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與行銷人
你害怕被機器人取代,還是害怕成為機器人?與其憂心忡忡,不如放眼未來AI所帶來的可能性…
文/台灣偉門智威管理合夥人 張玫
過去的聊天機器人以對話或文字模擬人類對話,和使用者互動交談,常出現於網路客服。由於無法根據對方當下的回應,立即回答後續問題,往往造成體驗欠佳,顧客抱怨連連。反觀廣受歡迎的人工智能語音助理Siri、Alexa、Google助理,表現亮眼,吸引許多粉絲,各家AI功力高下立見。
在2022年11月美國公司OpenAI基於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自然語言處理)發行最新人工智能ChatGPT(Generative Pretraining Transformer,生成式預訓練變換模型),短短兩個月內吸引了全球一億個用戶,遠遠超越Facebook、Instagram、What’s App、TikTok等暴紅的速度。
ChatGPT 橫空出世?!
儘管ChatGPT智能背後的技術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生成模型已經存在約20年,目前運作的版本結合複雜的強化學習,加上人類回饋的機制,以增強所提供的答案。透過公共領域,主要的來源是網路,輸入各式各樣的海量資料加以訓練,分類整理出龐大的知識庫背後,依照使用者的需求,不僅自動產出回應的內容,並且會持續進步。倍受矚目的是,ChatGPT 之於上一代GPT-3能力突飛猛進,即使以聊天機器人的方式互動,其產出結果令人驚艷。
以新聞稿為例,輸入品牌名稱和新聞稿,ChatGPT自動生成該品牌的新聞稿,內容沒有錯誤卻不吸引人;如果再加上產品名稱,新聞稿品類的關聯性提高,仍然沒有報導的新聞價值⋯在不斷調整關鍵字的情況下,ChatGPT學習對應使用者的需求,跟著產出新的內容,逐步地從30分的新聞稿進步到60分,完全沒有文法或語意的錯誤,流暢通順。許多人嘗試輸入各式各樣的問題,希望立刻得到最佳解答,現在最大的考驗是,如何使用ChatGPT達到使用者期待100分的標準,回到新聞稿的例子,則是如何產出幾乎等同於新聞從業人員的專業程度的內容,網路上充斥各種提示 (Prompt) 教學竅門。
多才多藝的ChatGPT
就大多數類似的生成式AI而言,ChatGPT可用於一般語言任務,比方說以某些藝術家的風格生成歌曲、發展運動健身計劃、草擬文章和論文、建議搜尋引擎優化方向、使用多個程式語言編碼,甚至撰寫床邊故事。當全球使用者持續地倍數成長,生成式AI的「訓練師」不再僅限於少數的工程師或者科學家,累積更多的回饋,未來演進的潛力不容小覷。
雖然可能存在資料來源不明(以及未授權的情況下)帶來違反智慧財產權的法律風險,ChatGPT只需要幾秒鐘就能產出人們可能花幾個小時甚至幾個月都準備不來的內容。品牌和代理商必須開始思考,ChatGPT將如何改變各個工作的角色?生成的AI技術對於程式設計師、文案、設計和數據等專業人士意味著什麼?ChatGPT的橫空出世帶給人們的是啓發,還是驚恐?
ChatGPT 可能取代誰?
與其問ChatGPT未來會取代誰的工作,不如瞭解一下將如何幫助人們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從資料歸檔查詢、編寫程式、做PowePoint簡報、回答顧客問題或撰寫網站初稿,憑藉ChatGPT人工智能自動化運作,縮短時間,提高效率,加上人腦投入新的想法,優化產出最後的結果。人工智能和人腦看起來似乎有機會成為最佳拍檔,前提包括:
1、人工智能必須不斷新增資訊,訓練回饋,學習如何排除假消息,才會降低生成內容的錯誤比例。
2、人類具有獨一無二的創造力和同理心,學習如何善用人工智能提供的內容,展現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偉門智威數據科學團隊認為,生成式AI具備變革性,可以做為有價值的工具,協助快速產生想法,並非行銷、創意和數據相關專業人士的威脅。如果自動化系統可以做到更快、更好,為什麼要浪費創造性和洞察力兼具的人類大腦做重覆又無聊的事情?
隨著人工智能變得愈來愈強大,應用領域隨處可見,人類始終要為人工智能決策負責,用於支持人類目標,保持創造力,降低風險。若欲探索AI為企業帶來變革的潛在力量,可參考2022年8月動腦556期,P.24「AI靈不靈有關係」,掌握未來生存成敗關鍵。
不要因為害怕而逃避ChatGPT
如果學會使用人工智能,找到更聰明的方式做事,提高生產力和品質⋯
如果可以用人工智能,不需要從頭開始編寫程式,加速第一次迭代⋯
如果人工智能幫助更快完成工作,沒有犧牲品質,為什麼不用呢?
這不是偷懶,而是優化!
ChatGPT 只能根據所見所聞學習,當人們給自己時間和空間的時候,可以發揮想像,並且重新想像,而這正是人工智能可以幫得上忙的地方。與其擔心未來的工作不保,不如現在開始了解生成式AI技術可以做什麼,如果有ChatGPT的加持,品牌和消費者的互動有哪些新的可能性?
除了目前吸引全球目光的ChatGPT之外,生成式AI技術不斷地改進升級,應用層面更為廣泛普及。事件預測、模糊比對、聯邦式學習將持續改變內容和媒體的計劃、生產、優化及購買。就連搜尋引擎龍頭Google也不得不正面迎擊這個後起之秀,趕在2023年2月推出聊天機器人Bard,由於人工智能提供的內容有誤,股價大受影響。AI大戰方興未艾,坦白說,沒有人是局外人,逃避無濟於事。
當科技走在前面⋯
人類的思維是否跟得上科技創新的腳步?政策和制度大概還看不到人工智能的背影,難以規範衍生的著作權、隱私權等問題。在人工智能的行銷時代,讓我們充分利用我們出色的大腦,應用這些新技術,釋放寶貴的時間,投入策略思考、發揮創造力、建立人際關係,做出真正的改變!
資料來源:偉門智威全球數據科學中心
Open AI 小檔案
OpenAI是美國研究人工智能運用的公司,其任務在確保透過比人類聰明的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造福全人類。
如果成功開發建立,AGI 技術能夠協助提升人類,成為人類最大的助力。
如果遭到濫用,其風險和衝擊則難以預測。
資料來源:摘譯自OpenAI 網站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