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擱淺世代大作戰

找到的工作被取消、留學去不了、當兵也「塞車」

這一年如何不空轉…… 搶救擱淺世代大作戰


文●馬自明、游羽棠 攝影●駱裕隆
全球疫情確診人數再創新高,台灣無薪假人數也持續增破三萬一千名、超過一千家廠商申請,經濟烏雲籠罩下,許多年輕人被迫成為「擱淺世代」。

疫情打亂年輕世代腳步 「至少三到五年,前景非常不清楚」

「這個世代受到的影響,(將會)是一年、一年發現的,」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認為,疫情對世代的潛在衝擊,不會只是短期現象。年輕人求職不順,生涯規畫大亂,對未來迷惘,而疫情真正摧毀的,是他們的信心。

「 第一次遇到(職位)被取消很崩潰,一開始會思考,會不會是我過程中做錯了什麼?為什麼我是被取消的那個?很懷疑自己,各種負面情緒都來……。」田元彥(化名)是台大財金所的高材生,從去年九月開始,他練面試技巧、練英文,到處投履歷,但今年以來,超過十家以上的公司對他說不。

「因為疫情(面試結果)一直沒消息,所以爸媽開始很焦慮,一直把關心加諸在我身上,對我來說壓力很大,」政大經濟系畢業的朱永青(化名)也說,他去面試求職,都不再跟父母說,還為了不回家拿錢,偷偷申請失業救濟金。

他們縱身躍入職場的大海,卻半途擱淺。該繼續找工作?或先當兵?還是回學校念書?他們沒有頭緒。

他們也不是少數。根據人力銀行一○四的調查,今年三月到七月,全職工作職缺比去年同期少了四十六萬個;其中,接受新鮮人的職缺,也一共少了十四萬個(詳見第五十頁圖)。

「職缺要再開出來,至少等到九月!」一○四資深副總經理晉麗明表示,「四、五月份關店潮,六月份恢復正常,九月人力需求才會真正回溫,」可是,他強調,即使到了九月,「企業對開缺可能仍然偏保守。」

擱淺的現象,全球皆然。「每個人的人生都被顛覆了,」BBC報導稱,英國至少有一百萬的年輕人沒工作;《時代》雜誌(Time)指出「剛畢業就碰上壞經濟,影響是全面性的,短期是未來的收入,長期是他們的健康與快樂。」

「沒有國家可以偏安,大家都綁在一起,」晉麗明說。雖然台灣防疫有成,但「擱淺」的處境,與其他國家別無二致,年輕世代的人生計畫表,被迫重新改寫。

「這次新冠疫情會突然讓他(指年輕人)的前景,至少三到五年,非常不清楚,」台大國際企業系教授吳學良指出,「學生會short sighting(短視),不會去做長程規畫,對生涯規畫趨於保守。」

簡立峰的兒子本來今年要去美國留學,但因疫情而暫緩,決定先當兵。可是,「連當兵都塞車了,你就算想要當兵,也不知道哪四個月去當,」他說,「兵役可能一直拖,如果拖到明年夏天,就是說,用十二個月去等,當四個月的兵。」

但他更憂慮的,其實是台灣整個世代對外「斷鏈」。

海外留學生有斷鏈危機 沒有學長姊傳承,學習恐怕大打折

「時間拉長兩、三屆的話,會讓整個(台灣)社會跟世界的連結,某種程度斷了一個小世代,」簡立峰指出,疫情後出國的留學生,將變成「第一代留學生」,他們沒有學長姊,沒有人可以傳承經驗、介紹人脈。

往好處看,人才「斷鏈」逼迫留學生獨立;但往壞處看,因沒有學長姊照顧,他們容易遭遇挫折,除學習成果打折外,也難以與當地人才深度、緊密交流。如果疫情拖得更久,學生更晚幾年去留學,台灣與其他國家往來也可能削弱。
出國計畫被擱淺的台灣留學生,將因「斷鏈」徬徨;而留在台灣的學生,則面臨留學生「滯台」的競爭壓力,搶走職缺。

藝珂人事顧問台灣、韓國總經理陳玉芬今年找實習生,就觀察到一個異常現象:過去都是台灣本地畢業生來應徵,但今年意外冒出許多外國學歷者,而且,她多位主管級的朋友,都遇到類似狀況。

「這些留學生來應徵,表現都很厲害,獨立強,外語又強,這些特質都是外商喜歡的,」她說。

中研院研究員林宗弘指出,台灣去年拿留學簽證的海外留學生,包括美、日、澳洲等,共約四萬名。他們在疫情期間歸國,若不再回到國外念書,改在台灣就業,一方面將成為重要人才,一方面也會是本地畢業生的對手。

出國留學,要自力更生;留在國內,競爭壓力變強。不論往哪裡,路都比過去難走了。

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認為,台灣過去的模式是「打安全牌(play safe)」,找一個安穩的工作,做到退休,「但這種模式,在接下來的二十年,很可能會被打破。」他說,這個世代要盡早體認,世界高度不確定,必須提早應對。

台灣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口超過七百萬人,約占總人口三成,而他們未來三十年的競爭力,將直接決定台灣未來的國力強弱。當年輕世代「擱淺」,該如何拯救?
建議年輕人先找小的、可忍受的工作 或給兩年緩衝,到偏鄉地區幫助弱勢

首先是個人的因應。智緯管理顧問總經理張敏敏強調,年輕人不要因疫情而空轉,或選擇延畢,應該持續努力找工作,「大工作沒有,就找小工作,沒有喜歡的工作,改找可以忍受的工作。」

她建議,第一,善用人脈,包括同學、老師或者親戚,尋找潛在的就業機會,提前卡位;第二,主動丟履歷,不要害怕被拒絕,就算當下沒有職缺,疫情結束之後,你的履歷仍會在企業重新招募時,再跳出來。

剛畢業的朱永青就是不願被擱淺的一群,「我得想想如何利用這場疫情?要找一些事來做,雖然大家都遇到這狀況,但我如何讓人覺得,我跟其他學生不一樣?所以就加入朋友的新創團隊。」

再看政策面,觀光教父、長期關注青年議題的嚴長壽提出建言:「也許現在是最好的機會,把學了一堆學術理論,但卻沒有實務基礎的學生,由政府補貼,進入產業。」他認為這有兩大好處:第一,受經濟衰退衝擊的產業可以繼續運作;第二,學生可從工作中學到技術。

或者,「就讓年輕人下鄉,政府付錢,學生到偏鄉兩年,去教育弱勢的地方,」他指出,這兩年的時間,可以給新鮮人緩衝,甚至有機會改變社會,「這比發消費券,更有意義。」

「碰到疫情或全球性經濟蕭條時,要為十年、二十年的未來做準備,這是政府應該做的投資,」他呼籲。


▲ 2020疫情大流行,指標性的台大就業博覽會以及企業巡迴各校的徵才講座紛紛取消,部分畢業生因而延畢、先服兵役,等待機會。

遠距上班實現在地國際化 即便留在台灣,也可領外國高薪

簡立峰提出的對策,則是「在地國際化」。

「(年輕人)可以在地化,但拿到國際的工作機會,」他舉自己的外甥女為例,在台工作、遠距協助跨國企業做資料分析,「她的收入,比全職時還高,因為拿的是外國薪水!」

打開全球最大的人脈網站Linkedln,搜尋美國企業開出的遠距工作,跳出四萬個職缺,在歐洲有八千個,連遠至俄羅斯、印度,都有一千個工作機會!有的職缺甚至標註:「一○○%遠距。」

簡立峰認為,這世代將是「遠距的第一代」。因為歐美國家在疫情中的表現「掉漆」,而台灣防疫成績讓年輕人認同感增強,更願留台工作、讀書,對歐美不比過去嚮往。

而且,人在台灣,卻做海外工作,領國外的高薪,這樣的機會將越來越多。

「跨國企業會把工作逐漸往亞洲丟,因為亞洲終究是最大市場,」他認為,出國將不再是「飛到國外」,年輕人在台灣運用網路,一樣可以在國際企業工作,同時,合作對象也不必偏好美國,任何國家都是選項。

他最擔心的,反而是台灣防疫做得太好,對於與國外遠距合作,不感到急迫。「世界各國都去做(遠距),而我們漏掉的話,就可惜了。」

因此,不僅是年輕人本身要採取行動,產業界乃至政府,也應投入開創與國際遠距連結的機會。

疫情終究會過去,但時代的烙印會留下,台灣社會必須共同面對年輕世代的集體擱淺現象,協助他們回到職涯的大海,如同吳學良所說,在「疫情過去後,當第一個可以衝出去的人!」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第1707期

本文摘錄自‎

搶救擱淺世代大作戰

商業周刊

2020/第17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