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ard 30歲老闆:社群行銷交給實習生

社群行銷交給實習生
30歲老闆把200員工當CEO養


很難想像, 這是一家插旗海外市場、擁有兩百名員工的公司場景。

在上百坪的辦公室裡,老闆和所有人坐在一起, 沒有獨立隔間, 電腦螢幕就大剌剌的對外,不怕人看;員工休息室設有上下舖,有人累了就能睡覺,完全沒人管;打開電腦,可以看見所有人的工作目標和進度,一覽無遺。


▲林裕欽(前排站立者)

出生:1991 年
學歷:台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現職: Dcard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這裡是狄卡科技(Dcard),用戶數達五百萬人的它,在十八歲到二十四歲的年輕人中,滲透率超過九成,是台灣最大的年輕人匿名社群。

二○一五年公司成立,初期,他們就吸引聯電旗下的宏誠創投投資,引發市場關注,一路從交友、論壇功能,拓展到電商、智慧財產權(IP)開發等業務,目前營收最大來源是廣告。去年疫情來襲,推升數位廣告發展,該公司營收成長翻倍,今年,他們更一舉進軍日本,瞄準日本的大學生,成為本土論壇類社群攻向東北亞的首例。

這背後,是由台大資管系畢業、年僅三十歲的Dcard共同創辦人林裕欽一手打造。

「 他是我看過highly potential(極具潛力)的創業者,明明沒有很嚴謹的MBA( 工商管理) 訓練,但是他對於新的管理工具應用,超過一般創業者。」輔導過上百家新創、AAMA 台北搖籃計畫共同創辦人顏漏有觀察。

曾獲選《 富比世》亞洲「30 under30」名人榜的他,是如何帶領這群平均年齡二十八歲的員工?答案是,把員工當作CEO來養!

他線上進修、遍訪企業學管理
「所有組織問題,都是CEO成長問題」


故事要從二○一六年說起,林裕欽回憶,當時公司成長到二十多人,團隊間產生溝通問題,引發信任危機,他緊急聘請一名高階主管來搶救,沒想到,卻越管越亂,頓失方向。

該主管主張,得透過傳統的KPI(關鍵績效指標)來強化管理,但林裕欽發現,這並不能有效檢視員工,尤其是工程師的表現。「我才慢慢意識,原來公司文化那麼重要,公司的價值觀,會影響到每個員工的判斷。」林裕欽坦言。

當時,他戰戰兢兢,因為該社群的網路聲量越來越大,論壇的文章不斷躍上新聞版面,成為熱門時事話題,這讓他深知,這場創業不僅是自我實現,而是背負著社會責任和使命感。

「年輕人每天都來Dcard看東西,我們的所有舉動和選擇,都會影響年輕人怎麼去理解一個議題。」他說。

好學的他,開始找解方,拚命在中國平台「得到」學習,累積上千小時,該時數贏過平台九成九的人;更前往數十家的國內外公司參訪,學習管理制度。

在這過程,他體悟到:「所有的組織問題,都是CEO的成長問題,自己不應該成為天花板,而是不斷學習,並且把這份精神,傳遞給每一層、每一層。」

他不把員工當手腳,而是大腦
辦讀書會加快思考、用OKR共同管理


為此,跟前幾個世代的企業家不同,他心中最佳的管理模式,不是把員工當作老闆的手腳,而是將人人都視為大腦。只是,這該怎麼實現?

第一,他讓員工和CEO享有同等學習資源。

每一週到兩週,各部門可利用上班時間舉辦讀書會,不僅如此,購買書籍和線上課程,都可以報公帳,而且不必審核!公司更每年補助工程師到海外參加蘋果WWDC開發者大會、臉書開發者會議F8等大會,包含門票、機票、住宿到伙食等費用皆在補助範圍,單人逾十萬元。「我可以拿到的學習資源,我都希望複製給公司的每一個人,你要學日文、學吉他,都不管,只要你想學,我就讓你學。」林裕欽說。

特別的是,相較許多公司的讀書會是分享閱讀心得,這裡的讀書會,更像是思考模式的訓練。

這天,我們深入十多名主管的讀書會現場,一名主管正在講解「分形創新」,包含美團等企業的第二成長曲線模式。林裕欽聽完後,一針見血回應:「你的報告架構是什麼?這種報告,滿無聊的,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更好?」

他接著說:「當你夠了解,你才能講得很簡單。」下一階段,他們攤開該公司的分形創新藍圖,接著拋出每個人定義的公司基因,眾人七嘴八舌回應:沒有框架、樂於學習、理性思考︙︙,林裕欽提問:「那這些特質的反面副作用是什麼?想過嗎?」接著又是一陣辯論。

為何需要週週都做?「因為整個公司要move fast(快速移動)!」林裕欽解釋,唯有透過大量對話,才能讓所有人跟上腳步。
第二,他讓員工和CEO能一起參與管理指標。

快速學習和迭代,讓該公司早在二○一七年,就實施OKR(Objectives and KeyResults,目標與關鍵成果),是台灣業界中極早導入的公司之一。

事實上,OKR是Google、迪士尼等企業都採用的管理方法,相較KPI是由上而下,公司依據市場變化和員工表現制定指標;OKR強調由下而上,由員工來參與目標設定,主動訂定出成果指標。

林裕欽解釋,導入OKR是為了回應八○、九○後員工的特質,因為大家在乎工作帶來的意義感,比起「做什麼」,他們更在意「為什麼」,「訂定OKR,就是把一部分的權力給交出去。」

如今,他們每兩個月就公布目標,接著團隊一起討論指標內容。同時,所有人的目標和進度都公開。
但實施中,最難的是,如何訂定出所有人都想要的目標。

對此,林裕欽召開一對一的溝通會議,更祭出教練的角色,深入各部門。比如,Dcard產品經理何威廷在協助過程中發現,客服的OKR訂定最難,「OKR要訂一個讓你覺得很exciting(興奮)的目標,有點難、但又能達到的目標。」

經過反覆討論,客服有次的目標即訂定為:工作時候降低壓力,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

「如果沒有OKR,客服不會知道目標還可以這樣思考,這卻是他們提供服務時,很重要的關鍵。」何威廷說。

當指標越來越明確,員工還可拒絕老闆的指令。

帶來當責、試錯的企業文化
員工犯錯時,快速修正比責備重要


有一次,林裕欽走到員工身旁,向他提議一個新專案,年輕員工聽了聽,當場回他:這跟我們的目標有何關聯?讓老闆當場吃了閉門羹。

近年來,透過讀書會和OKR管理,員工注入了CEO的思考脈絡,帶來的結果是,人人勇於當責、不怕犯錯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我們很重要的競爭力。」Dcard執行長林裕欽認為,唯有先讓員工感受價值,公司才能成長。

現在,包含產品功能開發、行銷策略等重要決策,第一線的中下階層員工都可參與決策,就連平台的個板命名及臉書、IG等的社群行銷,都是實習生貢獻點子。「我們臉書上的行銷活動,是實習生提出的,這滿理所當然,因為他們最懂年輕人。」Dcard人才營運經理彭睦潔說。

但什麼樣的決定,需要林裕欽拍板?彭睦潔一臉狐疑回覆:「要想出需要跟Kytu(林裕欽)報告的事,比較難。」她解釋,該公司透過每兩個月的目標設定、加上每週進度檢視,只要所有人方向一致,再加上資訊透明,就不需要事事回報。

只是,當員工擁有極大權力,犯錯如何究責? Dcard產品總監林懷宇解釋,相較於責備,他們更在乎快速修正的能力。

林裕欽說,他們明訂檢討的流程。首先,透過梳理時間軸,在哪個時間點,該員工做了什麼,其他人做了什麼,檢視各自漏掉了什麼環節,下次如何避免。「每個人都因為這個錯誤而學習,公司就會前進很快。」

他得不斷前進,因為,他的創業夢想還很大,他霸氣的說:「台灣有很強的半導體,但網路產業卻很弱勢,我們想要做世界級的網路公司。」

對他而言,當老闆,從來就不是目標,更重要的是打造台灣奇蹟。「我認為能夠更早的把事業完整交出去,代表把使命、願景、價值觀讓更多人相信,而我的目標,是盡早把公司帶到那個境界!」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第1758期

本文摘錄自‎

社群行銷交給實習生 30歲老闆把200員工當CEO養

商業周刊

2021/第175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