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物料漲不停 揭建築包商現金斷流危機
近期建材原物料出現「百年大漲潮」,尤其鋼管報價更是1個月連漲3次,連台積電南科擴廠也被「追價」。本刊調查,不少原物料大盤商已經「皮皮挫」,就怕承包商資金周轉不靈,「一些風險承擔能力小、急於低價搶案的營造廠或建商,恐怕岌岌可危,甚至出現連環爆!」一位建築業者透露。
報導:胡華勝、林榮芳 攝影:宋岱融、王永泰、黃鵬傑 圖片:中國時報系 繪圖:許文偉 設計:吳盈瑩 編輯:辛明芳
「我們最近運到台積電南科廠的金屬管材,成本漲了三成!」「羊毛出在羊身上,成本變貴了,價格也會反映在客戶端。」面對原物料漲不停,一名管材供應商直言。對此,台積電公關部門表示:「擴廠需求一定會考量到對應成本,但不評論具體細節。」一名台積電員工則私下證實「南科十八廠的興建成本,確實有增加」。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分析,缺櫃與缺船帶動運價走高、成本轉嫁,大宗物資原物料的價格都蠢蠢欲動,全球鋼品市場需求增溫。台灣經濟研究院也指出,儘管營建業積極投入半導體相關供應鏈的廠務系統整合工程,然而受限於近期鋼筋成本高漲,加上混凝土料源尚未解除供應吃緊情況,營建業者對於未來半年的景氣看法,多半抱持謹慎態度。
一旦倒帳 金額上千萬
事實上, 許多原物料大盤商正在皮皮挫,擔心全台二萬零五百七十三家營建商與承包商,萬一資金周轉有個閃失,自己也會掃到颱風尾,「承包商對上游有大盤進貨的資金需求,對下游有發包的案子要付錢,一旦周轉不靈,就會爆發倒閉問題。」一家原物料廠商分析。
此外,多名原物料大盤商不約而同地指出,上游大盤商和下游大客戶或許撐得住資金壓力,然而,中間的承包商如果禁不起進貨成本墊高而現金斷流,恐怕會引起連鎖反應。「我們接工程訂單,很多都收三個月票期,一旦被倒帳就是天文數字,上千萬元跑不掉!」一位大盤供應商透露。
「以去年十二月來說,銅線、鍍鋅鋼管在月初、月中、月底各漲一次,白鐵管也漲了兩次。」台灣最大管材供應商「百晨企業」執行長郭柏成解釋,為了不讓承包商缺貨,即使成本漲了,原料大盤商也得硬著頭皮下單。
「例如沒有固定價的塑膠管,我們原本抓五%利潤,後來價格漲了快三成,一進一出反而虧了二○%。現在的時機,我們不敢接長期訂單,就怕中間變數太多;先前庫存,若有客戶要,就給一些折扣立刻出貨。」郭柏成說。他預估這波原物料漲價,會持續到三月間。
一位預拌混凝土業者表示,原則上,只要原物料漲價就會反映在成本上,只是可能有三至六個月的時間差。
成本增幅 須自行吸收
「大家都怕了,若成本仍超出負荷,雙方(建商與營造商)就會斡旋協商,通常結果是各吸收一半(超出的成本)。」品嘉建設董事長、房市專欄作家胡偉良表示,大建商對於消費者和營造廠較具議價能力,尚可勉強調價,但小建商抬價能力差,成本多半都得自行吸收,近日已聽聞一些小建商轉售土地求生或直接倒閉,「農曆年後,很可能出現連環爆。」
胡偉良指出,最明顯的例子是高雄首件危老案「森森富祥」,「二○一八年五月風光動土時,總統蔡英文還親自到場剪綵,原定去年五月就要交屋,建商卻以缺工、缺料為由拖延,那邊到現在還是一片空地。」
一名業者分析,建商都採高槓桿財務操作,無法等到成屋再賣,有財報壓力的大型上市櫃公司更是如此,因此,「預售推案仍會是主流,除非是老字號、口袋深的建商,才有辦法『先建後售』。」
以預售為主的達麗建設執行副總梁景清表示, 去年九月以前, 鋼筋價格每公噸約一萬四千七百元,之後忽然急跳,但因公司有採購需求,在每公噸近二萬元時,買了一千公噸,比原先預估成本多花了五百多萬元,「換算樓地板面積,每坪成本多了七百元,房子都出售了,多出來的成本也只能自行吸收。」
達麗建設董事長謝志長則說,原物料上漲的幅度,已部分反映在預售價格上,但還是希望能和上游廠商協商,「原物料在這波漲價前,都已預定先買起來,等價格下來再進場。公司推案量夠大,能達到規模經濟的優勢。」
除了原物料暴漲,謝志長透露,現在成本追加的部分,還有因缺工漲價的工錢,令他開始思考「好地段是否不急著賣?」
考量風險 調升管理費
面對工錢與原物料雙漲,目前建商除了先把成本增幅灌入售價,也不排除選擇先開工,邊建邊銷售,以便更精準地抓出成本與毛利。但承攬工程的營造廠,不像建商可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因此報價時除了拉高預估成本,有些也考量風險系數拉高管理費成數,導致營造報價大幅上揚。
對於這一波原物料漲價,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春江水暖鴨先知,原物料價格蠢動,反映在實體經濟,是對經濟復甦的期待。台灣經濟研究院也預估,今年經濟成長幅度為四.三%,較去年的二.九八%來得高。
「錢太多了,理論上黃金與股市應是蹺蹺板(指一升一降),現在黃金跟股市卻是一起漲。」張建一認為,幸好經濟成長的同時,物價卻緩漲,所以不會導致通貨膨脹,他預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今年將小漲一%。
面對原物料百年大漲,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憂心地說:「這種市況不僅壓縮了小建商的生存空間,對買方來說,選擇變少、議價空間小,不利消費市場。」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