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擁三優勢 力守五成高毛利
車用製程固盤、先進製程遙遙領先對手
作為全球第一個將晶圓代工服務做到毛利率逾五成的領導廠商,台積電第二季毛利率下滑引來諸多討論。除了積極布局海外,先進製程研發也持續前進,台積電要如何確保毛利率目標?
撰文‧譚偉晟
「客戶會支持我們在海外擴張,我們會朝毛利率五○%目標來努力。」在七月二十六日股東會上,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再次強調達成目標的信心,憑藉製造技術領先、客戶關係緊密,讓台積電加速擴張的同時,也力拚獲利成長。
毛利,向來是企業獲利的重要基石,也是基本面發展的關鍵指標。也因此,當台積電公布第二季財報,毛利率從前一季的五二.四%掉到五○%,自然讓外界出現雜音,憂心台積電的毛利率是否會面臨五○%保衛戰。
針對第二季毛利表現,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認為,「比預期差的原因,匯率是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因為有插隊的車用項目,擠掉一些利潤較好的產品。」
台積電財務長黃仁昭提到,新台幣匯率從去年一美元兌換二十九.四三元,到今年變成二十八元,成為影響毛利率兩個百分點的主因。蔡明彥則強調,車用產品對應的成熟製程,於毛利率表現也相當不錯,「台積電的二八奈米折舊都攤提完了,良率也很穩定。但這是各地政府的請託,價格上或多或少會有影響。」
高單價晶圓加持成獲利關鍵
觀察台積電毛利率五○%的長期目標,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認為,在台積電技術領先下,「沒有太大問題。」除了大客戶積極採用先進製程,台積電內部也持續改善製程效率,藉此降低生產成本。
衝高獲利的火車頭,仍是台積電的最先進製程。「你看第二季台積電的最先進製程,七奈米與五奈米就占了四九%。」吳金榮說明,先進製程的高售價成為台積電衝高毛利率的重點,「現在五奈米晶圓一片要價一萬二千、一萬五千美元,可以賣到這麼貴。」
有了高單價晶圓加持,台積電的產品組合愈來愈好,ASP(平均銷售單價)持續向上。根據調研機構IC Insights報告指出,二○一七年台積電擴大七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服務後,每片晶圓價格的走勢就一路從一三五○美元,爬升到突破一六○○美元,成為台積電毛利向上的關鍵。
同時在先進製程研發上,台積電也嘗試提升生產效率,「設備利用率提高,成本就能下降。」資策會資深產業分析師鄭凱安解釋,因先進製程步驟更多,單位時間生產的晶圓數量相對更少。特別是動輒四到五億美元的EUV(極紫外光微影設備),不但要避免產線效益不佳,如何確保高良率更是關鍵。目前台積電的三奈米製程已進入試產階段,據了解,與國際競爭對手的良率相比,已高出逾四十個百分點。
「先進製程設備愈來愈貴,良率沒到一定水準根本做不來。」蔡明彥指出,面對全球晶圓代工廠在先進製程的速度競賽,只要良率提升,台積電的毛利率自然能維持高檔。
甩開英特爾霸主地位難超越
不過,市場自然也擔心,當英特爾(Intel)對於晶圓代工業務愈來愈重視時,台積電是否也將面臨激烈競爭?
吳金榮觀察,「英特爾後面要接高通的訂單會有問題,因為雙方未來是敵人。」由於高通持續推進筆記型電腦處理器(CPU)市場布局,未來雙方將直接在CPU市場對決,這讓雙方合作仍有變化;同理,在伺服器市場中,英特爾與顯示卡大廠輝達(NVIDIA)也是競爭對手,輝達恐怕也難有機會選擇投片英特爾。
很顯然地,台積電定調只做晶圓代工,不發展品牌的策略,是客戶青睞的主因;加上製造良率也是不能忽視的關鍵。吳金榮表示,「台積電價格比別人貴,但良率好,且交貨時間絕對準確。」這也是英特爾在晶圓代工業務難以超越台積電的主因。
支援車用晶片有助穩定毛利
當前,全球晶圓代工產能持續供不應求,讓晶圓代工廠都在布局擴產計畫。但擴產之後,究竟會不會影響平均單價,甚至是獲利表現?研究機構以賽亞給出了答案。
以賽亞調研報告顯示,台積電在日本、德國的擴產計畫都會以成熟製程為主,特別是德國計畫以車用產品為重點。報告並指出,「雖然車用產品驗證時間長,驗證流程也較消費性電子繁瑣,但相對來說,轉換供應鏈的難度也更高。」多數車廠一旦決定供應鏈後,就不太輕易變動。
此外,雖然生產車用產品的成本相對較高,但車用晶圓價格比消費性電子產品貴,加上擴產計畫也可能獲得當地政府補助,以賽亞相信,台積電長期毛利率有機會繼續維持五○%以上。
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持續領先競爭對手,成熟製程也將穩定供應車用市場,降低了消費性電子產品帶來的季節性因素影響,這對於台積電穩定毛利頗有助益。蔡明彥認為,「除非產能供過於求,導致產能利用率不足,毛利率才會下降。」但目前看來,台積電的毛利率長線仍有向上空間,晶圓代工龍頭地位也將穩固不動搖。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