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帶路 印概股享受溢價行情
媲美中國的龐大內需市場、廉價的勞動力成本、政策加持等優勢,讓印度成為當今備受矚目的明日之星。而在蘋果領銜下,印度製造更已成為當今產業顯學,印概股溢價行情正式啟動。
文/吳旻蓁
四月,蘋果在印度的布局可以說迎來一個重大的里程碑,在第一大城孟買與首都新德里設立的首間及第二間專賣店終於正式開張。蘋果看準的,是印度作為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市場所具備的潛力,目前在印度十四多億的總人口中,只有約六億人擁有手機,且未來再加上中產階級擴張,勢必能推動銷售成長。
不只潛在市場龐大,蘋果也將印度視為下一個重要戰略據點,從一七年,蘋果平價版iPhone SE系列首度出現印度製造後,去年九月,蘋果也進一步宣布開始在印度生產iPhone 14。同時,蘋果也與合作夥伴合作,在印度生產AirPods和Apple pencil,以及Apple Watch、iPad和Mac的組件;目前蘋果已挑選富士康、和碩(4938)等在印度組裝設備,近期還在印度新增了一家關鍵供應商塔塔,負責建構iPhone的外觀並最終組裝整個產品。
印度為蘋果下一個戰略據點
蘋果正逐步加速提高印度的製造產能,而根據外媒報導,蘋果上一財年共在印度生產了價值超過七○億美元(約二一五二億台幣)的iPhone,據悉,印度生產的iPhone比例已將近七%,對比二一年,這一數字僅為一%;此外,外媒也報導,在截至今年三月的一年內,總共出口了五○億美元(約一五三七億台幣)的iPhone,年增幾乎達四倍。而報導也指出, 蘋果今年秋季有可能會嘗試在印度和中國同步生產下一代iPhone,屆時若成真,將是蘋果手機首度在中印兩國同時生產;部分專家認為,如果蘋果以最積極的速度布局,預估到二五年,蘋果在印度組裝的iPhone比重可能會達二五%。
不只蘋果,近幾年在美中對抗引起的去中國化趨勢下,放眼全球品牌廠、供應商皆加快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出的腳步,對此,除了東南亞外,印度正憑藉自身優勢快速崛起,成為備受市場矚目的明日之星。印度為何得以成為全球大廠趨之若鶩的新基地?
因其目前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也是成長最快的經濟體,印度的人口增長在社會和經濟上都有非常重大的實質意義,其中,低廉的勞動力即為最大優勢之一。根據聯合國四月十九日公布最新的世界人口統計數據,印度人口總數來到十四.二八億,已超越中國的十四.二五億,正式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且根據推測,印度人口到二○五○年以前都將持續增長,預估將達到十六.六八億,屆時中國人口將減少到十三.一七億。
且因過往的高生育率,使印度二五歲以下的人口非常多,全球二五歲以下的人,約有五分之一生活在印度,也因此在未來二十到三十年間印度仍將享有人口紅利,統計當前印度每一年可有高達一千萬的勞動力進入市場,而預計二○四○年以後,印度的勞動人口比例才會逐步下滑,至於老年人口則要到二○六○年才會超越幼年。更重要的是,當前印度的勞動力成本可以說是全球最便宜的國家之一。
有望取代中國成世界工廠
由此可見,印度作為全球生產基地的地位已越來越重要,此外,極具「錢」景的消費力、與中國媲美的市場規模,以及頂尖的科技人才等,亦都是海外資金近年紛紛卡位印度的重要原因。且同時眼見全球供應鏈重新洗牌,印度也順勢推出生產連結激勵計畫(PLI)、電子元件及半導體製造業促進計畫(SPECS)、電子製造聚落(EMC)二.○等政策,成功吸引全球半導體、手機、醫藥、家電、電子零組件、新能源等產業鏈業者的興趣,像是Google、富士康、三星、Panasonic等皆有前往進駐或有合資的計畫。根據印度券商Spark統計,預計這些計畫未來五年可吸引四兆以上盧比資金投入。
從印度近年外資直接投資(FDI)金額來看,可見每年持續增加的態勢,所謂外國直接投資是指外國企業為獲得利益在本地所作的經濟投資,反映國際資金流向。而在過去二十年中,印度吸引了超過九○○○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其中,二○二二財年更獲得了創紀錄的約八四八億美元的FDI流入,金額排名全球第五,僅次於美國、中國、新加坡與加拿大,其中製造業的年增率更高達七六%。
進一步以產業類別來看,二二年電腦軟體與硬體領域是獲得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最高的產業,吸引了一四四.六一億美元的投資,其次服務業(涵蓋金融、銀行、保險和商業服務)及汽車產業也獲得大量外國投資,總額分別達七一.三一及六九.九四億美元。
法人指出,事實上,自印度總理莫迪一四年上任以來,即為了健全國內經商環境,吸引外資,陸續推動強勢的結構性改革,包括實施「廢鈔」、「商品服務稅(GST)」,展現改革決心,成果除體現在FDI的表現上之外,印度經濟展現的強勢姿態亦是證明。
印度去年以美元計算的名目GDP約三.三八兆美元,已超越英國,躍居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且GPD規模達日本近八成、中國約六分之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估,二三年度以後,印度將維持六%以上成長,GDP規模有望於二七年超越日本。而標準普爾(S&P)、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機構也預測,印度將在二○三○年超車日本、德國,榮登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世界銀行也看好今、明兩年,印度GDP分別上看六.三%及六.四%。
綜上,投資印度已成為當今顯學,為了因應美中變局以及品牌客戶要求所致,台廠亦緊跟國際趨勢,掀起一股印度投資熱潮,其中,最積極的莫過於蘋果主力代工廠之一的鴻海(2317),在大客戶的要求下,鴻海在印度的版圖將可望一路從智慧手機,擴大到穿戴裝置與平板電腦等其他所有蘋果的產品;據了解,鴻海計畫擴大印度南部清奈廠的生產規模,規劃將iPhone組裝年產能六○○萬支,到二四年提升到二○○○萬支,僱工人數也將提升至十萬人,較現有增加兩倍。
蘋果、和碩強化印度布局
且著眼印度龐大的內需商機,鴻海也持續加深在印度當地的布局與投資,包括半導體、電動車等業務,有意讓印度成為繼中國之外,鴻海下一個最大的生產基地。日前,鴻海也公告,旗下印度子公司斥資三○萬盧比(約十一.一億台幣)在卡納塔卡省的班加羅爾購買土地。
而繼鴻海,同為代工廠的和碩近期也傳出要在印度開設第二家工廠。據外媒報導,蘋果與和碩正在進行協商,計畫在坦米爾那都省南部城市清奈附近增設一座工廠,主要負責組裝最新款iPhone。和碩二○二○年投資一.五億美元在清奈南方四○公里處設立工廠,去年九月已正式投產,據研究機構Counterpoint表示,和碩目前占蘋果在印度iPhone產量約十%。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鴻海、和碩積極進軍印度,反觀深耕印度十五年緯創(3231)則將結束印度大部分業務。由於頻受工人鬧事、工資短付、醫療事故等因素干擾,導致緯創在印度頻頻遭遇爭議,因此公司最終也決定明年撤出印度。事實上,緯創近年在iPhone相關業務皆未能損平轉正,日前市場傳出,公司決定將旗下印度iPhone組裝廠以六億美元售予印度塔塔集團,目前賣廠消息尚未獲緯創證實。
專家分析,緯創自接下iPhone組裝業務,到手訂單就以舊款為主,且市占率不高,並不會因賣掉組裝廠失去賺錢能力。且法人認為,緯創結束印度大部分業務後,雖會導致營收下滑,但實際上可藉此調整自身獲利比重,朝高毛利產品布局,像是近年公司也積極擴大伺服器領域業務,對集團發展或將帶來更正面的發展。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