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糖王郭鶴年 從鄧小平熟到習近平
嘉里大榮背後大股東 其實是大馬首富
身價逾百億美元的亞洲糖王郭鶴年,在星馬起家,事業再擴張至中國及香港,他縱橫商場七十年,如何建立起龐大的商業帝國?又如何將政商關係發揮到極致?
文/羅文欽
▲郭鶴年(圖左) Profile
出生:1923 年(馬來西亞)
現職:郭氏兄弟集團創辦人
學歷:新加坡萊佛士學院
財富:122 億美元(馬國首富)
橘色車身、印上黑底白字嘉里大榮的貨車,每日在台灣大街小巷穿梭,卻鮮少人知道,嘉里大榮的幕後大股東,是今年已九十八歲高齡、有著「亞洲糖王」之稱的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
從賣米起家、賣糖壯大,再跨足糧油、木材、地產、物流、酒店等行業,膽大心細的郭氏兄弟集團創辦人郭鶴年,一生奔波於民主與共產陣營、西方和第三世界之間,是當代將政商關係發揮到極致的華人企業家。
郭鶴年的父親郭欽鑒在二十世紀初追隨兄長,從家鄉福州渡海至馬來西亞新山謀生,隨後創辦東升公司,專營糖、大米、大豆,成為郭氏兄弟集團發跡之處。郭鶴年出生於一九二三年,自小接受良好教育,曾就讀知名的新山英文書院以及新加坡萊佛士學院。二戰結束後,郭鶴年赴新加坡創業,成立了力務克公司,專營商務、船務經紀和雜貨業等。一九四八年郭父去世後,郭鶴年返家組建郭氏兄弟有限公司,繼承了東升的傳統業務,家族成員無異議地推舉郭鶴年為公司董事主席,當時他僅二十六歲。
發跡
賣米起家 二戰靠賣糖壯大
二戰後物資緊缺,郭鶴年發現,相較公司主營的大米,食糖更有利可圖,於是將食糖納入公司業務。一九五七年馬來西亞脫離英國獨立,郭鶴年看準英商勢力即將消退,於是投入糖業本土化;兩年後,他在檳城創辦馬國第一家煉糖廠──馬來亞糖廠。一九六八年,郭鶴年又向馬國政府租借一.四四萬畝土地種植甘蔗,開創馬國種植甘蔗先河。
除了內需市場,郭鶴年還投資蔗糖的跨國貿易。七○年代前後冷戰方酣,郭鶴年從古巴、巴西等中南美洲收購蔗糖轉賣到蘇聯、中國、北韓和印尼等國,並透過期貨交易,在期糖市場賺取可觀利潤。當時郭鶴年每年掌握約一五○萬噸食糖,占全球總量一○%,奠定了「亞洲糖王」的地位。
但真正讓郭鶴年建立龐大商業帝國的關鍵,是成功開拓了香港和中國市場,而郭鶴年選擇危機入市的投資策略,更堪稱經典。郭鶴年在一九六三年便進軍香港,成立萬通公司,作為與中國做生意的窗口,但一九七三年才等到轉機,當時中國歷經「文化大革命」浩劫,白糖等糧食嚴重短缺,中國外貿部派出兩名幹部在香港與郭鶴年會面,中方希望郭協助中國購買白糖。
擴張
危機入市 成功拓展中港市場
郭鶴年爽快答應後,不僅幫中國自巴西購得三十萬噸白糖,並在期貨市場為中國賺取五百萬美元外匯;當時中國的外匯存底是負八千一百億美元,這筆意外之財,對急需外匯的中國而言如獲甘霖。郭鶴年藉此次合作取得了中國領導人的讚賞和信任,「愛國華商」隨之加身,為日後敲開中國市場取得先機。
在此階段,郭氏兄弟公司商業版圖迅速擴張,一九七一年在新加坡成立香格里拉酒店集團後,七四年郭鶴年在香港成立嘉里集團,作為郭氏兄弟公司前進中港市場的指揮所,並開始在香港大舉投資房地產和酒店。特別是在八九年「六四」事件和九七年香港主權移交前後,正當外商對香港卻步之際,郭鶴年卻逆勢操作,大舉投資香港房地產,代表性的公司包括香格里拉酒店、嘉里建設、嘉里物流等。
其中,嘉里物流在二○○八年與台灣大榮貨運的主要股東群簽署合資協議,將大榮貨運納入嘉里物流體系,並在一一年更名為嘉里大榮物流,是郭鶴年與台灣關係最密切的事業。
在站穩香港市場後,郭鶴年開始向中國大舉投資。一九八三年,他與國企五礦進出口總公司合資,在北京海淀興建了中國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此後持續在各大城市投資酒店。如今,中國的香格里拉酒店已逾五十家,在香港則有五家,台灣也有二家。
酒店初試啼聲之後,郭鶴年在八五年攬下了他在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房地產投資──北京國貿。當年,中國政府想在北京建國門外開發現代化的國際貿易中心,但中國國內企業財力不足,外資又趁機獅子大開口。於是,郭鶴年砸下五億美元,在此地塊打造了包括中國大飯店在內的三間大型酒店、三座辦公大樓、大型商場以及兩座酒店公寓,自此中國國貿不僅成為北京的CBD(中央商務區),更是重要地標。
手腕
交好鄧小平 結合國企賺地產財
時至今日,郭鶴年旗下的嘉里建設已在中國二十幾個城市投資大型開發案,品牌在中國房地產業界位於金字塔頂端,代表性項目包括北京嘉里中心、上海浦東嘉里城和靜安嘉里中心、深圳嘉里建設廣場等。
然而,郭鶴年在中國最成功的事業,仍是他的老本行糧油。八八年,當中國消費者仍在散裝打油時,郭鶴年決定打開中國食用油新時代,他派出開創集團大豆油業務的姪子郭孔豐前來中國深圳開發市場,與國企中糧集團成立南海油脂工業公司(益海嘉里的前身),興建現代化油脂廠。九一年,第一瓶「金龍魚」小包裝食用油上市,自此中國從散裝油邁入包裝油時代。
隨後益海嘉里歷經中糧集團拆夥另創「福臨門」,以及民企山東魯花不斷壯大,但商場經驗豐富的益海嘉里穩紮穩打,尤其在九四年原物料大漲之際,利用低價策略搶下更多市占率,同時將數百家較具實力的食用油經銷商納入旗下體系,鞏固了市場地位。
其間,郭孔豐一度自立門戶,但二○○七年叔姪兩人再度攜手,合併成全球四大農產品供應商之一的新加坡豐益國際,並成為益海嘉里的母公司。專攻中國市場的益海嘉里,則主營糧油加工、倉儲物流和貿易等, 擁有金龍魚、胡姬花、花旗等知名品牌,是中國難以撼動的食用油龍頭。二○年,益海嘉里在深交所上市,其財報數據也因此公開:一九年營收一七○七億元(人民幣,下同),相當於A股股王茅台和乳業巨頭伊利的營收總和。二○年雖遭逢疫情影響,益海嘉里營收仍成長一四.二%,至一九四九億元,獲利更成長二八.六%,達八十九億元。
由於不吝出手協助中國,郭鶴年與多位中國領導人建立了不錯交情,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莫過於九○年九月鄧小平在北京接見郭鶴年,雙方暢談四十多分鐘,鄧小平稱讚郭鶴年:「你和我一樣,都是引路人的角色。」
郭鶴年在一六年也曾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他形容習近平「圖改造中國,成就讓人驚豔」。去年五月,郭鶴年也加入香港前特首董建華、梁振英召集的統戰組織「香港再出發大聯盟」,以「一國兩制,穩定繁榮香港」為宗旨,支持港版《國安法》。
挑戰
交棒之後 企業帝國恐受壓抑
根據二一年《富比世》富豪榜,郭鶴年以一二二億美元穩坐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雖在九二年就宣布退休,將龐大的商業帝國交給「孔」字輩子姪接手,但公司重大的決策仍由郭鶴年拍板定案。郭鶴年不諱言:「就我的個性而言,是很難閒下來的。」
不過,郭鶴年與許多香港富商和東南亞華商一樣,過去在中國市場能夠春風得意,多少靠的是深厚的政商人脈,一旦他們交棒給下一代,或者有私交的中國領導人不在位置上了,他們旗下企業在中國市場的施展空間勢必限縮。
近年郭氏兄弟集團在中港市場的發展就有此跡象,包括○六年八月嘉里飲料結束與可口可樂在中國的合作關係;一五年十二月將香港《南華早報》賣給阿里巴巴;今年二月,嘉里物流過半股權被中國物流巨頭順豐收購。後郭鶴年時代的郭氏兄弟集團,如何繼續維繫這個龐大的商業帝國,正考驗著「孔」字輩的接班梯隊。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