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時間|1976年
成績|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2016年主力產品iPhone累積銷售突破10億支。
核心人物|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執行長庫克(Tim Cook)
若說蘋果是一家偉大的科技公司,擁有很棒的產品跟生態系,相信沒有人會否認。但時序來到2017年,iPhone締造盛世的第十個年頭。往未來看,蘋果還能再次引領創造下一個科技奇蹟嗎?
去年第三季蘋果的營收攀上歷史巔峰,以784億美元創下最高季營收成績。從財報的數據來看,蘋果的表現依舊亮眼。但不可否認的是,蘋果似乎不再那麼「創新」了,人們甚至都快忘了上次看著發表會,口中發出「哇」是什麼時候。此外,根據Brand Finance的報告,蘋果過去連續蟬聯五年全球最有價值品牌的寶座,六年來首度被超前,起而代之的是Google。
蘋果面臨的挑戰顯而易見,當踩在山頂之際,下一步看起來卻更加陡峭。
就如同蘋果耗時三年打造的太空船新總部,將於今年4月啟用,蘋果也將迎來下一個時代。
AR就是下一個iPhone
在未來這場新的賽局裡,蘋果選擇以「雙A」參戰。第一個「A」,是擴增實境(Augment Reality,AR)。比起現在產業更關注的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庫克(Tim Cook)認為,AR未來有更多的商業應用空間。「AR未來會變成你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你的iPhone一樣。」
AR已然成為蘋果未來重要發展戰略之一。庫克不諱言地公開表示,蘋果確實投注大量的資源在開發AR應用。一方面布署AR團隊,另方面打造新的生態系。過去兩年,蘋果陸續收購FlyBy、Media、Metaio等與AR技術相關的新創公司,勾勒「AR生態系」的未來。此外,蘋果也積極挖角,找來前杜比(Dolby)實驗室總監麥克.羅克五(Mike Rockwell)領軍,吸引Oculus、Magic Leap等VR/AR公司的好手加入團隊。
目前蘋果內部已有上百名工程師投入AR研發,預計今年就會有商業化的產品問世。由於AR研發團隊的成員中,有來自相機部門的工程師,外界因此推測,蘋果的AR技術,會先導入到主力產品iPhone裡。此外,根據《彭博社》(Bloomberg)掌握知情人士說法,功能可能是這樣的:用戶可以在拍攝照片後,調整照片景深,也可以將照片中的特定物體分離出來,然後讓它180度旋轉。其他還有類似Snapchat的濾鏡功能,可將AR特效套用在畫面上。再下一步,可能會是一副AR眼鏡。蘋果也傳出正和德國光學製造商蔡司(Carl Zeiss AG)合作,研發輕型AR或MR(混合實境)眼鏡,最快將在今年發表。
也許這些功能還稱不上什麼天翻地覆的變革。但庫克認為,縱使AR短期內還不會變成市場主流,未來卻可能發展成下一個革命性產品。
設立人工智慧中心
在蘋果的雙A布局中,第二個「A」勢必是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這個答案並不意外。2011年,蘋果推出語音智慧助理Siri,就開啓了人工智慧布局的第一槍,2016年,庫克更直言:「AI將是蘋果未來的核心技術。」
蘋果對於人工智慧的關注,近期確實有了更多進展。今年3月,蘋果位於日本橫濱的人工智慧研發中心啟用,庫克透露,這個研發中心將「以人們想不到的方式」覆蓋「所有的產品」的領域,開展人工智慧方面的研究。
他舉例,包括利用AI提高電池壽命、智慧化的推薦音樂,甚至記住你的車停在哪裡,大多數的任務將可以透過Siri完成。除此之外,庫克還暗示,這會幫助蘋果推動不同方向的研究領域。
另外,蘋果還傳出要在今年擴大西雅圖辦公室規模,並向外招募人工智慧技術人才。屆時,有美國人工智慧重鎮之稱,擁有不少網路、軟體人才的西雅圖,也將成為蘋果發展人工智慧的重要基地。未來,蘋果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急起直追,同樣不能小覷。
以「保密文化」聞名的蘋果,對於未來的產品計畫總是三緘其口,但可以確定的是,不管未來蘋果想做什麼,競爭都只會越來越激烈。蘋果在「雙A」的布局越來越明顯,但蘋果不會是第一家做AR裝置的公司、更不是目前唯一將野心寄予在AI上的公司。
對於蘋果的未來,我們可以有什麼期待?或許能從蘋果過往一貫的風格來推論:從iPhone問世以來,蘋果其實並不耗費最多的力氣專注在多麼「未來」的技術,相較之下,蘋果對於技術的「使用」和「整合」上的關注是更高的,抓得住技術、更抓得住消費者的胃口,也是蘋果得以稱霸過去十年的關鍵。
下一個十年,蘋果還能不能用「比使用者更了解使用者想要什麼」的腦袋,再一次改變世界?這兩年面對媒體時,庫克也越來越常引用賈伯斯曾說過的那句話:「不要問我將會做什麼,做對的事情就是了。」(I don’t want you to ever ask what I would do. Just do what is right.)
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擴增實境(AR)的未來,將如同智慧型手機一般,會是下一個革命性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