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瘋ETF 人氣直播主三招教你挑
兼顧「績效成長」與「穩定現金流」就是贏家
近年ETF的成交量與受益人數快速攀升,愈來愈多各類ETF也陸續問世。如何跟上這波台股新風潮?專家提出幾個檢視的方法,幫你挑到真正適合的投資工具。
撰文‧唐祖貽
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由於具有分散投資、免選股、股價低等特色,成為台股近兩年的多頭行情中,最受歡迎的交易工具。
目前國內發行的ETF, 依追蹤標的大致可分為大盤指數型、產業型與存股型三類,後兩者成為近年業者積極募集的類型。光是二○二一年,國內就有十二檔ETF掛牌, 都是屬於後兩類,其中,國泰智能電動車(○○八九三)募集時直逼三百億元,富邦特選高股息三十(○○九○○)也超過一五○億元。才剛進入二二年,又有三檔連結海外的產業型ETF展開募集。
三步驟檢視ETF是否安全
面對這股全民瘋ETF的浪潮,投資人該如何因應?知名的八年級財經直播主游庭皓指出,投資人在申購或買進ETF前,可透過以下方式檢視這檔ETF適不適合投資。
首先是「 檢視該ETF所追蹤指數的績效」。每一檔ETF都有其追蹤的指數,買進或申購前,最好先觀察該指數過往或回測的績效表現,雖然「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而且看起來績效都不錯,但如果該指數已成立多年、且績效都能穩定成長,未來繼續保持成長的機率也較高;而若以往績效平平、近兩年才大幅飆高,則可能是拜這兩年全球股市多頭之賜,未來能不能保持好成績,就得多留意。
其次是「檢視成分股內容與選股方式」。游庭皓指出,在ETF的公開說明書中,都會列出選擇與調整成分股的標準,以及調整的頻率,這在一些強調概念、趨勢、新興的產業型ETF尤其重要。
例如,國泰智能電動車的選股標準,就有「營收五○%以上來自電動車產業」。而像近期募集的富邦元宇宙(○○九○三)所追蹤的「Solactive 元宇宙指數」成分股選取方式,則是除了透過市值、流動性及業務篩選外,還使用「ARTIS關鍵字搜尋」,識別在元宇宙領域下高度參與的企業,並計算相關性分數,以分數前三十檔編製而成。游庭皓認為,因為元宇宙是新興產業,未來發展較難預估,而成分股的篩選上加入「關鍵字搜尋」作為判斷依據之一,意味未來成分股的變動狀況可能幅度不小,因此這檔ETF或許較適合風險承受度高的投資人。
第三, 也是最重要的,就是「 與原指數績效的差距」,適用於已上市一段時間的ETF。游庭皓表示, 理論上,ETF應該和所追蹤指數的績效亦步亦趨,但事實上,部分以海外股市為主的ETF,績效雖然不錯,卻比追蹤指數差了一截。
例如近年頗受歡迎的統一FANG+(○○七五七),儘管二一年表現亮眼,成立以來也有一七一%的報酬率, 但和原追蹤指數「NYSE FANG+Index」相比,卻少了將近三十個百分點。另一檔近期將配息八%的國泰費城半導體(○○八三○),吸引不少投資人注意,但這檔ETF從上市至二一年底的績效,比起同期費城半導體指數的漲幅亦少一截。
留意影響淨值的隱藏風險
會出現這樣的差異,「內扣費用」或是關鍵,內扣費用包括經理費、保管費、交易成本等。游庭皓提醒,同類型的ETF,國內發行的內扣費用往往比國外發行的高,連結海外的通常比連結國內的高,這些費用都會反映在ETF的淨值,影響績效。
另外,ETF的公開說明書上,若提到「可以從事除現股以外如期貨、選擇權、債券等商品」,通常代表該ETF可能額外增加交易成本,同樣會影響ETF淨值。例如統一FANG+與國泰費城半導體,或許都因從事債券或衍生性商品交易,導致交易成本提高,才會出現績效的誤差。
這些內扣費用的收費標準,都列於公開說明書中,投資人在申購或買進前,可先和同類比較。若公開說明書中已告知以上風險,投資人就要有「ETF績效恐不如追蹤指數」的心理準備。
游庭皓建議,想兼顧「績效成長」與「穩定現金流」,將大部分資金買進並長期持有追蹤大盤指數的ETF,再搭配一部分配息穩定的ETF,就可順利達成,未必要追逐當下看似熱門、其實隱藏風險頗高的產品。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