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調成高薪、跨產業搶人,為什麼還是招不到人?
缺工成新常態
疫情加劇缺工現象, 4大產業首當其衝
104人力銀行的徵才資料庫顯示,2023年10月上架104人力銀行的工作數來到史上最高,達108萬個。其中,又以「住宿/餐飲服務業」「批發/零售/傳直銷業」「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相關業」和「一般製造業」4大產業最多。換句話說,這些產業急需人力。
104人力銀行資深副總經理暨人資長鍾文雄指出,第一線人力不足最直接反映在店面營業時間、座位縮減,「有些咖啡店5、6點就關門,消費者的便利也會受影響。」
事實上,企業整體求才難度都在提升。104人力銀行《2023人資F.B.I.調查》顯示,2022年企業整體招募成效比2021年差,人才平均招募天數從45.5天延長至47.7天,自願性離職率也從12.8%增加至19.9%。簡而言之,多數公司經常處於人員補不齊的情況。
造成缺工問題,最顯而易見的原因是新冠疫情。2019年底,COVID-19爆發,台灣政府實行防疫、邊境控管和三級警戒,「這對餐飲和旅遊業衝擊很大,很多業者不得不裁員或放無薪假。」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就業服務組組長吳淑瑛表示,這些行業在疫情間流失大量員工,疫後復甦又面臨強勁的人力需求,可是離開的員工大多已找到其他工作,很難及時回補,成為缺工最嚴重的行業別。
反觀科技業,因為台商回流、台積電擴廠,產生激烈的搶才現象。2022年1111人力銀行進行「科技業缺工調查」,除了產線基層人力缺口,也急需中階技術人才。許多企業一改過去只招募名校本科生,超過3成擴大徵才科系、近2成下修學歷門檻,並開始跨產業搶人。
鍾文雄表示,過去餐飲、旅遊和批發零售業的人員互相流動很正常,但現在跨產業搶才愈來愈頻繁,「有食品業人資長跟我說,他們公司的主廚被科技業高薪挖角,可以看出挖角已經有多元人才趨勢。」
面對缺工問題,不少餐飲和旅遊業者紛紛調薪,希望能吸引人才,但問題是大家都在搶才、都有調薪。吳淑瑛指出,有些業者雖然加薪,但工作量也相對增加,所以實質上的吸引力不大。再加上,服務業本質上以人力為主,產業升級速度較慢,不像製造業可以透過製程改善或自動化節省人力,「未來可能會一直缺人。」
2028青壯人口將拉警報,勞動力短缺恐為新常態
然而,這項挑戰已經不是短期問題,勞動力缺口恐將成為新常態。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的出生率自2015年開始一路下探,幾乎每年減少1萬名新生兒,2023年上半年再創新低,僅6萬6000名新生兒。
低出生率連帶使社會新鮮人的人數大幅下降,教育部統計處指出,2018年前畢業生人數有30萬人,之後便逐年減少,推估2031年畢業生人數將跌破20萬人。對企業來說,這不僅代表愈來愈難引進新血,也要開始搶高階人才。
另一方面,人口老化使勞動主要人口年齡提高。國家發展委員會(下稱國發會)數據顯示,15∼64歲青壯年人口在2015年達到高峰後,便持續走低。目前雖然仍達全國人口數的2/3,但估計2028年會跌破此線,2033年整體勞動力重心會從現在的40∼49歲,轉移到50∼59歲。
2025年,台灣也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以上人口達20%。然而,對就業市場來說,雪上加霜的是,台灣中高齡勞動率參與率明顯比美國、南韓和日本等國低很多。
國發會副主委施克和曾公開表示,人口紅利減少的速度比預期快,政府預計要在2030年前引進40萬外來人口就業,才能解除警報。
新世代工作價值轉變,薪水不再是職涯選擇主因
更令雇主頭痛的是,不只有外患,更有內憂。新世代工作者追求的工作價值和內容有很大轉變:愈來愈多人重視時間彈性、自由度和自我實現,不想當朝九晚五的小螺絲釘。Yes123求職網2023年3月公布年輕人夢幻職業調查,工程師、社群小編和網紅名列前茅。
這些新興職業,會影響傳統工作嗎?以外送平台為例,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統計,台灣外送員人數從2019年的4萬5000人增加到2022年的14萬5000人,3年就翻了3倍。
104人力銀行進一步調查,發現外送員大多來自製造業的基層和餐飲服務業;其中,有4成的人想持續做外送,只有1成8願意轉職餐飲業。鍾文雄表示,可以說這些缺工的產業,其中有一部分的人被外送平台搶走,但要把他們吸收回去,也不是那麼容易。
從求職者角度出發,反思職缺條件是否吸引人?
不僅職業選擇改變,疫情帶起的混合辦公風潮,也成為年輕人選擇工作的考量。《WTW 2023組織與人才關鍵報告》指出,吸引Z世代人才最關鍵的因素不再是薪水,而是職涯發展機會。他們相當在意公司是否提供彈性工時和員工福利,以及工作內容能否找到使命感。
面對勞動力市場人力短缺的嚴峻挑戰,長期在第一線的吳淑瑛表示, 政府持續舉辦徵才、就業博覽等媒合活動,為的是解決就業現場長期存在招募者和求職者資訊不透明的問題,「有人在找工作,有工作在找人,但互相看不到。加上雙方在薪資和工作環境的期待有落差,就會造成缺工和失業現象並存。」為彌補訊息落差,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和民間人力銀行必須扮演搭橋角色。
為了鼓勵企業雇用中高齡填補人力缺口,勞動部更推出獎勵政策,訂定「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計畫(2023-2025年)」,提供中高齡失業者職業訓練、媒合及就業獎勵津貼等;至於企業,只要雇用中高齡的業者,就能申請輔具等相關補助。
針對疫後缺工最嚴重的餐飲、旅宿和航空業,推動「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除了提供雇主補助和勞工就業獎勵,政府也會提供產業輔導服務。舉例來說,勞動部協調經濟部,輔導餐飲業者導入智能點餐,以減少人力需求、提升現場效率。
政府出力幫忙,企業也得想辦法自救。「目前看到最大的改變是,愈來愈多公司主動出擊了。」鍾文雄表示,過去公司大多被動等求職者投履歷,現在明顯花更多時間在104人力銀行撈資料,「單看人資主動找履歷的次數,2021年到2022年增加了27%。」
不只主動出擊,業者徵才的思維也必須轉變。WTW韋萊韜悅組織、人才與獎酬諮詢總經理姜欣嵐觀察,台灣企業傳統的想法是:「我付錢請你來上班,我才是老闆。」現在大家會從求職者角度出發,反思公司要提供哪些工作條件,才能吸引人才。
當缺工成為長期現象,企業招人喊出高薪不再是唯一解法。要破解人才荒,不能再用老招式,必須學習新攻略。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