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新冠口服藥」

藥效、副作用待確認 重點是可能搶不到


新冠肺炎口服藥研製成功,為全球醫療與產業界帶來曙光;但後續還有藥物的公平供應、藥效與副作用的再確認,以及病毒可能突變等等問題有待解決。

庫綺樂(Hannah Kuchler)
史密斯(Jamie Smyth)


▲輝瑞希望口服新藥的分配可以更公平;不過,實際情況並不是那麼簡單。

二○二○ 年三月, 輝瑞藥廠科學長竇斯滕(Mikael Dolsten)被召見到白宮討論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問題。當時,他沒有提到後來讓輝瑞名利雙收的疫苗,倒是描述了輝瑞是如何在新冠病毒爆發之初,努力找出一個治療病人的方式。

他對當時的總統川普說:「我們已經找出化合藥物針對有效對抗冠狀病毒,我們認為有良好、高度的可能性。」時隔二十個月之後,輝瑞製藥推出了首款專門用來對付Sars-Cov-2的抗病毒藥物。

高危險群患者很快有兩種新藥可用,而且可以用於居家治療。後期實驗顯示,輝瑞口服藥Paxlovid 可將住院和死亡的風險降低近九○%,而默克/默沙東和生物科技公司Ridgeback Biotherapeutics 聯合開發的藥物Molnupiravir,則可將住院風險降低一半。後者已獲英國批准使用。

減輕醫護負擔在家就可服藥

在此之前, 醫師對抗新冠肺炎都不得不依靠昂貴、難注入的抑制劑瑞德西韋(Remdesivir),再加上抗生素或是類固醇藥物,在病症後期抑制免疫系統過度反應。

鑑於新冠肺炎病患冬天可能再次湧現,口服抗病毒藥物是減輕不堪負荷的醫療系統負擔的一項重要工具。默克藥廠傳染病與疫苗部門副總裁哈祖達(Daria Hazuda)認為:「不要讓病人湧入醫院是個關鍵問題尤其是當你看到病人暴增、醫院和醫護人員都忙到手軟時。」

投資者也期待抗病毒藥物能加速整體經濟復甦。輝瑞的三期臨床試驗結果提振了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的企業──郵輪業者、航空公司等企業的股票都有了起色。
然而,這些藥物並不是萬靈丹,問題還有很多──實驗的數據只針對未接種疫苗的人;藥物初步供應有限,開發中國家會不會又一次求之不得;而部分科學家也擔心,這些藥物對病人的可能副作用,以及藥物是否會刺激病毒進一步突變。

即使是那些對新藥大感興奮的醫療保健單位,對能否迅速將藥片送達患者,也面臨現實的問題。哥倫比亞商學院醫療保健和藥物管理教授陳凱莉(Carri Chan)說,這些藥物令人期待,一如流感最初症狀出現後可用克流感(Tamiflu)一樣,「從長遠來看,你可以想像︙︙有人出現了症狀,他們去看家醫或急診,接受檢驗。三十分鐘後,他們拿到結果;如需處方,他們也可以取了藥再回家──但我認為我們離這一點還有長路要走」。

製造抗病毒藥物是出了名的棘手。研究人員必須找出戰勝病毒之道,同時又不至於玉石俱焚、傷了病人。即使做到這一步,病毒也可能突變,而逃出藥物的掌握,因此抗病毒藥物經常組合來用。諾丁翰大學研究呼吸道病毒抗病毒藥物的教授張金超(Kin-Chow Chang)說,製造抗冠毒藥物比研製疫苗「更具挑戰性」。他說:「一個是防火,一個是要滅火。」

默克新藥恐加速DNA突變

到目前為止,吉利德製藥公司(Gilead Sciences)研發的瑞德西韋是Covid-19 的主要抗病毒藥物;它重新利用治療伊波拉(Ebola)病毒的藥物,從靜脈注射,病人很難居家或住院前就施打,療效也待定論。

默克聯合開發的抗病毒藥物Mmolnupiravir 也屬於同一類藥物,它會促使病毒連連犯錯,從而破壞病毒的複製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病毒發揮作用和傳播。相比之下,輝瑞的藥物功能則在於阻斷病毒複製所需的一種蛋白酶。

閱讀完整內容
《財訊》647期

本文摘錄自‎

你不可不知的「新冠口服藥」

《財訊》

2021/第6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