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畫 林月雲 撰稿 林月雲、方文章、楊璧慧
綠色永續與智慧科技方興未艾,國際政策帶動下,驅使全球電動機車市場興起。臺灣電動機車產業鏈完整且能量豐沛,電動機車市場隨著多家車廠投入而呈現多元產品功能與服務發展,開創臺灣電動機車新契機。
機車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國民交通工具。正因如此,寶島的「機車王國」美譽完全實至名歸。在全球競爭激烈的浪潮下,「機車王國」如何因應潮流?如何進化?臺灣電動機車整車和零組件業者如何保有優勢?運用哪些策略拓銷國際市場?藉由本期的採訪報導,讓我們一同來了解臺灣電動機車廠商如何升級與轉型,掌握商機。
交通革命 臺灣電動機車商機無限
臺灣幾乎人人皆有機車作為代步工具,讓臺灣有著「機車王國」稱號。在全球推行綠色交通的浪潮下, 電動機車產業逐漸興起,而臺灣擁有完整產業鏈,打造電動機車的龐大市場。
文 林月雲 圖 陳素芳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 發表的《國際電動車展望》(2018 Global EV Outlook) 中提及,在環保、減碳、拯救氣候變遷下,近年來全球正掀起一股「移動革命」。其中, 全球電動機車產業正處於起飛狀態,國際上許多國家端出新政策支持產業發展,成為各國電動機車銷量成長推動力。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分析師曾郁茜指出,2015 至2018 年臺灣電動機車銷量成長近八倍,為全球成長最為快速的領頭羊。
完整產業鏈 打造臺灣機車王國
臺灣電動機車產業鏈完整且能量豐沛,為臺灣發展電動機車產業的良好基礎,再加上臺灣資通訊科技(ICT)產業具強大的國際競爭力,可以發揮加乘的效果。臺灣機車使用密度為世界第一,2,300 多萬人擁有1,400 萬餘輛,且本身為燃油機車生產大國, 零組件自製率超過95 %。由於電動機車與燃油機車有許多共用零組件,臺灣機車產業累積深厚造車技術、人員訓練、行銷體系及群聚效應的強項,建構健全的產業生態系。
由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撰寫的全臺第一本《臺灣電動機車產業發展白皮書》指出, 臺灣有 50 年的機車製造經驗, 也是全球最重要的電子產品生產國,兩大產業皆具備完整的研發、生產與供應鏈管理能力,目前臺灣電動機車產業技術領先全球三至五年,有機會成為全球電動機車產業的規格制定者,搶下全球兆元市場。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
產值急升 臺灣為世界電動機車領頭羊
以目前全球電動機車年複合成長率12.1%推估,2020 年總銷量將達135 萬輛,全球產值將突破1,023 億臺幣。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分析師曾郁茜指出,隨各國紛紛訂出燃油車限售年限,再加上購車補助、賦稅減免與擴建能源補充設施等政策,及再生能源、智慧城市等發展趨勢,都推升電動機車快速 發展。
曾郁茜分析,政府政策目標於2035 年達新售機車全面電動化, 在政府補助機車舊換新、車廠推出新車種及友善環境建置下,拉升臺灣電動機車市場成長。隨著電池與馬達效能提升及新車廠加入,為產業注入成長動能,2015 至2018 年臺灣電動機車銷量成長近八倍,為全球成長最為快速的領頭羊。
2018 年臺灣電動機車銷售量已達8 萬2,000 輛, 預估2019 年可達15 萬輛, 年成長82.9 %。預估2020 年電動機車銷售量將占總體機車銷售量20%以上,全臺電動機車產值將會突破新臺幣145 億。不論是消費型、商用型輕重型機車市場, 電動車銷量不斷成長,整個過程不到五年。
關鍵主因 政策補助及騎士經驗良好
根據「電動機車產業網」統計,截至2019 年8 月中旬為止, 全臺補助購買的電動機車已突破25 萬輛,除了市場上原有的中華,和近來受到矚目的Gogoro 外,2019 年YAMAHA、光陽、宏佳騰紛紛投入市場,為電動機車產業注入活水。電動機車掀起一股新潮流,在各大廠的用心投入下,不僅在車款上有更多選擇,便利性同樣顯著提升,更多了一種「未來感」。
《臺灣電動機車產業發展白皮書》的消費者使用行為報告顯示, 有購車補助(69.49%)、可節約能源與友善環境(60.51%)、換電很便利(38.21%)是吸引消費者購買電動機車的三大亮點。進一步分析更發現,高達67.7%的民眾對政府補助金額感到滿意,顯示電動機車補助政策已成為讓民眾有感的施政亮點;另外因為空污問題讓民眾的環保意識高漲、以及換電模式已解決電動機車續航力問題,都是電動機車銷售量能夠迅速翻倍成長的主因。臺灣電動車機車產業發展機會,如下: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
電動機車產業關鍵 安全、性能與品質
電動機車性能是臺灣電動機車銷售量的增長的重要原因,政府在2009 年率先建立「電動機車性能及安全測試規範(Taiwan E-scooter Standard, TES)」,透過政策輔導整車與零組件業者, 訂定電動機車所需之性能及安全測試,包括使用者最關切的的爬坡力、續航力、充電系統及鋰電池安全等,有效提升產品性能與品質,作為產業發展的依循。依據電動機車檢測服務中心資料顯示已有17 家廠商,包含中華、睿能、光陽、三陽及臺灣山葉等車廠共72 款電動機車通過TES 測試合格。
此外,政府在2014 至2017 年分三階段投入資源建立國產關鍵零組件供應鏈,帶動建置電池組、電池芯及材料、馬達組裝、定轉子、控制器等自製能力。現今臺灣電動機車產業鏈已發展成熟,除動力電池芯方面因未達規模經濟,基於價格考量仍使用國際電池大廠產製電芯外,其他相關零組件多可自製,整車自製能力達78%以上。
曾郁茜說,國內電動機車業者具自主開發能力。2019 至2020年國內車廠相繼推出重型電動機車車款,並在政策、市場與技術並重之發展趨勢等因素影響下快速成長,銷售組成除B2C 銷售外,B2B 銷售亦將隨商業合作增加而提高,國內產值亦受到內需及國際出口增加影響而有逐年提升趨勢,臺灣電動車機車產業發展優勢,包括:上中下游具整合能力,並有智慧化電動機車製造和銷售實績、供應商具銷售實績及國際知名度,且短期內成長快速、國營事業(如中油)帶動發展動力電池材料。
換電便利是吸引購買電動機車的主因之一。
電動機車相關應用 創造無限商機
看好全球電動機車商業應用, 國內機車大廠光陽發展出商用電動車,推出的Ionex Commercial 車能網商業版。光陽在2018 年於巴黎宣布推出Ionex Commer¬cial 車能網商業版,預計在進攻消費市場之外,同時擴展企業與政府機構合作應用發展模式。藉由客製化方式,透過旗下工程技術團隊協助廠商將既有車輛與充電設施換上Ionex Com¬mercial 系統, 並藉由雲端控管掌握車輛動態、電池狀況,以及充電設備使用情況;藉此對應硬體需求、車隊管理,以及共享應用與公共轉乘使用模式。
2016 年, 以改進大都會區能源分布與管理為目標的新創公司 Gogoro 與德國博世集團(BOSCH) 旗下子公司 COUP 合作,於德國柏林提供以 Smartscooter ™智慧雙輪作為交通工具的租賃服務,宣布進軍歐洲,後續並服務輸出至歐洲巴黎、柏林及西班牙馬德里,且規模持續擴大。
台湾電動機車共享,WeMo目前規模為亞洲最大
研發能量 帶動臺灣相關產業發展
全球電動機車整體市場規模的快速成長與臺灣電動機車供應商海內外市場的豐碩成果,也帶動整車廠、零組件廠或ICT 廠商如台達電、威剛等廠商投入研發產銷,強化臺灣電動機車產業優勢。台達開發「雙向」電動車充電設備,把閒置電動車的電可回充到電網,讓電力調度更有彈性。威剛則與國內機車及車廠進行合作,初期會投入電動單車及電動機車等兩輪電動車市場。
全球機車產業板塊正在轉移, 臺灣是第一個把交換式電動機車系統建立,並普及化的國家,從「油」到「電」的過程充滿商機和創新機會,也有很多發明專利產生,讓臺灣電動機車產業打進國際。曾郁茜建議,臺灣電動機車業者應掌握關鍵國家政策、特定城市與客群,推行相對應的產品與商業模式,並因應智慧化、數位化、平臺化和服務化的國際趨勢,商業模式則以使用者中心、生態系及共享經濟等為發展走向。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臺灣電動機車新契機
《經貿透視》雙周刊
2019/第529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