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大腦喜歡如何工作嗎?
你知道,大腦喜歡如何工作嗎?
你在哪裡看到這篇文章的呢?在書店翻閱、在網站上看到、聽到podcast介紹特地去搜尋?無論是哪一種,今天的你也不斷地從世界上獲取各種資訊。《放空的科學》中指出,人們每天平均從多種管道吸收多達10萬字的新資訊,這相當於一本300頁的書,幾十年前僅約有2萬8000字的分量。
雖然我們得到的新知倍增,但人腦能處理的資訊沒有大幅增加。在《Happy Stress 壓力是進化你大腦的「武器」》中提到,人的腦部下方有一塊稱為網狀活化系統(RAS,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的區域,它會蒐集身體接收到的不同訊息,包括眼睛看見的文字、耳朵聽見的音樂聲,每秒平均會收到200萬位元的訊息。
然而,這些訊息就像水流一樣經過,只有人們想要學習或意識到的時候,特定的訊息才會經由RAS進到大腦的其他區域,例如掌管學習的邊緣系統或負責思考的前額葉皮質;這些進到腦中的資訊,每秒大約只有2000位元。也就是說,人的注意力只能處理到所有訊息的千分之一。
可以想像,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果要提升腦容量,也就是在這千分之一內塞進更多的資訊或知識,人們給予每條訊息的注意力就會更加分散、短暫,對大腦反而會有反效果。《拯救手機腦》提到,工作者如果多工作業,除了理解力會變差,還會因為反覆切換對不同事件的專注力,而更費時。
然而,看似「有限」的人腦,卻蘊含著近乎無限的學習力,答案就存在於神經元。
大腦具有可塑性,愈常使用的功能愈強
人類約有860億個神經元,每個神經元都會透過突觸和樹突,與成千上萬個神經元相連,形成不同功能。《大腦當家》提到,人在出生時,有部分的神經連結已預設好功能,例如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需求,但也有部分神經結構,是透過後天經驗來決定如何連結彼此。神經科學家埃里克.坎德爾(Eric Kandel)研究海蛞蝓的神經結構發現,隨著牠們學習新東西,神經元之間就會長出新的連結(突觸),改變神經迴路,具備「突觸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坎德爾認為,人類的學習也適用於這項機制。這項影響深遠的發現,是讓坎德爾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原因之一。
腦科學研究發現,只要透過學習,就可以改變大腦神經連結的結構,即使每個人的大腦都有相似的解剖構造,而且也有固定的生理機能,每個人的大腦都是獨一無二的。
當一個人不斷地練習某項技能,相關腦區也會變得相對較大,當他做起這件事情時,也會變得更有效率。《大腦解密手冊》舉例,計程車司機因為擅長記路名和建築位置,海馬迴(負責短期、長期記憶及空間定位的腦區)相對一般人來得更大,記憶力也更好。
反過來說,大腦如果沒有持續執行某項功能,神經連結就會變弱,甚至被剷除。例如,在日本長大的寶寶沒有辦法分辨R、L的發音,是因為日語中,沒有特別區分這2個字母的發音。在這情況下,如果沒有另外學習其他語言的發音方式,在成長的過程中,就會弱化這2個發音的神經連結。
從生理機能來看,人腦的限制確實很多,我們不旦難以一心多用,也沒辦法過目不忘,但是大腦也具有可塑性,只要經常執行或鍛鍊某項技能,就能強化特定的腦區。
35歲大腦結構即顛峰,更需要透過訓練減緩退化
中高階主管更需要訓練大腦。隨著年齡增加,神經元的數量將逐漸減少,而剩下的神經元,在傳遞訊息的過程中也會逐漸變慢,等於思考速度減緩,記憶力等功能也會不如以往。
「35歲時我們的大腦結構最完整,反應能力也最好,之後就會慢慢衰退,」65歲退休出來創業的上頂醫學影像董事長兼執行長曾文毅說,他認為要帶領公司走下去,就需要讓自己的大腦保持靈光,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透過訓練大腦,能減緩退化速度,維持良好的認知功能。美國有一項研究計畫「修會研究」(Religious Orders Study),從1994年開始定期追蹤全國超過1100位修女及神父的腦部活動,並已收集超過350顆大腦,檢視他們是否具有腦部疾病。結果發現,即使有的大腦出現阿茲海默症(Alzheimer,俗稱失智症)晚期的病徵,但生前仍能正常工作、生活。為什麼?
《大腦解密手冊》提到,有2項因素決定人是否會喪失認知功能,分別是心理因素及經驗因素。經驗因素指的是,讓腦部保持活躍的活動,例如學習新技能、閱讀書籍、社交互動、體能活動等,都是保護腦部認知能力的方法;而心理因素則是讓自己保持正向心態、不容易陷入心理困擾,也會有保護效果。
持續學習、保持正向心態,持續訓練大腦,就算面對老化帶來的影響,還是能解決工作任務,不會影響日常活動。曾文毅表示,「即使活到100歲,我們的腦筋也可以還是很靈光。」今天就啟動,腦力訓練計畫!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