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從平的、快的,走向深的、通靈的

世界正從平的、快的走向深的、通靈的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
十幾年前,《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的暢銷書告訴讀者「世界是平的」,因為科技讓全世界每個角落都連結在一起。

幾年前,他再出新書宣告「世界是快的」,全球化、氣候和科技這三大力量交互作用,正在快速重塑現代世界,改變地球的面貌。如今,這位專精全球議題與時事分析、擅長解釋性新聞報導的資深記者,對世界又有了新觀察。

他發現,原先的三大力量不僅正在加速,更在加深,而且都在發生他所謂的「氣候變化」,亦即巨變。

三月初,佛里曼與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GI)所長曼宜卡進行對談,提出最新的描述:世界已經從「平的」和「快的」,變成「深的」和「通靈的」。

他建議,面對巨變世界,人類應該師法大自然億萬年以來的生態策略,學習打造復原力和推進力。以下是佛里曼談話的部份內容整理:

我始終認為,科技是逐步演進的,就像從大型主機到PC那樣,每一階段的新科技都迅速擴散、創造出許多新能力,並且催生下個階段。

二○○○年時,科技的趨勢在於「連結」,廉價的光纖、衛星和無線技術開始匯集,創造了一個平台,讓更多的人可以用更少的成本、更多的方式競爭或合作。

科技帶來連結讓世界變平

當時,我給這種趨勢取了個名字:世界是「平的」,因為人們可以接觸到以前無法接觸的人。有次,我打電話給住在明尼蘇達州的老媽,她說我打斷了她,原來她正在網路上跟一個西伯利亞的傢伙打橋牌。

這種連結快速、容易使用、幾乎免費,而且普及。隨著相關的技術規模不斷擴大,開始走向下個階段,也就是從二○○七年起,陸續出現的iPhone、雲端、大數據和AI等技術。

這個階段的趨勢在於處理「複雜」:快速、容易使用、幾乎免費,而且肉眼看不見,意思是這些科技讓我們在做許多事情時,都能以抽象方式,隱藏起背後的許多複雜。例如,我只要在iPhone上輕輕一按,就能呼叫計程車、付錢給計程車,還可以給司機評分,只要按一下統統搞定,把複雜都抽離出來。

現在,我們進入了第三個階段,世界已經從「平的」變成「快的」(fast)和「深的」(deep)。你不必再用手去按了,用說的就好,「Siri給我這個人最近寫的所有論文。」

我經常到處旅行,人們總會問,「你有在寫新書嗎?」我說,我才剛寫了一本關於二○○七年以來重大變動的書,探討正在改變世界的三大力量:市場(全球化)、大自然(氣候)和摩爾定律(科技)。這三大力量都在加速,而我沒有新的趨勢可奉告。

手機就能「通靈」你的心

但在思考這三大力量時,我發現,它們不只在加速,更在加深:當初的連結,現在變得更密集;新科技抽離複雜的能力也變得更豐富;我們正在將這些趨勢深入應用到經濟,讓更多的個人、企業和地方都能參與其中。
所以,我又開始思考,下一步會是什麼?世界已經從平的、快的,變成深的,我認為下一步會是「通靈的」(psychic)。當我從你的手機掌握到你的心理特性,我就能向你推銷你想要的食品雜貨、各種日用品、各種資訊。

甚至,我也可以預測再下一步會是什麼:走向「基因組」(genomic)的世界。將來我會給你一種智慧手錶或智慧衣,從上面讀取你的人類基因組,例如沃爾瑪就會說,根據你的基因資料,為了你的健康,你應該要買哪些食物、哪些藥品和用品。

面對變動,我習慣借用大自然的語彙來思考,所以我常說,我們正同時經歷來自於氣候、全球化和科技的三種「氣候變化」。(編按:氣候變化在英文,除了氣候變遷,還有巨大變動之意)

首先,氣候本身正在發生氣候變化。搶救環境和生態,關鍵字已經從以後(later)變成當下(now)。無論你要救什麼,現在趕快去做,以後就來不及了。

其次是全球化的氣候變化:從一個相互連接的世界,變成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一切變得非常不一樣,你的朋友現在能比你的敵人更快幹掉你;而對手的衰落會比對手的崛起更加危險。

第三是科技的氣候變化。在一個AI和大數據的新世界裡,機器跟人類一樣可以學習、推理和操縱,每家公司都能感應並捕捉業務中的所有數據,進行分析;在數據大海中撈到「針頭」,現在開始成為常態,而不是例外。

同時,每家公司也必須具備預測、訂製化和自動化的能力。但目前美國只有不到二○%的企業完成數位化,大部份的企業都面臨巨變挑戰。

用復原力、推進力面對巨變

當你碰上氣候變化,該怎麼辦?基本上,你需要兩種東西,一是復原力(resilience),因為巨變來臨時,你會受到重擊。另一是推進力(propulsion),因為你希望能夠前進,而不是躲在桌底下等待氣候變化結束。

但怎樣才能得到復原力和推進力?我一直想,要跟誰請教呢?然後,我想起認識的一位女性,她叫做「大自然之母」,今年已經高齡三十八億歲,經歷過的氣候變化比任何人都多。

於是我打電話給她,約了時間去拜訪。「大自然之母,當氣候變化時,妳如何產生復原力和推進力?」我問她。「湯姆,我做的每件事,其實都是在不知不覺中做出來的,」她回答,「但我會有一些策略。」

向大自然學八種生存策略

首先,她說,「我非常有適應力,在我的世界,最後存活下來的,並不是最強大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能夠適應的生命,我會透過物競天擇的過程,傳達這個概念。」

第二,她說,「我非常有創業精神,只要看到自然界中出現空白之處,我會用一種完全適應那個地方的植物或動物來填補。」

第三,「我非常多元化,是你所見過最多元化的人。每個地方我都測試二十個不同的物種,看最後誰勝出。」而且她熱愛多樣性,因為她發現,最多樣化的生態系統,也是最具復原力和推動力的生態系統。

第四,她說,「我非常可持續。在我的世界裡,沒有任何東西會被浪費,所有東西都是食物,吃下去,排出來就是種子,如此循環,完全不浪費。」

第五,「我發現,那些最具復原力和推進力的生態系統,會構建出複雜的適應方式,其中的所有個體,包括土壤、植物、動物、樹木等,會共同建立某種連結關係,這讓他們的復原力和推進力得以最大化。」

接下來,她說,「我非常混血和非正統。我會嘗試任何事情,因為我的世界沒有教條主義。我會嘗試每種樹木、每種土壤;我會用各種花朵去測試各種蜜蜂。我永遠都在試驗。」

同時,「我還是一個終身學習者。而且,透過基因組合,我很快就把學到的東西拿來應用。我永遠都在學習和應用。」

最後,她告訴我,「我相信破產法則。我會殺掉所有的失敗作品,讓它們回歸上天的懷抱,把一切能量用來滋養我的成功。」總之我要說的是,最能效法大自然之母的這些策略,在氣候變化時,打造復原力和推進力的企業、社群或城鎮,將會成為這個加速時代的贏家。

閱讀完整內容
天下雜誌第670期

本文摘錄自‎

主界正從平的、快的走向深的、通靈的

天下雜誌

2019/第6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