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與英特爾的對手,三星會被邊緣化嗎?

它的命運,與台積電夠不夠聽美國的話有關


文●吳美欣

三星會不會更被邊緣化,部分命運竟決定於,它的敵人台積電有多聽美國的話。

三月初春,台積電宣布在美國加碼投資一千億美元,金額之大,使股價止不住跌勢。市場雖憂心,但各投資機構、產業人士也認為,台積電在美國擴大投資後,更建立一道屏障,「三星更不可能打進去,」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說。

「現在壓力落到三星身上,它也得考慮擴大在美國的投資,」《朝鮮日報》評論。台積電這次赴美合作,所接觸的晶片設計商,如輝達、AMD、博通,都是晶片代工的大客戶,若這些人更集中下單給台積電,三星市占率就岌岌可危。


▲三星新任晶圓代工負責人韓鎮滿(左)誓言帶領業務加速前進。圖為三星電子與NAVER攜手開發針對人工智慧優化的半導體解決方案。

具戰略地位、有內部需求,讓它不被取代

根據研究機構TrendForce調查,台積電在去年第四季晶圓代工市占率為六七.一%、三星則為八.一%,兩者市占率差距,已擴大到近六十個百分點。

這表示三星完全沒機會翻身了嗎?也不是。

原因一,它在賽局中,仍具有制衡的戰略地位。

一九八○年代末期,美國用貿易戰、反傾銷稅等手段,削弱日本半導體影響力,並轉向支持韓國與台灣半導體產業,不讓一家獨大。

放到現在時空,美國認為其在半導體領域被掐住咽喉,三星就是美國用來壓制台積電的隱藏角色。因為它仍是世界上,少數繼續在先進製程投資的公司。

先進製程,本質上是一場資本支出競賽,投資越多,良率越好,會形成正向循環,現在,全球僅剩台積電、三星跟英特爾,仍留在場上。不過,英特爾已連續三年營收下滑,晶圓製造部門也陷入虧損,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評析,它所承諾的資本支出,恐無以為繼。

三星,則因記憶體需求大增,擺脫二○二三年半導體業務虧損的陰霾,去年營業利益成長三十兆韓元。TrendForce研究經理喬安認為,其記憶體業務能彌補晶圓代工的虧損,支撐晶圓代工發展。

外資券商如瑞銀、里昂證券等指出,該公司正在走出谷底,預計在今年第二季後,先進製程產能利用率會有所提升,原因是來自加密貨幣客戶的緊急訂單,帶動三奈米與四奈米的高階製程需求,今年過後,晶圓代工可望縮小虧損。

其去年底新上任的晶圓代工部門事業負責人韓鎮滿(音譯,HanJin-man)更強調,「快速提高」二奈米的晶圓製程,是未來首要任務,公司更新增技術長一職,目標是要爭取如高通、AMD等大廠訂單。


原因二,三星最不濟,還有來自內部的訂單。

三星半導體最大客戶來自於自家的終端產品,比如手機、電腦、平板等,每年營收貢獻穩定超過五成以上。與三星相比,台積電完全依賴外部客戶,資策會產業顧問兼組長鄭凱安認為,但三星擁有內部需求,使公司不至於完全被市場淘汰。

現在,三星已在美國德州將斥資三百多億美元建廠,而台積電則在亞利桑那州斥資鉅額,建立大型半導體工廠。雖然辛苦,但它仍在美國預留一盤棋,「美國將形成『德州vs亞利桑那州』的先進製程競爭格局,」《BusinessKorea》寫道。有意思的是,三星在美的投資,也同樣引發韓國內部的擔憂,但大家擔心的不是在韓國投資變少了,而是多邊的平衡問題。

韓國《中央日報》認為,三星不僅要面對台積電的壓力,還必須在美國與中國尋找平衡。雖然在美設廠能降低地緣政治風險,但如果因此減少在中國的技術投入,反而會讓中國本土半導體企業快速崛起,威脅韓國在消費電子、記憶體、晶圓代工的領先地位。

一面要防止中國崛起,一面要擔心台積電真會乖乖與英特爾合資,三星現在也很辛苦。若此事成真,三星代工業務,「將面臨嚴重威脅,」《韓國先驅報》警告,其市占率將有可能進一步下滑,即便其獲利數字改善,但一年來,三星的股價已經跌到二○二○年的低點。

在美國外交策略中,「壓一拉一」是常見的制衡手段,三星的股價能否回升,決定因素之一將是後續台積電與美國政府的關係變化。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 2025/3月 第1949期

本文摘錄自‎

台積與英特爾的對手,三星會被邊緣化嗎?

商業周刊

2025/3月 第19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