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訊大擴產劍指台廠 短中長期效應解析

iPhone供應鏈染更紅被稱「果鏈三傻」砍價也要搶單


中國電子代工廠立訊在中國昆山大擴產搶iPhone訂單,再加上日前冒出的聞泰、比亞迪等陸系供應商,究竟對諸多台灣組裝供應商有何影響?

撰文‧王子承


▲立訊近兩年迅速崛起,除了在中國四處擴廠,也在台灣獵才、投資公司。右一為立訊董事長王來春。

最近幾個月蘋果供應鏈不平靜,日媒報導,中國代工廠立訊精密傳出祕密在江蘇昆山興建製造基地、劍指iPhone訂單,一時間紅色供應鏈對鴻海、和碩等台系組裝供應鏈的威脅,甚囂塵上。

根據《日經亞洲評論》披露的數據顯示,此次立訊擴產後,iPhone組裝產能將從二○二一年原本的六五○萬支,增加到二二年一千兩百萬到一千五百萬支之間,乍看之下翻倍的產能,對現有供應鏈勢必造成影響。

立訊過去就是蘋果的零組件供應商,近年更因為替蘋果組裝耳機AirPods崛起,後來陸續切入智能手錶Apple Watch組裝,並在二○年收購緯創的昆山廠,正式進軍iPhone組裝業務,成為陸系組裝代工廠中,令人無法忽視的存在。

無獨有偶, 另一陸系代工廠聞泰科技也正在多地架設產線,意圖爭取過去主要由鴻海、廣達負責的筆電MacBook組裝訂單。聞泰成立於二○○五年,過去主業是手機ODM(委託設計代工),後來也切入筆電代工事業,並且在近兩年陸續收購功率元件廠安世半導體(Nexperia), 以及歐菲光的蘋果手機鏡頭模組業務,成為中國另一積極切入蘋果供應鏈的陸系代工業者。

另外,鴻海過去二十年的老對手比亞迪,二○年也被知名蘋果分析師爆出,有望獲得蘋果iPod、iPad的代工訂單,讓人不禁好奇,紅色「代工」供應鏈是否真的兵臨城下?對台廠的短、中、長期影響又是什麼?

對此,一名關注手機供應鏈多年的資深分析師就向本刊表示,「雖然立訊剛進來先試做,不可能有太大的量,但長期來看(對台灣)一定會有影響。」
短期威脅填補過去緯創位置

先看短期。分析師透露,二○年開始切入蘋果手機供應鏈的立訊, 二一年只獲得iPhone 13 Pro約一○%的代工訂單,在整體iPhone代工的市占率預估也僅有二%,「基本上,就是填補過去緯創的位置。」

在分析師的評價中,雖然立訊等紅色蘋果供應鏈來勢洶洶,但到目前為止,對台廠的威脅程度沒有超過原先預期,「這些陸廠,最多只能說表現符合預期。」甚至,若從鴻海二一年在iPhone代工市占率不降反升,從原本的六九%拉高到七五%左右來看,「蘋果推出新機的贏家,至今還是鴻海。」

根據外資分析師預估,就算立訊二二年產能真的如期開出,約也只占整體iPhone出貨量的五%到八%之間,「與鴻海、和碩加總逾九成的市占,還是有很大的差距。」至於其他競爭者部分,一名業界人士表示,聞泰確實正在密集與蘋果接觸,但是否拿到訂單,尚待觀察;至於比亞迪,因為iPad有技術上的要求,應也只是以組裝舊款的iPad為主。

整體而言,基於紅色供應鏈一年來對蘋果訂單的攻掠進度、各廠代工市占率、鴻海對新機的掌握度等,分析師普遍認為,包括立訊在內的紅色供應鏈即使近來動作頻頻,但短期內對鴻海等國內業者的威脅程度,還不到紅色警戒等級。
最壞狀況 陸廠全拿中國訂單

那麼,長期影響是如何?

「最壞的情況,就是台廠生產、在中國銷售的蘋果產品,訂單完全被陸廠拿走。」分析師表示,在中美對峙下,蘋果扶植陸廠供應鏈本來就是既定政策;此外,日前外媒《The Information》披露,蘋果早在一六年就對中國政府承諾,五年內將在中國投資超過二七五○億美元,消息雖然未獲證實,卻也多少佐證中國政府在更早之前,就有意扶植自身供應鏈。

但在政策之外,價格因素也是蘋果另一個可能考慮的重點。分析師表示:「其實立訊、聞泰等業者積極搶單的另一個重要依仗,就是報價『很殺』,自然容易獲得目前急於cost down( 降成本)的蘋果青睞。」不過,他也強調,正因為蘋果急於降低成本,因此,台廠在衝擊可控的前提下,逐漸退出供應鏈,不見得只能以負面解讀,「甚至,對於立訊、藍思、歌爾聲學等勇於接下蘋果單的陸廠,有人是以『果鏈三傻』稱之。」

若進一步以二一年中國市場占蘋果整體iPhone出貨量十六%來看,意味鴻海、和碩、緯創等台廠未來總計可能丟掉十六%的iPhone組裝訂單,但在獲利衝擊部分,影響程度不能等量齊觀,這部分,可從剛大舉收購產能、切入iPhone供應鏈的立訊、藍思財報上,看出端倪。

財報顯示,立訊二一年前三季毛利率十六%,但在二○年同期仍有兩成水準,毛利率跌掉四個百分點;藍思亦有類似情況,二一年前三季毛利率為二四%,相較二○年同期的二九%,少了五個百分點。

「其實,鴻海、和碩現在也已經不想和蘋果玩在一起了。」一名分析師直言,從鴻海近期法說會動向也可以發現, 大家關注重點, 早已從過去的iPhone,轉而關注電動車、伺服器等業務,「因為業界對手機不再成長早有共識。」有業界人士就坦言,鴻海最近幾年早就有多次替蘋果擴產的經驗,但事實上營收沒有增加,「因為iPhone銷售量並沒有一起增加啊。」

不過, 對鴻海、和碩來說,短期蘋果仍是重要獲利來源,因此如何有效轉移風險,仍是一個刻不容緩的議題。

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第1306期

本文摘錄自‎

立訊大擴產劍指台廠 短中長期效應解析

今周刊

2021/第13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