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幸福白領帶頭抗爭,亞馬遜、微軟、臉書遍地工運
有賺錢才有言論自由?Google跟員工開戰痛苦真相
文●蔡靚萱
十一月二十二日, 數百名Google員工齊聚在舊金山辦公室的中庭抗議同事因言論而被停職。可別小看這個和平示威,它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有別於過去工運只出現在藍領階級,新形態、新訴求的白領工運,已在Google員工手中催生。
Google與它的員工當前所遭逢的衝突,不會是單一個案,而是未來每位公民與企業都可能遇上的情境。
年年被選為幸福企業的它,是全球對員工言論最開放、最容忍多元文化的公司之一。但過去一年半以來的變化,卻讓員工與公司的對立態勢升到了新高。彭博(Bloomberg)更以「Google處於戰爭狀態」,來形容事態之嚴峻。
以往的Google有多開放?
除了歷史悠久的每週五員工放炮大會(TGIF),它以活躍的員工內部討論區聞名,討論之辛辣,遠勝其他科技巨頭。公司創辦人之一布林(Sergey Brin)也身先士卒,二○一七年出現在一場反川普移民政策示威活動上,對現場的兩千名員工說:「對某些議題,你永遠不該妥協。」
《洛杉磯時報》 評論, 這在在傳遞出一個訊息: 在Google,為理念積極發聲,不只是特權,而是基本權利。
隱私權爭議,近來成了Google遭質疑的火線話題,也成為員工抗議的理由。達志影像 它雇反工運顧問 放炮週會改月會,還限議題
然而, 十一月中,Google執行長皮采(Sundar Pichai)一封公開信,終結了公司二十年傳統,宣布停辦TGIF大會,將這個員工可盡情提問、主管必須誠實應答的大會,改為每月一次,並把議題大幅限縮在產品與公司營運上,不得再涉及政治、人權等話題。
媒體也相繼爆料。彭博指出,Google開始在內部行事曆中,標註出參加員工數超過百名的大型集會,有企圖壓制工運之嫌。《紐約時報》則接獲員工爆料,它已聘雇知名反工運顧問公司,消息獲得證實。
從鼓勵發言到禁止談論政治,導火線出現在一年半前。二○一八年四月,近四千名Google員工連署, 呼籲公司停止將AI與無人機技術用於美國國防部軍事計畫,認為這違反了公司知名的「不作惡」準則。為了平息眾怒,它在六月宣布與國防部合約到期後不再續約,但也默默將「不作惡」準則改為「做對的事」。
「Android之父」魯賓(Andy Rubin)因性騷擾事件離職,二○一八年十月,報紙披露他領了九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十七億五千萬元)資遣費後,兩萬名員工罷工走上街頭抗議,換算全公司有高達二○%員工響應。
整理:蔡靚萱 對外要對股東交代 對內要解決多元員工衝突
此後,Google緊縮員工發言的動作頻頻。其實,它這麼做有不得不然的兩大壓力。
一是尋求公司營運成長的壓力。母公司Alphabet今年第三季數字顯示,它的營收持續創新高,但成長率已不如往年,由於它大量投資在雲端及行銷,每股獲利甚至出現衰退。
今日,它的營收有八成業務,仍集中在搜尋引擎廣告收入上。即便,它積極發展雲端業務,但前陣子美國國防部高達一百億美元的絕地武士(Jedi)計畫,卻是由微軟風光拿下,這麼大的熟鴨子飛了,惹得雲端龍頭亞馬遜憤而提告。同業搶破頭,但它卻因為員工施壓,根本沒投標。
彭博披露,在限縮員工言論的同時,它正積極修復與美國國防部的關係,由前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與法務長領軍,尋求在非軍事用途的項目上進行合作。
「Google要對股東負責,有賺錢才能談自由。」元智大學管理才能發展與研究中心主任吳相勳分析,它前幾年順風順水,現在營收高度集中的問題遲遲不解,自駕車等新科技投資短期內無法變現,解決國防訂單卡關、分散業務集中度,顯然是當務之急。
Google另一大壓力,則是多元背景員工之間的衝突。
二○一七年,一名員工在Google內部討論區發文指出,女性在生理上不如男性、較難勝任科技類工作,引發激烈論戰。支持這番沙豬言論的部分員工,人肉搜索公開了數名反對派的個資。它拖了好一陣子,才決定將發文者開除,對人肉搜索行為不予追究,處理結果讓兩方都很不滿意。
今年八月,一名被解雇員工找《華爾街日報》投訴,表示自己是顯露出保守政治傾向才被公司霸凌。雖然Google官方表示他因濫用公物遭開除,但已經讓保守派共和黨人士找到大做文章的素材。
這些只是冰山一角。吳相勳觀察, 過去兩年來,Google一直苦於處理員工多元價值的衝突, 以前, 員工背景以自由派白人男性為主,價值觀單一;現在除了政治光譜範圍越來越大,還有華裔、印度裔、伊斯蘭背景員工。族群越多元,價值觀也大相徑庭,導致要管理內部自由放炮的言論,難度大增。
「我能理解Google為什麼要這樣做,」吳相勳說,它能撐到現在,才限制員工在公司內拿政治議題引戰,「 算厲害的。」因為,大多數公司根本就沒給員工類似的機會。
知名科技新聞網站Recode分析,Google要管理十萬名員工的言論,任務艱鉅,不論規定是什麼,一定會有員工違反,也一定會有人指責公司處理時有偏見,該把界線畫在哪裡,正考驗它的智慧。
2萬名Google員工罷工上街,連帶讓其他科技廠員工也效法抗議、請願。達志影像 白領工運火花四起 氣候、反送中都成抗議議題
雖然Google在言論開放上急踩煞車,自家員工的強勢作為,已開始讓其他科技巨頭的雇員有樣學樣。
去年底,亞馬遜有數百名員工連署,要求公司停止對檢警提供人臉辨識軟體,今年九月有一千多名員工罷工上街頭,抗議公司對氣候暖化毫無作為。微軟員工也發起內部請願,希望公司停止跟移民執法單位的合約。臉書數百名員工更連署,呼籲執行長佐伯格(Mark Zuckerberg)重新思考對政治廣告不設限的策略。蘋果則在下架了香港反送中運動的一款躲警察地圖App時,執行長庫克(Tim Cook)在員工抗議下,被迫親自上陣辯解。
專門研究人力資源、企業社會責任的政大企管系教授林月雲認為,由於人權、氣候變遷等議題已成了普世價值,未來勢必有更多員工施壓要企業盡到這些社會責任。
她分析,不論員工訴求是爭取薪資福利還是社會公益,企業處理時不該禁止員工發言,而是找到平衡、尋求雙贏。處理訴求十分棘手,在美國,這些工作通常由人資部門裡最高薪、有領導統御能力的人擔任。
這波白領工運,正因為企業規模大、獲利高,高薪員工就越有力量從內部推動變革。
「Google罷工給了他們靈感。」《洛杉磯時報》指出,雖然大多數企業都無視這些抗議。亞馬遜仍對美國執法單位提供人臉辨識軟體,微軟沒停止合約,反送中App還是下架了。這些響應卻已宣告:新形態社會運動的火花,已被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