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企業漏財破口
所有開銷,都得是該花的錢,也該有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規定的合法憑證。讓每一筆開銷,也能用於抵減企業的課稅所得,以免形成漏財破口。
◎龔汝沁
多年前,新承接某一知名企業的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其帳上有大額的存貨報廢損失,依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存貨損失需先檢具清單報請國稅局派員勘查監毀後,以國稅局出具的存貨報廢核准函為憑證,方可抵減課稅所得。
當時我發現該企業並未取得憑證,擔心企業同仁是因為不知道這條規定忘了去申請,我趕忙詢問之際,得到的卻是窗口不經意的回應「我太忙了⋯⋯所以沒空申請。」
省下一分稅, 就增加一分淨利
我心想,企業辛苦掙的銀子,就這麼自願多繳國庫,推估這企業漏財之處不少。結果我在稅務申報上大筆一剔,不列入費用申報,這麼一來企業繳的稅變多了,當然獲利就變少了(參見圖表)。
企業所有的開銷,都該有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規定的合法憑證,如統一發票、收據、交通工具票根等等,會計要嚴格把關。就算是呆帳或投資損失的合法憑證比較麻煩,如存證信函、法院裁定書、被投資事業之減資彌補虧損、破產或清算證明文件等等,會計也要督促相關同仁積極去拿到,讓每一筆開銷,都能用於抵減企業的課稅所得。
再舉個企業普遍漏財的實例,通常企業辦公區域空間不小,最後一個下班的同仁理應要檢查所有電燈及空調都關閉後,才能離開辦公室。總難免有人在隔天一大早進公司時,發現部分電燈或空調開了一整夜。多年前的一個夜晚,公司剩我一人,有個角落的儲藏房間,被我無意發現有冷風吹出,而我怎麼都沒能找到冷氣開關,第二天馬上向行政主管反映,天啊,居然是10年前裝潢時的一個櫃架蓋住了空調開關,因為沒法關閉,所以這冷氣至少在10年的365天的24小時裡不停地吹啊吹。我絕不相信,這樣的情況會發生在任何一位同仁的家裡。
化疫情為抓漏機會, 共享空間降成本
企業除了嚴防漏財外,還需積極抓漏。台灣自2021年5月開始進入COVID-19第三級防疫警戒,大多數員工被迫居家辦公(work from home),企業也算能正常運營,雖然7月間降至二級警戒,但一些企業仍續採分流上班或默許員工居家上班。
隨著變種病毒讓國際疫情升溫,只怕這二級警戒還要施行一陣子,與其整日看著辦公室空蕩蕩,付租金如付流水,還不如順勢調成共享空間的移動辦公,減租坪數,既然這半年來同仁偶爾才進辦公室,怎能要求公司還要為每個人保留專屬的辦公桌位。
在大家普遍使用電子郵件和即時通訊軟體聯繫的情況下,辦公用的市內電話號需要每人一號嗎?辦公桌上的話機需要每人一台嗎?我經常看到在開放式空間的同仁,為了怕干擾隔壁同事,拿著手機到公共區講電話,還不如順勢調成多人共用或根本不用。再加上,同仁一般與客戶或廠商聯繫,如果手上沒有可以即時聯繫到對方的LINE或手機,那麼,我大膽推論,這同仁應該和這客戶或廠商根本不熟。
企業生意不好做,賺錢不容易,豈能允許處處漏財?除了不要浪費稅法給企業抵稅的權益,針對開銷,建議採用減法原則,透過多人共享或根本不用,能省則省,勿以錢小而不省。我常和同仁分享:把公司當成家,怎麼勤儉持家,就怎麼勤儉立業,我們都不想做敗家子孫,當然也不要去做個敗業員工。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別讓辛苦賺來的錢,被費用和稅負吃掉
經理人月刊
2022/第206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