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差代表員工不努力?3步驟找出問題

決策分析

績效差代表員工不努力?3步驟找出問題背後的問題


理財專員怡君本月績效又未達標,身為主管的你發現,她打電話的次數比其他同事少,近幾個月不願意為了衝業績而加班。你認定她工作態度不佳,請人資部對她發出資遣通知。
曾任台灣積體電路公司的營運效率部門主管、內部講師彭建文在《思維的良率》提醒,開除員工是重大決策,處理不好會影響部門士氣,建議應用「問題描述、跨時分析、分層比對」3步驟,辨明員工狀況及問題發生原因,避免懲處失當,也達不到績效提升的目的。

1 描述問題,說明後果嚴重性。使用「3W1H」架構(what,發生什麼問題;when,問題何時發生;who,誰發現問題;how,問題不解決有何後果)描述問題。以怡君的狀況來說,問題可以這樣描述:每月理專的業績目標為100萬,但主管發現怡君月平均僅有50萬,已連續7個月未達標,造成分行收益至少短少300萬元,分行營收排名下滑11名。3W1H能弄清楚問題的嚴重度,提供主管和人資評判,若怡君只是2個月未達標,或許公司還有通融空間。

2 跨時分析,掌握發生原因。比較過去和現在的成績,檢討當下為何發生問題。從近3年的資料得知,怡君去年的每月業績都有達標,今年從1月起就未達標,顯見能力沒有問題,需了解是否有私人因素影響工作。
3 分層比對,找出問題癥結。將所有影響業績的因素羅列,包括:電話撥打次數、上班工時、販售的產品類別、員工服務的客戶類型。將怡君與達標同仁的業務執行狀況一起列表比較,發現達標同仁每周僅比怡君多加班一小時,業績竟能成長2倍,代表其他條件影響業績。

進一步解析得知,達標同仁大部分負責保險型的理財產品,怡君則以投資型產品、散戶為主。2020年受疫情影響,散戶趨向保守,理財產品賣不動,才讓怡君未能達標。因此公司不應以業績為由開除怡君,還由此發現另一個待解決的問題,例如開發更適合散戶投資人的理財產品。(本文取材自《思維的良率》,商業周刊出版。整理 / 簡鈺璇)

閱讀完整內容
經理人月刊第203期

本文摘錄自‎

績效差代表員工不努力?3步驟找出問題

經理人月刊

2021/第2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