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盈螢
AI時代,我們可以讓更多的英雄,都出自少年嗎?
四月以來,地震搖不停,讓全台灣幾乎都已經認識這兩名開發App的高中生。一位是就讀康橋高中三年級的林子祐開發「台灣地震速報」;另一個是復旦高中的林睿,他與跨校學生社群ExpTech探索科技共同建置「DPIP防災資訊整合平台—災害天氣、地震速報」App,分別占據排行榜冠亞軍。
「沒想到開發者是一位高中生,真的是太厲害了!給予支持想抖內(贊助)」、「我是吉安花蓮人,我很謝謝做出這程式的人。」
這兩位高中生的行動,不僅引來大量民眾留言支持,也更證明了,在AI時代,許多工具、資訊,都已擺在那。懂得想、願意動手,其實比什麼都重要。
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陳信希認為,現在要做App其實不難。這件事的價值不在技術面,而是去釐清問題脈絡、蒐集資料並做判斷和決策。
確實,現在有更大量的公開資源可以取用,但也引發台灣地震速報App爭議。日前林子祐發聲明致歉,並透過地震專長教授與氣象署聯繫盼能簽約合作。這給大眾一課,取用資源須重視正當性與風險。
他們做出暴紅App背後:
高中生創自學社群精進知識、進頂大
只不過,會讓你更振奮的是,其實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高中生,都會透過自主學習或組成團體,精進專業知識。甚至可以透過這樣的特殊表現,進入頂尖大學。
譬如,在臉書創立超過三十萬人加入的「國中學習討論群」版主李宛軒,去年透過特殊選才進入陽明交通大學;提供高中生免費課程的「SCIST南台灣學生資訊社群」,則是由十多所明星與社區高中的學生創辦,他們找講師、找經費,樣樣自己來,四年催生出十一名特殊選才學生到台大資工系等知名校系就學。
這背後,有體制和教學環境的變化。
例如持續變化的大學考招制度。清華大學教務長巫勇賢舉例,高中生進入清大有十二種方法,目的就是為招收多元學生。
現在台灣也已有更多大學降低學測的成績權重。譬如,大學入學管道中不看學測的入學軌道特殊選才,五年成長約六○%,今年共計一千六百一十八個名額。另外像是申請入學,要求學測僅能占總成績五○%。
除了大學端的改革,高中端也因應一○八課綱出現變化。比方說,現在的高中生每週有兩到三節彈性學習時間。
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無論是林睿所屬的團隊,還是辦理四年,累積超過九百名線上、線下課成員的南台灣學生資訊社群,都是高中生們在探索過程中,感受到體制內教學資源不足,因此創立的自學社群。
南台灣學生資訊社群成員曾哲瀚,今年特殊選才上成功大學不分系。他說,最初社群成立是因為團隊有感,資訊講座多集中在北部,南部學生經常得舟車勞頓。
再來他們還看到,有更多大學將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APCS)列入學生篩選條件,可是,這並不是學校裡的一般課程,學生若想考取證照,需要自學或報名補習班。然而,補習班學費每學期約兩萬元,對不少家庭來說是一筆負擔,所以他們乾脆集結來自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四地的高中生同好當助教、當學員,再加上畢業學長姐與台南一中老師教課。
找講師、籌經費都自己來
寄百封信拉贊助,甚至發影響力報告
可是高中生的經費哪裡來?他們靈機一動,既然節目可以談掛名贊助,學生團體也可以。所以第一年,他們土法煉鋼,到人力銀行和公司網頁,找聯絡窗口和聯絡信箱,寄出上百封電子郵件向企業主介紹:他們是誰?他們要做什麼?沒想到接連拉到資安公司精誠資訊、奧義智慧科技、戴夫寇爾的贊助金。接著,他們再向成功大學、台南一中借教室,服務每年上百位免費報名的高中生。
為了讓資源可以源源不絕,他們不僅經營臉書社群,也效法起非營利組織發影響力報告,詳實記錄學員人數變化、APCS證照成績、大小競賽表現,報告給這些支持他們的企業還有教育部。
但除了學生們的熱血拚勁,大人還能做些什麼事?
林睿的老師、復旦高中地球科學老師王貞琇的建議很中肯,她說,大人們請拋開成見、尊重孩子的學習主導權。
王貞琇分享一段故事:在林睿之前,曾有名學生找上她,開心的分享自己希望三年後可以申請上台大地質科學系。她當時笑了笑,沒有放心上,因為這名學生的成績向來名列前茅,申請上熱門科系都不是問題。但到了大學榜單真正公告那一刻,她卻很是懊悔。
家長如何給予幫助?
撇開成見,尊重孩子的想法與選擇
雖然,學生如願以償申請上了台大地質科學系,但她心想:自己怎麼在當時沒有做得更多?或許還可以再多帶學生去參加不同競賽,這樣一來,學生在高中階段就可以學得更多、表現更突出。
王貞琇有感,「很多家長和老師不太喜歡一○八課綱,覺得乾脆回到聯考世代最公平,可是我們已經不是五十年前的社會,現在的世界更多元刺激⋯⋯,」所以,她鼓勵大人要尊重孩子想法與選擇。
開發台灣地震速報的林子祐,爸爸林志平是陽明交通大學工學院院長。他說,林子祐小時候有妥瑞氏症,因為注意力不集中,考試時很容易犯下粗心錯誤。可是林志平一直秉持信念:真實生活和傳統考試不同,「不會(因為)做錯題目就沒了成就,就算是專案,做錯了也可以改。」
所以,他向來的教養哲學是:「鼓勵孩子做對的事情,不是獎勵結果。」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幫助孩子營造一個願意嘗試新事物、不怕犯錯的正向學習環境。
舉例來說,很多家長都會因為孩子考一百分買新玩具,但他不做,他反而是獎勵孩子一週看一本書,帶他出去兜風郊遊,或是在家玩電腦遊戲三十分鐘。因為這樣一來,孩子在學習的過程裡,就會一直產生好的記憶連結。
經歷過這些點滴,林志平想和更多家長說的是:教育不是工廠,孩子不是產品,每個人都不一樣,「就算現在不好也沒關係,他總會找到他的興趣,在他比較有興趣的方面,做得更好。」
閱讀完整內容