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um風潮勢不可擋 悄然改變的敏捷生態圈

文/吳怡銘,PMP,PMI-ACP,CSM 圖片提供/專案經理雜誌

敏捷工作模式已超越IT、軟體,跨足各產業,成為回應快速變化和不確定性需要,保持優勢的關鍵工作模式。

周龍鴻博士日前在一場線上專題演講分享有關於Scrum主題。在開場白時,向現場100位出席的會員與非會員進行三個調查,第一個問題為「你的敏捷經驗有幾年?」,沒有經驗者占42%,有一年至三年(含三年以上)敏捷經驗計20%,擁有CSM的有24%。第二個問題為「你是IT背景或從事IT工作嗎?」不是IT背景占54%,當中有使用敏捷占15%;從事IT占24%,運用敏捷則有8%。第三個問題是「請問你的職務是?」公司董事長、總經理、CEO占14%,中高階主管共占46%。

問答之間,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Scrum慢慢成為顯學,已然是企業老闆重視的議題之一,而且跳脫IT產業。已有所作為或是潛在觀望者,都必須認真重視、不能輕忽;因為Scrum帶來的價值有目共睹,及早了解或許能成為捍衛企業命脈的一帖藥。


▲Scrum架構圖。圖源/Illustration207303490©VectorMine|Dreamstime.com

Scrum究竟是什麼?一窺敏捷指南的定義

說到Scrum,不得不參閱全球共通的遊戲規則「Scrum指南」,其中包含了Scrum的定義,依照指南的定義,Scrum是一個輕量化的框架,能針對錯綜複雜(Complex)問題進行調適性解決方案,來幫助人們、團隊與組織產生價值。

簡而言之,Scrum需要一位ScrumMaster來營造一個環境:

一、由一位產品負責人(ProductOwner)將錯綜複雜問題所需之工作事項整理排列成為一份產品待辦清單(ProductOwner);

二、ScrumTeam在一個Sprint中,將所挑選的工作轉化為有價值的可交付產品增量(Increment);

三、ScrumTeam和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檢視結果,並為下一個Sprint進行調整;

四、重複上述1~3步驟。

Scrum採行迭代(Iterative)和增量(Incremental)方法優化對未來的預測性並控制風險,讓一群共同擁有所有技能和專長的人員參與完成工作,並根據需要來分享或獲取所需技能。Scrum有四個正式檢視與調適的事件(Event),並且用另外一個事件:Sprint來包含這四個事件,SprintPlanning、DailyScrum、SprintReview及SprintRetrospective。這些事件起作用的原因是,它們實現了以經驗為導向的Scrum支柱:透明性(Transparency)、檢視性(Inspection)和調適性(Adaptation)。

在CEO眼中的TOP3關鍵字

《專案經理》雜誌團隊特別挑選出100個與全球Scrum相關的關鍵字,經過本刊總編輯周龍鴻博士收斂,精煉出19個,分別為:「持續改進」、「增量」、「客戶滿意」、「競爭優勢」、「透明化」、「利害關係人反饋」、「快速交付」、「衝刺」、「經驗主義」、「自管理」、「跨職能」、「優先滿足重要需求」、「當責」、「產品」、「教練」、「優先順序」、「顧客價值導向」、「事件」、「團隊協同合作」。

針對這二年取得全球Scrum權威認證機構「ScrumAlliance」CSM認證的CEO們,在台灣稱之「CEOCSM」,對其進行題為「說到Scrum,你會想到什麼?」調查,從由19個相關關鍵字中,挑選出至關重要的三項。從樣本數共計175人,該問卷採兩階段調查,分別為2024年3月20日至2024年3月25日以及2024年4月8日至2024年4月13日,總共回收71份,回收率為40.57%。

從調查結果發現到,前五名關鍵字分別是:團隊協同合作(14.22%)、顧客價值導向(12.44%)、優先滿足重要需求(9.77%)、持續改進(9.33%)、快速交付(6.66%)。顯示台灣CEOCSM們對Scrum的認知不僅與全球趨勢相仿,也與前述的敏捷三支柱「TIA」—透明性、檢視性和調適性不謀而合,顯示對Scrum的理解和應用有一致性,且有著高度的認同。

首先,「團隊協同合作」是Scrum的核心價值之一。Scrum鼓勵團隊成員之間密切合作,共同努力實現共同的目標。這種協作不僅包括團隊內部成員之間的合作,還包括與利害關係人(如:顧客、利益相關者等)之間的有效溝通和協作。其次,「顧客價值導向」是Scrum成功的關鍵之一。Scrum強調以顧客需求為導向,不斷提供價值,確保產品符合顧客的期望和需求。透過持續的產品交付和迭代開發,Scrum能夠快速反應顧客的需求變化,從而提供更具價值的產品。

最後,「優先滿足重要需求」是Scrum的基本原則之一。在Scrum中,團隊會優先考慮並滿足最重要的需求,以確保產品的核心功能能夠及時交付。這種優先層級的設定和需求管理使得團隊能夠集中精力解決最關鍵的問題,最大程度地滿足顧客的需求。看到這些亦師亦友的CEOCSM們的回答,周龍鴻博士欣慰之餘,更為未來台灣競爭力深具信心。


▲百大CEOCSM票選出的「團隊協同合作」、「顧客價值導向」、「優先滿足重要需求」三大代表Scrum關鍵字,團隊透露出對顧客的重視和可貴。

敏捷擴散,快時尚內建敏捷魂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敏捷《專案經理》雜誌讀者經常會提問,有沒有非IT產業的代表性案例,近期在一場由周龍鴻博士擔任主講的專題中,分享了他近期的讀書心得。由《商業周刊》在2020年出版的《UNIQLO和ZARA的熱銷學(修訂版):快時尚退燒,看東西兩大品牌的革新與突破》一書,作者齋藤孝浩(TAKAHIROSATO),是日本時尚產業顧問公司DemandWorks負責人。

「書中看到許許多多關於敏捷的做法,特別是西班牙平價時尚龍頭ZARA,這是一家年過半百的公司,將敏捷運用於無形。」周龍鴻表示,書上雖沒有很明確點出敏捷觀點,但種種經典的作法卻有敏捷元素值得傳誦。例如:將時裝視為生鮮商品,採軸輻式(HubandSpoke)物流策略全球統一發貨,48小時送到世界各門店,聯合上架,看似昂貴的物流成本,卻是零庫存的關鍵。另外,不盲目生產衣物,設計師提案只占整季營業額的25%,實際鋪貨後,觀察消費者買單與否進行後續調整,短週期從設計到上架15天到30天,及快速取得客戶的回饋是Zara最關鍵的敏捷思維。「『不夠再做的生產模式』及『只賣客戶所要的產品』兩者皆是典型敏捷招數,ZARA曾深入了解精實(LEAN)管理,而LEAN同時是敏捷的一環。」他激賞說著,點點滴滴意猶未盡的Scrum密技。

本期《專案經理》雜誌封面故事主題—「敏捷領航航向未來」,針對當前台灣對於Scrum運用自如的產、官、學界,從他們字裡行間內,對於敏捷的滿意度和愉悅感,除了讚美,還多了一分讚嘆!

閱讀完整內容
專案經理雜誌 2024/5-6月 第70期

本文摘錄自‎

Scrum風潮勢不可擋 悄然改變的敏捷生態圈

專案經理雜誌

2024/5-6月 第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