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租公、節稅族群新歡 一季規模即突破七百億元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月月配ETF,被熱愛月配息、愛避稅的投資人看上,在九月除權息前,五天內躋身台股第三大高股息ETF,效應還在持續擴散。
文/洪綾襄
台股近期進入修正,但盤勢最穩的不是這幾年最熱門的高股息ETF,而是「月月配」高股息ETF(交易所交易基金)。
國內首檔月月配ETF——復華台灣科技優息(○○九二九)自上市以來,不僅每月配出高息,日前也迅速完成填息,上市不到四個月,規模數便突破七百億元;接下來,還有兩檔月月配ETF也即將開募,到底月月配ETF是在紅什麼?
▲ETF規模與種類迅速成長,成為國人熱愛的投資理財工具。彭世杰/攝
九月十八日, 規模逾三五○億元的元大台灣高息低波(○○七一三)、一四五億元的群益台灣精選高息(○○九一九)、凱基台灣優選高股息(○○九一五)、大華優利高(○○九一八)等四檔台股高股息ETF進行除權息,大盤因而承壓,爾後這四檔ETF也一度呈現貼息。
此時只有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因九月十九日除息、九月十八日是最後買進日,投資人為搶進收高息,在五個交易日內湧進一四一億元,不僅將其規模推上七百億元,也搶下當日ETF成交量第一;隔天的除息日開盤再上演秒填息,成交量拿下當日最高。
具兩大優勢 月月配成爆款
搶這一波能有多少股息進帳?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這檔復華台灣科技優息今年六月才成立,正好搭上七、八月的除權息旺季,因此每個月都能配出每股○.一一元的高利率, 換算單月股利殖利率超過○.六%,推估全年收益率超過八%。而且該ETF配息來源不只股利,還有價差,其追蹤指數「台灣上市上櫃科技優息指數」過去五年年化報酬率高達一五.九%。
換句話說,這檔復華台灣科技優息自上市至今的表現,不僅讓投資人每月有現金入帳,還有雙位數的價差可賺,帶動投信業界掀起「高股息」加「月月配」旋風。
十月十六日,兩檔月月配的ETF——中信成長高股息E T F(○○九三四)和台新台灣永續高息中小ETF(○○九三六)將同時開募。
其中,中信成長高股息ETF在選股時,更強調成長機會與高填息;至於台新台灣永續高息中小ETF則是在永續、高息之外,唯一訴求「中小」的ETF,與市場同儕持股重疊率在二成以下,可補足投資人在中小型股上配置的不足。
台新投信量化投資部主管黃鈺民指出,中小型股相對大型股成長潛力大,長期表現勝過大型股,同時加入永續與高息,篩選出財務體質穩健、獲利穩定的公司,長期股價表現突出,波動亦相對穩定。
到底為什麼月配能比季配、年配更能打動這麼多投資人?首先,當然是每月都能有現金流。過去大家把資金放在房市裡固定收租,為的就是穩定的每月收入;但近來政府積極打房,對於持有多戶房產者愈來愈不友善,「月月配ETF」便打中這群人的需求,如果都能如計畫中順利進帳,可說是比當包租公還輕鬆。
理解三件事 釐清配息來源
第二,這個現金流相較之下被課稅的機率更低。為什麼?中國信託投信指出,由於二代健保課徵門檻為每筆二萬元,月配息更為分散,因此相較於年配和季配商品,能降低遭課徵補充保費二.一一%的機會。以復華台灣科技優息來說,以其股價十七元換算,由於是月月配,只要投資總額在三○九萬元以下,每筆收到的股利就不到二萬元,因此即可免稅。
但若是季配的國泰永續高股息(○○八七八),以其股價二十元換算,由於是季配息,投資總額必須低於一四八萬元,每筆股息才能低於二萬元,否則就要被課補充保費。
此外,若配息來源是資本利得的部分,也不需要課稅。黃鈺民說明,月月配ETF有兩大配息來源,分別為股利收入與已實現資本利得,而台新永續高息中小ETF的成立時間非台股除權息旺季,預計初期配息來源會是已實現資本利得成分居多,而資本利得是不課稅的。因此對於高資產需要每月現金流,且有稅務規畫的投資人來說,月月配也能符合他們的需求。
不過,真的能夠做到每月都配發現金嗎?申購前有三件事情要先理解。第一,傳統月配息商品多為債券等固定收益商品,每月本來都有債息流入,但絕大部分的公司股票股利都是年配,也不保證配發現金;像是去年壽險股獲利大幅衰退,多家不配股利,便收不到那麼多股利。
就算經過機制設計,真的能配出每月高息,但若市場在配息金額確定公告後,才大舉湧進買盤,一旦調度不及,就會稀釋配息,反而讓長期持有者吃虧。
第二,為了因應配息前後的申贖與配發,有愈來愈多基金公司採取平準金機制來維持配息。但這也引發了疑慮。有投資人擔憂,部分ETF為了配高息,收了錢卻不投資,而是轉到平準金因應配息,不僅比率過高,啟用資訊也不透明,「等於是把自己的本金配回給自己。」
▲將於11月掛牌的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精選高股息與高成長個股組成月月配ETF。彭世杰/攝
平準金規範 投資前宜了解
因此,金管會要求九月以後,只要有使用收益平準金機制配息的ETF,都要揭露其政策,而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就揭露其配息來源可能來自收益平準金。
即將開募的中信和台新兩檔新商品,則是沒有平準金機制。業內分析,若沒有平準金機制,為了避免配息稀釋,基金公司就必須另外從初級市場進行買賣,才能因應除權息期間的配發與申贖,但可能的副作用就是基金規模無法擴大,不利基金公司搶市占。
台新黃鈺民指出,未來若主管機關對平準金制度有明確使用規範,投信公司就會依規範修改相關規定。
第三,最重要的績效,高股息月月配ETF到底能不能打敗傳統權值型ETF?這還需要時間來驗證。因為目前看來各家選股邏輯差異甚大,且長期投資應該要看總報酬。
若只是搶短線配息,除息後即賣掉,不僅要扣交易稅,還有管理費和匯費等,各種變動都有成本。只能說,「月月拿現金」的心理感受,無價。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月月配ETF當紅 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財訊》
2023/10月 第695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