未來能讓台灣在物聯網、5G與智慧城市等領域發光··· 返回商管雜誌網頁
遠見雜誌372期_亞洲矽谷

本文摘錄自‎

亞洲.矽谷計畫 要做新創團隊最強後盾

遠見雜誌

2017/6月 第37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