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價值與功利主義掛鉤的現代社會下,工作倦怠變成一種危害身心的心理疾病,或許我們需要重新定位工作的意義,來找回初衷與熱情。
撰文/林仁廷
工作倦怠、身心耗竭
志明在職場擔任組長,然一年多來公司政策矛盾,一邊是主管要他提高績效,一邊是組員爆氣抱怨,志明身為中間管理職,要安撫組員,自己也常加班填補空缺,長期下來變得入睡困難、早醒,甚至失眠,也開始偏頭痛及胸悶。家人則發現原本活潑的志明變得不想說話,回家後只是看電視,不是易怒就是唉聲嘆氣。志明越來越不想上班,連起床都很困難。
志明「工作表現變差」、「互動冷漠」及「各種身心症狀」,其實就是耗竭(Burn-out,燃燒殆盡),是長期壓力下身心急速消耗的結果,職場「工作倦怠」造成了情緒、精神和身體的三重疲勞。像是原本滿腔熱血的醫護人員,長期過勞下還被要求對每位病人服務至上,當他們被榨乾,也只能冷漠、機械化的回應。
「我每天都覺得好累, 像行屍走肉一般⋯⋯」身心反應是種自我保護,它不知道你實際上發生什麼事,它只能否認情緒以減少你的挫敗,而坊間毒雞湯並非解決問題,反而勸說「誰不是這樣生活」、「沒有不辛苦的工作」來掩蓋真實感受,讓你繼續忍耐。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克里斯蒂娜. 馬斯勒(Christina Maslach)在1976 年定義了「職業倦怠」—指以人為服務對象的職業領域中,個體出現情感耗竭(失去心力)、去人性化(只剩下工作角色)和個人成就感降低(自我效能降低、自我懷疑)的心理疲勞。到了2019 年,職業倦怠已被納為心理疾病的一種。
簡單的說,如果你起床一想到要上班就感身心疲倦,覺得每天在做的事情除了混口飯吃外沒有任何意義,就可能是工作倦怠的前兆。
你的倦怠來自何處?
要解除工作倦怠,首先要意識到自己正處於耗竭的身心狀態,並檢視耗竭來自職場哪一層面?依社會心理學的三因素「情境」、「團體」、「個人」解析,大致是以下原因:
1.情境面:工作過勞,沒有休息
不是你自己想做多,而是職場規定(如:行政的繁文縟節)和不完善的人事制度(如:人力常態性補不滿)迫你勞心勞力、體力超支、情緒過勞又沒有足夠休息,心理當然很快枯竭。
2.團體面:派系內鬥,疲於應對
有時候工作再怎麼多,同事們互相打氣都還能短暫撐過共同困境,但若是辦公室派系內鬥,例如支持組長的跟反對組長的互打擂臺,結果平常怎麼做都要小心提防或擔心被暗算,內外夾擊的壓力也會令人倦怠。
3.個人面:工作跟自己無關,無意義感
如果工作只為了餬口,那做久了自然會感到無意義和倦怠。人與工作的關係,理想上應是個人透過勞動將他的想法和能力實現出來,達到自我實現,獲得啟發和滿足感。然現代最普遍的僱傭勞動,工作只是求財,只是勞資交換以求生存,做的工作是他人制訂規格/框架的內容及角色,如果不合適也只能削足適履,長期的認知失調與忍耐便會扭曲自己,此勞動困境稱為「異化」(alienation),是社會學大師馬克思所提,指當你無法感受自己與從事工作間的關聯性時,那種疏離會令人感到無意義、瑣碎無聊、不知為何而戰。例如你是公司量產蘿蔔糕的生產線員工,跟你賣出自己調製的招牌蘿蔔糕,同樣是勞動生產,後者連結自我價值、消費者回饋,做起來就特別有感。
倦怠如何改善?先恢復與自己的關係
倦怠要如何改善呢?首先面對困境時不要自我放棄,環境雖不會自動改變,但我們可以創造選擇,重新檢視內容和設定工作的意義,恢復與自己的關係,重燃對生活的熱情。可多與他人討論自己的困境,明白自己遭遇到了什麼、在乎什麼,對工作有什麼願景與價值,知道自己的喜好和限制,才曉得後續該怎麼調整。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1.面對工作過勞:選擇界線與溝通
面對工作過勞,要意識自己的權益,評估自己的能力與性格,找同事結盟,一起討論如何「向上建議」跟主管溝通。溝通不一定有用,但你有所選擇與行動,會知道底線在哪,萬一要離職也才能事先規劃。
多數主管較禁不起部屬當面否定,故溝通時也需要技巧輔助,「向上管理技巧」是包裝資訊呈現的方式讓主管好吸收,推動他達成目標,同時獲得你想要的支援或資源,使雙方都滿足需求。相關技巧可上網查進一步資訊。
2.面對派系內鬥:轉移焦點到「專業化」
經營辦公室關係是另一門學問,如果不擅交際可以不勉強自己,改做好本分跟同事們公平分工、友善合作即可。人際部分建議「被動式交友」,即減少社交時間改至專業提升,就像在學校一樣,當你能力越好且不吝分享時自然就有人欣賞和靠近,然後再從這群人裡找到願意同甘共苦的同事,一、兩位就足夠了。
「專業化」的意思是你為了解決問題,主動將工作內容拆分,發明出讓它品質更好、效率更佳或架構清楚的工作辦法。例如說:你是活動承辦人,你設計流程網路化且自動回覆,準確又快速,同事們覺得你厲害也會向你請益,說不定就發展出好的情誼。
3.面對工作沒意義:創造選擇與樂趣
要讓工作產生意義,可在容許範圍內讓自己也得到樂趣。
例如我在學校擔任心理師,但平常也要演講,我的思考點便是「既然都要做,那要怎樣才能讓自己也獲益、找樂子或學新技能。」於是找講師時會先找自己沒接觸過的領域,看看其他專業在做什麼,帶給聽眾也帶給自己新的視野,也許這些知識和資源日後都會派上用場。
另一種樂趣是私下分享自己的專業,在網路書寫、分享工作經驗供他人參考,利他的同時也能牽引出更多火花。像知名國小老師林怡辰,在粉專分享她當老師的觀察歷程和實用教學,便令許多家長、老師互相理解彼此,立場不再相對,這便是她創造的工作意義了,後來她出書、巡迴演講、錄影音,牽引出更豐富的職涯。
沒有選擇就自創選擇,但真的毫無選擇時可能就要考慮離職了。
結語:從「工作倦怠」中重新定位工作意義
大家知道一尊六到十五萬元的等身矽膠娃娃嗎?我看了報導後才知道訴求性愛功能的人大約只有十分之一而已,多數人是當成家人、寄託、陪伴的。「郭大」是娃友也是販賣業者,他原本從事廣告業務,卻因疫情陷入困境,他偶然進入購買矽膠娃娃的小眾團體,因認識這群人而決定投入經營,郭大並不只是賺錢而已,他還做「去羞化」、「正向宣導」,讓外界用健康的眼光看娃娃,他說服太太賣掉房子投資,設推廣協會、開咖啡廳供娃友聚會分享,讓他們能公開交流,不再偷偷摸摸。郭大一路走來並不容易,起初他的店還被社區連署強迫搬遷呢。
職場困境會帶來倦怠感,但「倦怠並非能力不足」,是迎合他人及體制而長期失調的結果,倦怠感提醒了我們該做一些校正,讓自己不該是機器,提醒我們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郭大主動面對困境、學習新知,他反而看到了不一樣的路,當他重新定位工作意義,現在的他對此有份使命感,夫妻攜手打拚,婚姻事業更上軌道。如果你也有工作倦怠,除拆解現下原因作出改善,也可藉機檢視職涯未來是否要調整。
1.短期面:建立壓力應對機制
倦怠感是種心理狀態,壓力通常是它的觸發點之一,最好的方式是正視壓力並建立應對機制。回想一下自己有哪些抒壓方式吧,是否能警覺壓力警訊,是否有健康的抒壓習慣(如冥想、聽音樂或運動),如果都沒有,現在就建立吧。
2.長期面:著眼更遠的未來
假如你的工作一成不變,那麼倦怠感可能在提醒你「更長遠的未來你期待什麼?」該開始思索什麼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想投入什麼主題讓自己更開心。很多人此時會選擇「創業」,結合工作能力和瞭解市場需求,思考如何化為生意/工作,建造過程雖然辛苦,卻很有工作意義,是種自我實現。
工作倦怠是一個提醒,讓人重新檢視與定位自己工作/生活,知道什麼是最重要的,有了價值的順序就知道怎麼調整,即使暫時無法離開工作,也知道未來還有道路和選擇。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